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主要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4-05-02 16:14王海亮吕鹏程
关键词:征程中华民族精神

王海亮,吕鹏程

(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根本的精神。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奋斗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发表有关奋斗精神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持续奋斗、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形成新风新貌。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弘扬奋斗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精神蕴含时代价值、昭示使命担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生成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赓续弘扬奋斗精神是从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中华优秀传统奋斗基因、党的光辉历史中凝练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牢牢把握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对大力培育和弘扬奋斗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理论赓续

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归根结底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奋斗精神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首先,奋斗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即依靠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其强大的精神力量驱动下,通过实践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马克思曾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如果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抑或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那么就极容易被名利所束缚,从而未能实现真的理想,也未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其次,奋斗实践体现了奋斗目标与奋斗行为的统一。马克思对奋斗观的理解绝非抽象,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和主观精神紧密相关的。奋斗行为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对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至关重要。当人们的目标明确并且行动与目标相一致时,更容易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奋斗精神。相反,当奋斗行为与奋斗目标不一致或相分离时,奋斗精神可能会受到抑制,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行动是机械式的、被动的,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意义。最后,奋斗的价值要求远大理想与个人价值相统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需要所有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个人只有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改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需要“忠实地同我们的全世界工人同志们站在一起,为无产阶级共同的国际事业而奋斗!”[2]。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毕生夙愿,也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凸显出奋斗的社会性,它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者的接续奋斗中实现。

2.历史探源:中华优秀传统奋斗基因的时代传承

新时代奋斗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价值观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最生动的特质禀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3]这种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突出内涵。穿梭百年历史烟云,回溯中华民族千年岁月历史长河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畏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体现在经久流传的古代诗词歌赋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力求进步、发愤图强的向上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体现了不畏前路、百折不挠的追求和探索,上天下地的宏大气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直是勉励莘莘学子用勤奋的态度对待学业的座右铭。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奋斗精神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下发展形成的,早已植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依靠奋斗积淀而凝成的结晶。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离不开奋斗精神的加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更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指引。

3.实践溯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宣贯践行

作为铸就奋斗精神的实践之道,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余年奋斗历程,成为透视奋斗精神发展之路的思想之窗,既见证了我党的不断发展壮大,亦谱写了奋斗精神新的时代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以生命为代价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如同璀璨的明灯照亮中国共产党困难重重的前进道路,是那个时期党光辉奋斗的生动写照,彰显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主线,为奋斗精神的赓续传承注入了红色基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数先进群体、时代楷模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绘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美画卷,铸就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宝贵精神。这些宝贵精神继承了革命精神的本质内核,是伟大奋斗精神的生动展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以新的理论引领新实践,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砥砺中国精神的崭新篇章,铸就了改革开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为奋斗精神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极大丰富了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铸就了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诸多精神瑰宝,这些时代精神映照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成为伟大奋斗精神的血脉基因,使伟大奋斗精神升华到一个崭新境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二、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主要内涵

奋斗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争取进步、实现目标的精神状态。新时代奋斗精神蕴含着党最为宝贵的艰苦奋斗精神、赓续青年使命担当的接力奋斗精神,实现民族发展进步的团结奋斗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激励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昂扬奋进,努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勇求索、扎实笃学的优良学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4]筚路蓝缕、胼手胝足是指在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上,在处于积贫积弱的环境中,仍然以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的信念,以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姿态,以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决心,不断艰辛探索,直至奋斗目标最终实现,是艰苦奋斗精神重要组成要素。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艰苦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并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此矢志不渝地奋斗。当前,中国早已告别贫弱、走向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可以说,正是在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促使下,我党才能以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与命运,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5]。这简短的言语中诠释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的艰难,也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充满着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过去的辉煌成就是靠艰苦奋斗取得的,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

2.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接力奋斗精神

接力奋斗包含两方面意思。其一,是指朝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持续努力的状态,即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代接着一代干。其二,是指接力奋斗所代表的是一种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即一代接一代人持续奋斗所串联起来的历史进程。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是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和追梦路上,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以“玉经磨琢多成器”的冲劲,以“不懂就学、不会就练”的干劲,持之以恒打牢成长根基,接力书写好崭新的奋斗篇章,是接力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回溯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无论是求真务实的脱贫攻坚、生命至上的抗疫斗争以及国防安全的边防守护。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困难时,总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满腔热血的青年人,坚决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事实证明,国家的前途离不开青年,民族的命运也离不开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6]因此,实现中国梦实际是一场接力赛,一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接力赛。新时代以来,通过不懈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已然成为党和国家的一致共识,而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也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肩在任。青年应当接下时代的接力棒,在青春的赛道奋力奔跑,让青春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3.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奋斗精神

团结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领导下的共同奋斗,是党同人民携手共进百余年历史进程所淬炼出的宝贵经验,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指在国家危难的严峻形势下,在民族存亡的时代大考中,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向心力,以团结一心、和衷共济的凝聚力,以众志成城、不怕困难的意志力,心相连、情相通,于平凡中彰显伟大,共同凝聚起实现奋斗目标的强大合力,是团结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将团结奋斗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于奋斗。从一叶红船到巍峨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源自团结奋斗。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等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目标,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画好新时代最大的同心圆,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让奋斗之花在新时代大团结这一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中绚烂绽放,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铸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磅礴伟力,“相信熔铸了全体中国人民梦想的‘中国梦’一定会开物成务、日新盛德、生生不已”[7]。

三、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促使一代代中华儿女接力奋斗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8]幸福来源于奋斗,新时代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来源于奋斗。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传承与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为培养新时代中国好青年提供精神动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9]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曾多次强调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模样。在理想火炬的照耀下,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无疑体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不仅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新时代青年成为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党的二十大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发展蓝图,吹响了以团结奋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实践主题。回首历史,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疑离不开奋斗精神,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创新辉煌,仍需要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尤其需要赓续奋斗精神,就要用奋斗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推动新时代青年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锤炼刚健勇毅的意志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就要通过精神濡染和实践养成,助力新时代青年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变挫折为动力,让青春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2.为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提供精神指引

政治品格是一个政党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目标、政治特质等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时代新篇章。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当下我们已能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的轮廓,但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伴有诱惑,想要永葆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走下去,需要伟大奋斗精神的指引。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党的执政环境依然较为复杂,甚至显露出一些大党独有难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同时一些党员干部也出现了思想滑坡、执政缺位、清廉缺失等情况。因此,在面对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松动、初心使命背离等一系列问题,唯有以新时代奋斗精神为指引,才能清除顽疾痼瘤,强化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进一步锤炼勇于自我革命、忠诚干净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10]。我们必须保持奋斗精神、奋斗意志,让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奋斗品格,才能在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历史关键期顺利接过时代递给我们的接力棒,从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蹄疾步稳地向着强党强国的目标进发。

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精神屹立不倒,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如今,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强大的物质支持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精神支撑亦不可或缺。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就要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全球性问题加剧,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泛起,同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愈发严峻复杂,“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对此我们必须敢于斗争,以攻坚克难的意志斗志应对复杂的国际格局、国际斗争。从国内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九个本质要求和“两步走”战略安排,要把其中国特色转化为实践要求,要把其本质要求转化为具体措施,要把其战略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效,其创新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顺应时代需要,应答时代发展呼唤,奋斗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以新时代奋斗精神照亮前行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征程中华民族精神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