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诊治

2024-05-03 04:34刘保
养殖与饲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羊只口炎脓疱

刘保

山东省临朐县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山东临朐 262600

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民发家致富、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养羊业也不断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养殖户存在专业知识有限,缺乏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的意识不足等问题,造成养殖过程中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属于较为常见的疫病之一。羊只感染该病后,不仅会大大提高治疗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羊只的生长发育速度,严重时导致死亡。因此,做好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工作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又称为羊口疮,是由口腔黏膜上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发病率、高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猪、牛、羊等均可感染,各年龄阶段、各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其中3~6 月龄的羔羊对该病的易感性高。患病的羊只、携带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羊只、含有病毒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会造成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传播,该病还可通过与受伤的黏膜、皮肤等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发病率更高[1]。

2 诊断方法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官方兽医常根据患病羊只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鉴别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对患病羊只进行判断。

2.1 临床表现

根据患病部位可以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

1)唇型:患病初期,在羊只的鼻子、唇部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点或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红色的点或斑点转变为丘疹、结节再转变为脓疱,当脓疱破裂后结痂;此时,若羊只的情况良好则很快痊愈,若发生继发感染则导致病情恶化,面部形成脓疱,最终衰竭而亡。

2)蹄型:患病羊只在蹄叉、蹄冠部存在脓疱、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脓疱破裂而导致蹄部坏死,此时若患病羊只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羊只跛行。

3)外阴型:此种类型的羊传染性脓疱口炎较为少见,患病羊只通常表现为外阴部溃疡、脓疱,阴道中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流出,有水疱存在于乳头、乳房部位。

除了上述不同类型的特异性表现外,患有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羊只还存在一些共性,如食欲不振、采食困难、精神萎靡、全身被毛粗乱、贫血消瘦、流涎、体温升高至41 ℃、排尿异常、粪便干燥等临床症状[2]。

2.2 病理剖检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对患病死亡的羊只进行病理剖检,发现死亡羊只躯体、四肢及蹄部的皮肤均正常,但与正常的羊只相比较,其肌肉颜色较浅;胃肠道内干净,不存在食物残留;无明显的异常情况出现在肝脏、胃肠道等器官表面。患病羊只的皮肤出现脓疱或者痂块,剖检后可以观察到肉芽组织;患病羊只发生口腔溃疡时,剖检后可以观察到黏膜、下层组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形成脓肿、坏死等[3]。

2.3 鉴别诊断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与其他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断时要通过鉴别诊断加以区分。

1)与口蹄疫鉴别诊断。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为口腔、黏膜、舌面、蹄部等部位出现脓疱、溃疡,但也会有泡沫丝状的涎液从口角处流出的现象。由于患病羊只蹄部溃疡导致其发生跛行,对其进行剖检时,可发现其心脏发生了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虎斑心(即心脏表面存在斑点或者条纹)。

2)与羊痘鉴别诊断。羊痘的病程较急,该病主要由全身的皮肤痘疹破裂后形成痂痕,且剖检后可以观察到其心脏发生明显的病变;肺脏上存在坚实、灰白色的结节;多种器官黏膜上出现痘疹;肝脏上存在乳白色的痘斑,有结节存在于瘤胃、皱胃内壁上[4]。

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常见的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诊断方式主要有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其中,分子生物学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故重点介绍TaqMan荧光定量PCR 技术。采集的患病羊组织样品(一般选用口唇组织病料作为检测样品),同时,选择已知的羊口疮病毒株作为阳性对照;对组织样品进行DNA的抽提,病料匀浆3 500 r/min离心5 min,获得上清液后,按照DNA 抽提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将病毒的DNA 抽提出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出DNA 洗脱液浓度并计算出所含病毒的拷贝数;建立real-time PCR 并进行最佳引物浓度、最佳模板浓度的筛选;最后再进行羊口疮病料组织的定量检测,生成绝对定量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检测[5]。

3 治疗方案

对于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可采用西药和中药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3.1 西药治疗

方案一:首先处理患处,将患处的硬痂除去后,涂抹水杨酸软膏,并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患处进行清洗,涂抹碘酒或者青霉素以避免发炎;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羊只,使用西药进行治疗,20 mL 1%硫酸小檗碱+100万IU青霉素,将2种药物混合后以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2次/d,连用3 d[1]。

方案二: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L)+庆大霉素(20 万~40 万IU)+维生素C 注射液(4~6 mL)+维生素B 注射液(4~5 mL),将上述4 种药物混合后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2 次/d,连用3 d,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

3.2 中药治疗

方案一:选用酒知母和酒黄柏各15 g,乳香、没药、黄芪和当归各12 g,丹皮、黄药子、白药子和酒白芍各6 g,甘草和广木香各5 g,将上述12 味中药称量后放入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开水进行冲调并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等温度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对患病羊只进行灌服,1 次/d,连用3 d。上述剂量为5只患病羔羊的使用剂量[1]。

方案二:黄连20 g,板蓝根和当归各15 g,甘草、柴胡、栀子和龙胆草各10 g,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800 mL 水进行煎煮直至药液剩余约400 mL,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对患病羊只进行灌服,按照每只成年羊50 mL、羔羊25 mL 的剂量使用,1 次/d,连用7 d。上述药方的剂量为8 只成年羊使用的剂量。此外,还需在破溃处涂抹云南白药,2 次/d,连用3 d[3]。

方案三:连翘、薄荷、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各20 g,黄芩、桔梗、丹皮、甘草、赤芍、山豆根、金银花和竹叶各10 g,将上述12味中药称取后混合并加入1 L清水进行煎煮直至药液剩余约200 mL,除去药渣,冷却至室温后对患病羊只进行一次性灌服,1 次/d,连用5 d,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管理

及时清除羊只排泄的粪尿以及脱落的分泌物等,并堆放到指定位置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在圈舍内堆积发酵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以此造成疫病的传播,如每天17:00 定时打扫圈舍及运动场。做好消毒措施,严禁厂外人员、车辆等随意进入厂区,在厂区门口及圈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并充满消毒液(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并每周更换。若遇到雨雪天气要及时更换,对于圈舍每半个月进行1次全面的消毒,消毒位置包括墙面、地面、料槽、饮水池等,消毒液包括高锰酸钾溶液、福尔马林溶液、生石灰等,消毒方式包括喷洒消毒、紫外线消毒、熏蒸消毒等。最后,要做好病死羊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将尸体进行深埋并在表面喷撒生石灰。

4.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对羊只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的风险。常用的疫苗为羊口疮弱毒疫苗,使用方法为口唇黏膜内注射或者出生羔羊股内侧皮下划痕接种,接种剂量为0.2 mL,免疫期为5个月。对于妊娠母羊,可在产前30 d 或者15 d 进行接种,出生羔羊可以从母体的初乳中获得较高水平的抗体,从而获得被动免疫力。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羊肉及相关产品成为消费者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羊只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疾病的影响,其中,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就是常见的疫病之一。该病严重阻碍了羊只生长发育速度,为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可通过制定的治疗方案、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方式,做好防治工作,以此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保证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羊只口炎脓疱
基于多角度Kinect v2的羊只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研究
如何减少运输途中羊只的死亡
肉牛口炎咋防治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羊综合性营养缺乏症治疗体会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