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方法研究

2024-05-07 05:21高珮丽
理财·收藏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职筹划会计准则

高珮丽

在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规避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收入和成本管理、税务筹划管理、风险规避制度完善、设立专职机构、纳税风险评估等。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方法分析探讨。在国有企业升级转型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时,需要明确新会计准则发布的意义,客观认识到当下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性。基于新会计准则,不断优化创新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方法。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征

(一)准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化

市场经济背景下,原本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国家财政部门推出了新会计准则,以保证新准则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企业销售退回条款中,明确了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规范,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实践性。

(二)收入确认标准更加具体化

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下,主要以“风险回报的转移”作为企业收入核算的依据,而现代市场交易更加复杂,仅依靠财会人员的经验判断,无法保障其工作的质量。而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标准进行了细化,便于对其进行客观判断,为财会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支持。

(三)收入实现时间节点更加清晰化

在旧的会计准则中,需要基于“风险报酬转移”的基础,对销售业务进行确认收入,但现代市场的交易合同中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影响到了收入确认。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在多个履约义务的合同中,只要单个条件被满足,即可确认收入,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

(四)收入处理流程更加规范化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收入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与客户的合同、确定合同中的各个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交易价格被分摊到每个单独的履约义务中、收入在每个单项履约义务履行完毕时确认。

二、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相关方法

(一)强化收入和成本管理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因为国有企业经济体量大,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税务风险,为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规避,则应当基于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国有企业整体发展的有效性。为实现税务风险规避的预期目标,则应当不断强化对企业收入与成本的科学管理。如企业财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当严格执行财会规章制度要求,精准严格地核对财会数据信息,确保企业计算成本的准确性。而在重点部门与项目管理时,则应当开展专项核查,确保相关部门的生产、数量、规格、名称、类别保持一致,杜绝虚高谎报等问题的出现,保障企业税务风险规避工作的安全开展。

(二)税务筹划管理

在新会计准则下,为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工作水平,应当科学合理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因为在国有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为助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针对国有企业推出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使其集中资源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领域。由此可见,在国有企业践行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税务筹划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与意义。基于科学的税务筹划,实现对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运用,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压力。鉴于该种方式的合法性与可操作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之一。

国有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时,为实现预期税务风险规避的工作效果,可采取合理的方式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如资产折旧法、成本分摊法、存货计价法等。基于相关措施的灵活应用,则能够科学合规地降低国有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完成对企业税负的合理控制。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基于成本计算法,实现对税务的合理筹划,以保证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金额,以及摊销金额达到最大化,避免企业由于承担过高的税负压力,影响到企业的升级转型。

在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规避时,采取了缩短资产折旧年限的税务筹划方案。基于该种税务筹划方法,能夠有效缩短成本支出的回收周期,使得企业的整体纳税缴纳期限得到合理的延长,为企业争取到更多流动资金使用的时间,便于企业开展更多的业务投资和商业运营,创造更多的市场经济效益。新时期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工作开展时,为充分发挥税务筹划工作的价值,则应当秉持遵纪守法的核心原则,从而盘活企业的流动资金,并控制企业的利息支出,适当提升企业的利息收入,实现国有企业税务筹划的预期工作开展目标。

(三)风险规避制度完善

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规避工作并不简单,为实现预期工作开展目标,则应当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规避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优化。在新会计准则下,一部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没有高度重视该准则,仅对税务风险规避制度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使其制度存在一定的隐患,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的科学规避。

在新会计准则下,税务风险规避工作不再完全由财务部门负责,因为企业的很多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税务风险。为全面管控防范税务风险,推动国有企业的战略计划实施。在其工作开展时,应当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新会计准则,从而系统全面地改进优化税务风险规避制度。在制度运行的影响下,增强每一位企业职工的税务风险意识,能够从自身工作岗位入手,落实企业经济活动计划,规避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的部门较多,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应当从制度层面入手,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独断专行,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开展,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设立专职机构

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必须认识到税务风险规避工作改革创新的迫切性。通过对企业的税务风险剖析可知,该类风险不仅来源于企业的业务经济活动当中,外部因素同样会对企业的税务风险产生影响。为此,在进行税务风险规避时,不仅需要采取常规的税务风险规避措施,还应当设定专职机构,针对外部因素引发的税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如相关项目的投资、采购、销售、生产、合作、并购、融资等。因为有部分特殊的税务风险,无法通过基本的账目信息反馈出来,如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相关的负责人在前期开展项目洽谈,在洽谈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引发税务风险,而该类情况的税务风险是财务部门无法有效规避的。由此可见,在对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进行规避时,应当基于专职机构与财务部门的合作,进而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全过程识别监控,保证新会计准则在国有企业单位落实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在设定专职机构时,必须明确专职机构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如专职机构对外需要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税务部门、商业银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此外对内则应当加强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公关部门、法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对接,完成对各部门的有效协调。从内外两个层面入手,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科学合理规避,保障国有企业整体发展的有效性。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下,为使得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工作能够发挥出一定作用与价值,则应当意识到税务风险无处不在的特性,在专职机构进行税务风险识别与规避时,应当使得专职机构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所有决策活动当中,从税务风险规避的专业视角切入,为企业领导的最终决策提供专业意见。

(五)纳税风险评估

纳税风险评估工作是国有企业税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方式,在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加强纳税风险评估工作,因为在以往的企业纳税风险评估时,主要是为税务部门的稽核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客观评估企业纳稅行为的合规性与准确性。而新时期国有企业进行纳税风险评估时,不仅可以通过该项工作实现对企业自身纳税情况的客观判断,同时可以基于该项工作的开展,避免企业由于纳税行为不合规,从而被税务部门稽核发现问题,导致企业承受巨额的罚款。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税务部门在对相关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稽核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的纳税人存在税务问题,则会对其采取相应的惩罚。比如相关的纳税人出现了恶意逃税、漏税、骗税、抗税等严重问题,则应当对相关纳税人进行严肃的处罚。若纳税人由于对新会计准则理解不深入引发的一些小问题,则可以对其发出一定的警告,使其能够纠正错误,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笔者认为,在有温度的人性化执法环境下,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纳税环境,使得纳税人能够自觉纳税。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纳税人,在税务风险规避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纳税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纳税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对应的补救措施,避免由于工作失误而引发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由此可见,基于纳税风险评估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助力国有企业更好地规避税务风险。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下,国有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规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需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十分迫切性。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做好表率,科学开展税务风险规避,为新会计准则落地提供支持,体现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专职筹划会计准则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专职媒人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