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探究

2024-05-07 05:21郑伟晓
理财·收藏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林业资产

郑伟晓

伴随着国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林业行业部门工作任务日渐繁重。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等。林业行业部门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战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确保林业行业部门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内容

林业行业部门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相关的生态服务,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标的公益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拥有独立的核算体系。如今,林业行业部门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才能确保林业行业部门发展需求和资产管理能和谐地发展,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发展的目标。林业资产是指国有林业行业部门拥有和使用的资产,在法律上属于国家拥有的能用货币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和。林业行业部门在管理国有资产时,不仅要关注长期股权投资、林木资产等,还要分析无形资产和国有资产,只有全面管理国有资产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林业行业部门资产应用的有效性。

二、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一)林业行业部门资产处置有失规范性

林业行业部门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理时,未严格遵循国家法规的公开、公平、公正和合法原则,部分资产未经充分评价就自行达成协议转让。同时,在处理国有资产时,也会有一些企业在未得到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资产注销,再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私营企业或个人。其中,存在由中介评估的架构,无视林业行业部门委托,再加上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缺少合理性,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国有林木资产损失。

(二)国有资产应用效益仍需提升

目前,部分林业行业部门仍沿用传统核算方法,并未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导致林业行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的估计并不精确,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在林业产业中研发投资不足、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显著,能用于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的实用型、先进型科技不多,无法用科技来加快林业工业的降耗和节能步伐。

(三)林业行业部门资产管理科学性待提升

林业行业部门收购资产后,很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如购置的国有资产直接投入经营,未做好质量验收、登记、进场、归档等环节,导致后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滞后。又如,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数量和种类较多,而且储存场所比较分散,在清点国有资产工作时,往往会遇到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问题,这就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不细致,工作严密性得不到保障,对细节的管理也不到位,很可能发生资产卡片信息和实物不一致的问题。

(四)国有资产部门协调性较差

在林业部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力、科研、财务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工作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效果也大有不同,这就要求国有资产部门能进行有效协调。与此同时,林业行业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一点不容小觑,各个部门在运行和发展时并未统一固定资产估价标准,且缺乏科学实施报批、审批制度的规定,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在实践中,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反复咨询,致使固定资产事项处理时间延迟,整体的效率大幅下降。以国有资产报废事项处理为例,要由技术及财务等部门加以审查,并且对损坏情况加以鉴定。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处置,并且报批到财政和有关上级部门,由专业报废人员进行处置。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林业行业各部门关于资产报废处理事项存在一定的轻视,并未派遣专业的技术鉴定人员加以鉴定,致使一些不符合应用需求以及废弃的固定资产依旧在使用中,而大量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却被闲置。此种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不但影响林业行业部门经营效益,而且也加大了人力成本,影响林业行业部门发展效果。

三、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策略

(一)深度普查国有资产

由于部分林区、国有林场单位森林资源估测精度不高,林业行业部门在管理国有资产时,就要进一步保障森林资源以及资产的核算精准度得以提高,如可以通过新时期先进的无人机高科技手段对森林蓄积量加以评定,并且使用红外线测定单株或立木蓄积量,精确地估算和测评森林资产。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要创建专业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有效林业资产的管理。具体实践中,可以管理资本为核心,通过创建专业制度约束有关人员行为,定期展开职业教育,以及加强道德建设,防止出现中饱私囊现象,切实增强林业资源调查资料的可用性、精准性,大大地提升林业行业部门资产管理实效,增强森林资源利用率和实际效益。

(二)依托信息技术管理国有资产

在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需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从而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简化资产管理程序,使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对解决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林业行业部门需在资产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大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投资力度,为资产管理工作创造信息化环境,在林业行业部门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战略后,对国有资产进行动态追踪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风险,但运用信息化技术后能从根本上改善单位经营状况,及时监控国有资产管理状况,将监督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到最低,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保证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效性,真正强化工作质量。

(三)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任何一个林业行业部门,其资产处理除了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外,出售、出让、转让、置换、调拨、捐赠等也需要按照法定审批手续,对国有资产进行公正处理,尽可能地选择正规的中介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的资产评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或政府财政部门提交评价报告,严禁暗箱操作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方面,林业行业部门需按照“资产”和“财务”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大项目进行综合经营。在林业行业部门发展过程中,若想把资产管理工作做好,则需按照现实条件,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工资分配和重大投资等项目管理体系。同时,要按照目前林业行业部门制订的国有资产管理计划,切實加强林业行业部门各种木材的生产和销售,完善林木生产和设施建设的管理,使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对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效能。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林业行业部门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加强林业行业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部分林业行业部门在资产经营中存在长期挂账的不良资产,这不仅对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盈利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也会对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核算效率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林业行业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对在一定限度内的国有资产要进行自行化处理,超出一定额度的资产则要经过林业行业部门严格审批手续,才能进行处理。同时,严格按照应收账款进行资产管理,如果有需要可以采取合法手段追回部分过期应收款。

(五)规范部门国有资产管理

一方面,林业行业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对国有资产进行摸底排查。在实践中,林业行业部门可建立以党委书记、场长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站所、营林区负责人为委员的工作组员。各部门干部、员工要积极配合,注重上下联动,按照“以账为本、以物对账”的原则进行逐项核对。同时,核对标志与实物是否相符,如有不符,需立即改正。此外,对各资产使用人员、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并做好相关登记,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盘点。

另一方面,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日常監督及管理。林业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之际,有关人员需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列入资产管理人和各部门主管的工作范围,并将对设备的保管和维修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层面。同时,安排兼职员工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各类国有资产的领用和归还实行实名制,并不定期对国有资产存量进行清查。此外,要求资产经理变更时做好交接工作,并将移交的数据存档,对国有资产毁损遗失实行责任制。只有层层负责、层层抓实,才能在常抓不懈的基础上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发挥资产管理部门及人员效应

林业行业部门需坚持建立统一的工作架构,联合单位内各个职能部门,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者工作小组,通过对职责内容的清晰划分,采用动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流向和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与此同时,按照上级指导,持续改进林业部门国有资产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相关资产管理工作,并且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实际作用,高效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计划。例如,对相关的资产管理人员展开实际训练,提高其职业素质,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积蓄人力资源力量。在林业行业实际发展中,还可切实地融入资产经营管理理论、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保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实践中,可及时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保障相关人员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并且让其接触更多前沿知识,打造出一支更加专业、更加负责任的工作队伍。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行业部门资产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提高国有林场资产管理的效率,就必须让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也要运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监督和管理资产。唯有如此,才能使林业行业部门资产效益持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林业资产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land produces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