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

2024-05-07 16:14刘晓丽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刘晓丽

(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党的建设和领导科学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1)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以资本为逻辑展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遵循的现代化理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世界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创新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结论。新时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对于全面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步入现代化的多元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溯源

“现代化”一词源于“现代”,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是一个笼统宽泛的名词,学界持有不同解释。当前,我们对 “现代”的使用起源于16世纪诞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从未提出过 “现代化”的范畴或理论,但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探讨了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深入分析了现代化最初的动力和根源,并反思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指明了人类现代化的实质,从而科学预言了现代化的前途命运。

(一)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内驱动力是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唯物史观将社会历史发展归结为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故而资本主义开启现代化源于普遍应用机器大工业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主要体现为财富的快速增加。马克思用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内涵的秘密。资本家以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贩卖黑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随后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效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在再生产过程中扩大资本量。科技进步、产业后备军增加、可变资本比例减少,使资本家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又有效拓展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性普遍交往。自此,各民族逐渐摒弃自身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为适应世界历史进程而逐渐变为资产者,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来推行资本主义的文明,“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404,这个世界便是以资本主义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化世界。在这样的现代化世界中,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

资本作为“酵母”是一种 “普照的光”[3]。马克思批判了以资本为逻辑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资本的特性是发展、增殖与追求利润。增殖是资本的本性,要靠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来实现。在这种占有关系下,工人的劳动演化为异化劳动并存在于流通、生息资本等诸领域,“如果说资本起初在流通的表面上表现为资本物神,表现为创造价值的价值,那么,现在它又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取得了它的最异化最特别的形式”[4]。异化劳动在生产商品的同时亦生产一种社会关系,“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5]276。异化劳动使交换价值、经济利益优先于道德责任和道德正当,使人和其本质相异化,使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陷入异化的渊薮,使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陷入和自我实现相背离的境地,使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人与人之间交换关系的物化形成了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反之束缚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使现代文明陷入堕落境遇的危险。

(三)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化形态是人类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是现代化的高级阶段

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并为适应生产力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马克思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5]33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变革其生产关系并步入现代化进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对抗,具体呈现为四个层面,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人与自然以及生产社会和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这些对抗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人的异化,产生生态危机,诱发周期性经济危机[6]。“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7]33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与矛盾只有达到爆发的临界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会消失,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才会出现[7]3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自身生产力并使其走出对抗的社会生产过程时,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的高级阶段便随之出现。共产主义社会超越传统劳动分工, “分工”从强迫转向自由选择,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消失,劳动从单纯的谋生手段转为人的生活需要,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经济发展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使社会文明超越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基础上的政治、精神和生态等新型文明[8]。

(四)马克思指明现代化的最高旨归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现代化是从物与社会层面逐渐上升到人的层面的发展过程。在社会发展形态中,人经历了基于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基于物的依赖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基于个人自由与共同社会生产能力而形成的人的自由个性三种形式。人的发展与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同步而行。在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中,资本逻辑的运行产生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劳动本身、人与自己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四种“劳动异化”形式。“劳动异化”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否定,马克思深刻批判了 “劳动异化”,指出共产主义通过扬弃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达到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向合乎人性的人自身和社会复归。作为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是人自由自主的生产劳动。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旨归,消灭了资本家使人的生产劳动丧失自由自主性质的私有财产,使人从资本主义社会中 “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 “占有、拥有”的关系走向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占有自由自主的活动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充分实现人、自然、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人在主体和客体上的彻底解放[9]。

(五)东方社会立足自己现实选择多元现代化向度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就是从简单、一元、功能普遍化的封闭社会向复杂、多元、功能专一且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开放社会演变的过程。从历史社会学角度看,这个演变过程是向高生产力、高效能、合理化与自我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的[10]。马克思指出,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1]669。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基于自身与众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等实际发展的具体规律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决不能从任何“先验公式”或“药方”中复制现代化道路。基于此,马克思坚持辩证思维,从普遍性维度探讨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社会的共同影响,同时也看到了“资本逻辑”撬动之下西方社会存在的两极分化、生态危机等问题,看到了 “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等线性思维使后发国家陷入民主乱象、经济滑坡和社会动荡之中。正因如此,马克思探讨了不同国家步入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到晚年之时,他密切关注俄国情况,在《给查苏利奇的一封信》 《给 〈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对俄国的影响——使俄国快速发展其生产力和革命力量,从而具备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先决条件与可能性,提议俄国不必急于走资本主义道路,希望俄国公社能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马克思这一思想表明,社会形态的跨越不代表现代化的跨越,在本国国内生产力发展赶得上甚至超过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11],东方社会完全可以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局限,产生立足自身现实的多元现代化向度。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成果: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立足世界历史,回望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国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引领中国人民越过重重困境并引领中国跻身世界前列成为困扰无数中国人的世纪之问。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萌芽时期:呈现主动自觉性、独立性和局部性

鸦片战争及其后百余年间,中国社会遭受外族铁蹄践踏和西方坚船利炮侵袭,宗法制社会组织土崩瓦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现代文明逐渐渗入东方社会闭关自守的农耕文明,文明的碰撞驱使中国有识之士开启探索现代化之路,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西方的战争与殖民态势,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现代化的结构性矛盾,反思西方现代文明,谴责资本现代性的文化沦落,选择以 “民主”和“科学”的启蒙来改造国民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以其强大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激活了支撑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伟力。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呈现出主动自觉性、独立性和局部性。其一,主动自觉性体现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实现某一单独群体的私利与实现资本增殖积累的目标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故而从对披着资本现代性外衣的虚假救世主的无限幻想转向立足中国的历史环境与发展诉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扫清了障碍。其二,独立性体现为,在借鉴十月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现实领导中国革命,强调要依靠并武装人民群众发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与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的推进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其三,局部性体现为,这一时期现代化的推进只是在局部的革命根据地进行。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时期: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一穷二白”的国内社会现实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复杂国际格局中的优势,毛泽东同志果断提出: “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12]299。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艰苦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

第一,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不断明确。机器大工业代表先进的技术,是驱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2]350,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逐步确立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之后,在196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并广泛传播。

第二,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1964 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了 “四个现代化”并明确“两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是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一时期“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对标西方国家情况并以赶超姿态布局,脱离了中国现实国情和发展基础,从而使现代化走了一些弯路。

第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高度警惕任何损害我国主权利益的霸权主义行径,强烈反对苏联对我国的安排,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摒弃教条主义,批判吸收外国经验,特别是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后,他更进一步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并肯定这一方针的至关重要性。

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及实践路径,奠定了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筑牢了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当然,受时代条件限制,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仅限于物质层面,没有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现代化。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调试推进时期:实现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 “我们要赶上时代”[13]242,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并不断拓展其内涵与外延,从战略思维、战略意图、战略部署层面调试推进现代化建设,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第一,将现代化建设作为时代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以改革和开放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后,这一中心任务在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均做出了相应部署。

第二,不断完善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总体布局。邓小平同志提出在民主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将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定位为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奋斗目标取代了 “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法。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现代化建设目标拓展为 “四位一体”,满足了社会和谐的新要求。

第三,明确设定现代化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理性经验是制定分步实施的 “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结合现实构思中国 “整个现代化的蓝图”[14],将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确定为 “三步走”,将 “四个现代化”概括为 “小康之家”,称之为 “中国式的现代化”[13]54。之后,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系统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部署、现代化的远期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发展滞后、破坏生态环境、过于依赖国外某些领域重大技术等问题[15],但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现代性症候,体现 “社会主义”特色,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彰显了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统一[3]。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完善发展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16],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步入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将人民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17],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立场。因此,党中央作出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对国家治理民主化、制度化、体系化、高效化的重点强调,超越了以民主化为单一标准的西方国家治理模式,从制度层面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换为国家治理优势提供了保障。这是中国追求的“第五个现代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命题。

第三,作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战略安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并以 “两步走”为新的部署。第一步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设想提前15年完成;第二步则意味着将毛泽东同志的设想变为现实,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目标的实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世界其他将发展与独立作为目标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四,以“两个布局”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发展架构和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美丽中国”的要求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我国治国理政顶层设计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两个布局”的确立,表明了党全局在握、统筹各方的视野和胸怀,使实体、体制、机制相互支持,充分发挥社会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第五,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抉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将关注点聚焦于战略导向,准确研判我国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提出新发展理念,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有了明确的发展依据和根本遵循;科学总结发展规律,强调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原则引领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兼顾效率和公平、统筹发展和安全。

一百多年来,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国情使中国式现代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外援走向内生、从单一走向全面高质量[18],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对马克思多元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化进程打破一切地域壁垒和民族界限,使单一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并服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1917年后,现代化进入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共同存在的复杂的“双期叠加”阶段,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序列上存在两条现代化道路、两种现代化理论。之后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然而这些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失败并未结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践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实践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行不通的,不能把“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19]。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探索现代化新道路,就主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0],逐步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打破了“不发达政治经济学”所说的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么依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么与世界经济体系和资本全球化完全脱钩的双重困境,推动了现代化发展模式从一维性向多元化、均衡化转变[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多元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了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引领着世界现代化的新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所建构的“新现代性”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填补了马克思关于两种社会形态的现代性如何过渡的空白,续写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发展的“思想进程”,引领着世界现代化的新方向。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共同富裕作为首要旨归并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对世界而言是重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贡献。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资本与物欲滋生了人的功利化与工具化,以致人的价值被资本遮蔽,人性道德伴随资本急剧增长而滑坡。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基于二元对立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中国超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窠臼,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充满血腥罪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以发展中国家的深重苦难为代价的。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超越“国强必霸”的丛林逻辑,以尊重各国发展权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前提,秉持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向世界展现和平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新现代性”破解了现代性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上整合分裂的现代性[2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引领着人类现代化的新方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马克思对现代文明转型的期待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人类文明新形态须同时具备完成现代化任务并占有现代有益文明成果和扬弃并超越现代性本身两个基本规定。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呈现世界历史意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因为这一现代化进程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最基本的规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目标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表明“现代化”是充分而全面的现代化,并指明其方向是社会主义,既以扬弃现代性本身为定性,并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联系。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和特征内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诸多理念和要素。人口规模巨大是现代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和资源,彰显了文明的 “整体性”逻辑;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体现了文明的 “普惠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逐渐丰富发展,体现了文明的“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使生态文明纳入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文明成果、生态价值、发展权利诸层面追求持续性,体现了文明的“持续性”;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选择包容性发展路线,构建包容性的发展规则和秩序,以顺应和融入世界文明实现自身发展,彰显了文明的“包容性”。所有这些主张和实践都证明,中国以扬弃现代性本身展开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成为可能。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预示未来文明演替。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在自身发展中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结合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在更新自我的同时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市场配置、公有经济、个体利益与国家宏观调控、非公经济、集体利益的完美结合[23],反映了文明变迁的动态性。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文明共生的方案,反映了文明变迁的平等性和共生性。中国直面现代化不同发展模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致力于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使现代化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拓宽了马克思关于文明冲突消除的假设条件,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的预言,形成了世界文明共生的局面。

四、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以几十年时间走完了人类工业化历程的260余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开启,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导为遵循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科学认识并解释现代化的运行规律,提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预设人类文明的转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导为遵循,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创立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这些成果不断丰富、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历史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特有优势,“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4]。新的征程上,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诸多风险因素,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让民众获得“踏实感”和“安全感”,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没有统一、固定而标准的模式,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深刻剖析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危险因素和苏联现代化道路中的阻碍因素,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中国从 “追赶时代”迈向“引领时代”,尤其是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是重塑了世界现代化版图。历史证明,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壮美诗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规避了“资本至上”对人的价值的排挤,将现代化的本质归为人的现代化,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进程中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诉求,以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将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争取让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的机会。

(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3]64开放带来进步,带来繁荣,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40 多年发展奇迹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中国步入世界潮流的重要法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释放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互利合作共赢,实现现代化事业繁荣发展。

(六)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发展与壮大,敢于斗争的风格与品质已成为这一大党最鲜明的特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时代十年,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前行,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途光明、任务艰巨,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复杂形势,练就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不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