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打造广州经济蓝色新引擎

2024-05-06 13:19赵崇煦李启华谭鑫
中国工程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海工海洋工程广州

文/赵崇煦 李启华 谭鑫

一、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经济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1]。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船舶工业三大聚集区之一,广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全国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排头兵与领头羊,广州造船及船舶配套产业历史悠久,船舶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优越的港口航道资源[2]。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是华南最大的造船基地,而中船长洲厂区是我国最大的公务船建造和保障基地,拥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两家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克拉克森(Charkson)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手持订单量30强船厂排名中,广船国际南沙船厂和中船黄埔文冲分别位列第11位和第21位。产品范围包含全系列液散货船、滚装船、半潜船、可燃冰开采船等,同时在高端豪华客滚船、PCTC汽车运输船、支线集装箱船等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当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了包括上游的船舶与海工装备设计、原材料加工、配套零件和系统生产,中游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上固定和浮动装置及钻井平台建造,下游的航运、海洋工程项目总包、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辅助性工作的完整产业链[3]。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2023年,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会议强调,广东省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强调广州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快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将海洋经济打造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在当前全球航运业能源转型的大势下,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的新契机。

(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态势良好

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拥有40多家船舶工业企业。其中,20多家企业具备船舶建造能力,其产品覆盖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多个品类,产品矩阵较为全面。以中船龙穴造船基地31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为核心,广州已基本形成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邮轮及船舶相关产业于一体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产业空间相对集聚,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此外,随着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向南沙集聚,广州有效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与其他临港工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饱和潜水作业支持船、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船舶海工装备总装研发、设计建造水平提升,智能化程度不断深入。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船舶建造、产品应用数智化发展,充分利用高精尖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各类船舶产品质量。在制造升级方面,不断加强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在产品创新方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船605院)以发展“绿色珠江”专项为重点战略展开布局,积极推进绿色能源技术研究,聚焦LNG动力、混合动力、锂电池动力及氢燃料动力船舶项目,已掌握LNG动力船舶领域的技术专长;同时涌现出黄埔文冲的智能船舶、云航和广州海工的智能无人艇、无轴推进器等一批典型创新案例。如广船国际建造的新能源纯电动散货船“河豚”号交付,开创了2000吨级船舶采用电池作为船舶动力的先河,为内河清洁运输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以珠江船务为主的客用船舶造船企业率先引进碳纤维船舶建造技术和工艺,制造推出“海珠湾”号、“海珠湖”号等碳纤维高速客船。

(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围绕新发展格局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广州积极落实船舶制造智能化、船舶制造材料创新、船海装备研发创新中心建设等多领域重大项目,加快开发高技术船舶和新型海工装备,推进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广船国际为代表的船舶制造企业积极承接重大项目并稳步推进,如11万吨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1号船“HAFNIA LANGUEDOC”号已完工,国产首型甲醇双燃料油船5号船已上船台,国银租赁4.96万吨油船2号船开工,华南首制大型集装箱船实现配电板通电,TOTAL5万吨LNG双燃料油船4号船完成拉线望光,交银租赁11万吨LNG双燃料油船6号船完成空船试验,华南首制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完成艉跳板分段喷砂涂装等。这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标杆性产品的落地,为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外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产业发展规划

广州至今没有制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仅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对产业发展缺乏深刻认识和清晰指引,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严重不足。2019年6月,中国船舶集团与广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黄埔文冲、广船国际等企业搬迁至广州南沙区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着力打造军民融合海洋科技产业城。按照规划,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北区按1.2公里海岸线、1.2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扩建,用于支持中国船舶集团在龙穴岛集聚发展。当前,黄埔文冲已开展全面搬迁,迫切需要在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北区进行扩建,但征地拆迁工作迟迟未能推进。此外,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产城融合水平不高,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潮汐式交通极其拥堵,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二)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协同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广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仍以跟随模仿为主,核心研发设计能力不足,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应用能力不高,高性能关键零部件或系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如通讯导航设备、LNG供气系统、水下探测及打捞装备、除锈防腐配套技术)还掌握在欧美及日韩企业手上,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风险。中船605院是广州地区唯一的总体科研设计单位,以常规船舶设计为主,高端船型设计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存在堵点,创新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本地化的科研院所及高校偏少,国内外创新合作网络资源整合利用机制不健全,企业高端研发人才匮乏,对打造全产业链集群难以形成有力支撑。定制化程度相对低,大部分企业只是生产常规产品和标准设备,在客户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程度高的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产品结构有待优化,产业衔接能力不畅

与江苏、上海等省市相比,广州高附加值船型较少,缺乏大中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极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高端船型的建造能力。配套产业规模小、产品种类不齐全,关键配套设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船舶企业生产制造数字化水平较低,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一体化水平较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机制不畅,总装建造企业与材料、零部件以及配套企业和航运公司等船东、港口企业衔接不够。

(四)人才制约问题突出,高水平人才建设不足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征,成熟技术应用能力和生产工艺改进能力是决定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对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然而,受到行业整体收入不高、工作环境较差、缺乏成熟发展机制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广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难度较大,掌握关键技术的专业人员流失严重,人才梯队建设较为缓慢,特别是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建设不足,配套产品研发领域的人才缺乏问题更加突出。

三、加快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围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议加快编制《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建设成为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提供方向指引。围绕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应立足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的产业基础,加大对央企、世界500强等行业头部企业招引力度,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企业在南沙集聚,大力支持中船集团等头部企业在南沙设立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努力形成“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大、配套齐全、产业竞争力强的比较优势,推进“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化能力,推动广州打造世界海洋创新之都。

(二)打造高技术船舶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优势,加快提升关键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散货船、油轮、化学品船和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提升船舶制造能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加快开展高端客滚船、风电安装船、汽车滚装运输船、极地船舶、大洋钻探船、多用途医院船、绿色智能船舶、高端邮轮游艇等多样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加快推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信息化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推进5G深度融合的工业互联创新,实现低碳动力、绿色设计、环保建造,对生产资源配置和生产制造过程、企业运营管理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全方位地优化提升,从而加快实现研发、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促进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强对行业优势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加快培育一批具备行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深海极地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上风电张力腿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载人深海潜水器、物探船、钻井船、海洋调查船、起重铺管船、大洋钻探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

(三)将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打造为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核心区

建议提升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战略定位,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优质资源集聚发展,支持南沙区与广船国际共建国际海洋科技产业园,进一步深化南沙区与黄埔文冲的战略合作,以建造特种船舶和高附加值船舶为特色,积极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着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核心区。加强用地保障,通过央地联动、市区协同加快推进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北区规划调整和征地拆迁工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探索中船龙穴岛基地与广州港南沙港区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与航运物流、港口运维、邮轮旅游等临港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构建龙穴岛“海工+航运”双核驱动发展新格局。

(四)加快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产性高端服务业

大力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密切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产品设计、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人员培训、咨询和信息等多样化的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为船舶与海工装备检测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快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制造+服务”转型,鼓励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系统总集成、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总体解决方案供应服务业态。支持核心企业进一步整合与利用已有制造资源,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5G+工业互联网”在船舶装备行业的落地应用,推进关键工业软件研发布局,培养提升各类模型库开发和服务能力,支持核心制造企业发展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进一步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创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投融资模式,探索设立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广州产投、广州工控、广州基金等国有投资基金投资船舶行业企业,发展船舶交易鉴证服务、船舶评估服务、船舶配件交易服务、航运保险服务、船舶租赁服务等船舶服务业。

(五)创建国际一流的高端船海装备研发和创新中心

围绕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海探测作业(深探)、深海通信导航(深网)研究方向和深海装备材料制备、深海隐蔽导航、深海目标智能识别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级船舶海工专业研发机构和相关重点实验室、检测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广州南沙。争取国家支持,在广州南沙设立深海技术科学领域国家实验室,形成深海装备“基础-技术-装备-研发-试验-应用”的良性循环。建立国家级深海装备应用保障基地,在国内研制的深海装备上加快自主配套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海洋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推动广州智慧海洋创新研究院、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全球先进船海产业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一批国外知名研发机构,推动船舶前沿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争取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广州设立全球研发机构。

(六)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

创新船海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措施,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工作环境、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有效推动各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强创新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协调拓展能力强、具备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打造高质量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针对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打破常规引才局限,积极拓展引才渠道,加快破解人才需求难题。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广州市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加快推动船体、钳工、铆焊等特色专业发展。推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交通大学等相关高校加快建设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建设船舶海工制造专业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推动高校持续拓展科技资源对接渠道,探索开展与国外知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研机构、企业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参展、人才互访交流、联合研发创新等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吸收、对国际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及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海工海洋工程广州
高性能海工结构钢API2W的研发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海工装备用Q390E钢表面腐蚀防护实验研究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沿海电站海工工程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