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浅析

2024-05-07 05:21邹峰
理财·收藏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人员

邹峰

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在保证高校正常运转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出现许多问题。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是关系到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生产安全为前提和保证。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还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高校的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广大师生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之中学习、生活,将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摆到最重要的位置。

一、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内容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外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为使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达到国内外的要求,国务院和教育部多次强调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制定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校园建设措施进行了研究。目前,关于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研究还很少,《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中提到,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公寓安全、膳食安全卫生、校园水电气热安全和各种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高校生产是指高等学校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基建、后勤等,而高校安全生产则是在高校生产之中,实验、消防、交通、基建和后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提出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在保证高校教育、科研和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暖、食品安全、医疗设施、天然气、特种设备运行维护及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等方面。

(二)影响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因素

通过研究得出,影响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有设备、物料、环境、操作人员、科学技术与管理。第一,设备。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任何设备都有它的使用寿命,设备故障也有其规律性。第二,物料。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件和工具。第三,环境。包括空间与时间,空间如工作环境,时间如夜班、节假日、生物钟等,同时要关注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第四,操作人员。按规定操作;采用恰当的方法;对不正常、不安全的状况进行及时检测和处理;对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听从指挥,履行职责,把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第五,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都存在特殊的安全问题,生产技术的选择应以安全可靠为前提,安全技术研究主要是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与危险现象。第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决定一个部门或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础,七成管理,三成技术,实践表明,管理缺陷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专用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但由于财政投入较少,因此,可以投入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经费很少。一些高校由于过于偏重于教学、科研,而忽视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造成资金分配的不公。同时,部分高校由于管理上存在失误,造成经费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现象,导致经费更加紧张。

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设备的更新、维修,导致部分设备长期使用,出现了老化、磨损等问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则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一旦发生问题,也会影响到生产安全。同时,资金不足会造成没有足够的安全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术,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缺乏详细的管理规范

部分高校的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太过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部分高校对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应有的管理观念,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一些高校缺乏一定的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经验,所以很难制定出具体的安全管理规范。

由于缺乏细化的管理制度,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导致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工作流程不流畅。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极易造成安全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从而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因为缺乏详细的管理标准,将会造成应急计划与对策的缺失,从而不能及时、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三)高校后勤机构零散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着后勤机构分散、不能进行统一管理的现象。各个部门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与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经常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后勤机构设置的零散,也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管理费用增加,同时也很有可能会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与安全问题。

(四)所涉及管理范围较广

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设备设施、人员、环境等多方面。设备设施方面主要包括各类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設备等,人员方面主要包括后勤人员、学生和教职工,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宿舍环境、实验室环境等。

由于后勤生产安全管理涉及面广,所以对其进行管理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高校后勤设施类型多样,其操作与维修需求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管理对策,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由于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学生、教职工多,人员素质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根据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这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此外,因为高校后勤环境复杂,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安全管理需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使得管理更加困难。

(五)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不规范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其原因主要为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贯彻不到位,其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欠缺,造成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疏漏与失误。

因为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加大了高校的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水平,极易造成安全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整改,从而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反应,导致应对能力下降。

三、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一)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

学校应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安全设备的购置与维修、人员培训、设备改进等方面。这部分经费应由专门人员负责,以保证其使用的透明与合理。同时,还要加强对高校经费使用状况的监管与审计,防止出现专项经费的浪费和私自挪用现象。

(二)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

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后勤生产安全管理规范,规范应包括食品、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并应制订相应的应急计划。同时,高校应加大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与检查,从而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整合后勤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属于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餐饮、住宿、卫生、绿化、维护等。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的现象,缺少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学校后勤管理机构的整合,建立完整的学校后勤管理系统,是提升学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

高校应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后勤人员与资源,建立统一的后勤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更加紧密,从而形成整体,使后勤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达到资源的共享与最优分配,减少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后勤管理体系也能使各个部门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四)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校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纸质文件传送的延误问题,实现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与迅速传递,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海量的数据、信息储存起来,便于管理者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状况,并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使高校实时掌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的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食品、设备、卫生和安全等各个领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既要熟悉有关法律规范,又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高校应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其对作业规范的认识,并提升其专业素质。培训的形式可以为集中讲授、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同时,高校也要對管理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培训的效果和不足之处。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增强其专业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对后勤生产的认识,从而提高后勤生产管理质量。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安全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管理永恒的主题。高校的整体工作与后勤部门安全功能的发挥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后勤工作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新时期,通过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整合后勤管理机构、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可以营造出后勤安全文化氛围,从而确保高校校区人员的生命财产与生活安全。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管理人员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