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银行对公业务精准数字化发展研究

2024-05-07 04:18刘青松
理财·收藏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精准转型

刘青松

金融行业在近年来得到极好的发展机遇,且市场内部形成了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逐渐将改革的焦点聚焦于科技层面上,当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为金融业务的升级和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银行内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有利于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一、大数据时代银行对公业务精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适应客户对金融服务形式和需求的变化

在银行的对公业务中,客户始终是核心关键所在,唯有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专注于提升各项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基本需求,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忠实的客户群体,形成核心竞争实力。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银行服务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高标准,更加聚焦于实际体验效果层面,并非单纯追求金融服务的形式。这也就意味着各大金融服务单位,必须坚持从客户主体出发,不断探索新型技术形式,满足客户对体验度的需求。而大数据时代积极开发对公业务的精准数字化发展路径,自然要融入更多智能技术类型,将服务工作场景化、数字化。

(二)推动银行金融业务结构和风险的变化

面对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金融业务结构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做出变革,才能真正适应时代提出的高标准。尤其近年来,银行依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方针,不断探索自身业务结构的改革路径和改革方向,力求能够充分满足大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真真切切地落实实体经济服务。而且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只有不断完善金融业务结构,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进行服务。如今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更好地为金融业务结构的变化和转型提供创新接入点,形成丰富的信贷产品,还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各类金融信贷服务,有效保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更好地对业务结构进行掌控,完善业务风险的监控方式,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三)促进对公业务办理和业务流程全面变化

传统银行业务办理和业务流程,虽然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提升和改善,但仍然难以跟上时代先进技术的脚步,需要保持持续创新和升级的动力,这样才能实现源源不断的更新,满足客户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标准,优化客户的服务体验。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各类数字业务精准进行优化和完善,将更好地提升对公业务的办理和业务的流程,让整体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效果,既能为客户节省时间,也能促进金融服务质量升级。如当下已有部分银行正在探索规则引擎、流程引擎等技术模型,为对公业务流程的改善和升级提供丰富的切入点,而且渐渐实现了差异化办理的效果,这对于客户各项服务需求的满足度极高,可显著提升业务办理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银行还能更好地对客户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和搜集,从而提高业务服务的场景化体验,改善以往业务的组织形式,形成个性化的业务办理效果。

二、大数据时代银行对公业务精准数字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大数据时代银行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精准和完善对公业务,是当下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必须正确看待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梳理清晰的转型思路,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数字化发展目标。

首先,在银行的转型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内部组织的优化,这是数字化转型最为核心的一步。内部的组织结构往往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直接决定着银行自身各项业务的办理效率和质量,而且唯有完善的组织架构,才能为各项政策、发展规划落实奠定基础、提供保障。而为了提高内部组织的科学性和完善度,可结合国家一系列发展政策和创新方针,不断在内部进行组织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提升内部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水平,为银行实现大数据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人才动力源泉。同时,还要重视优化和完善银行内部的创新文化氛围,为数字化技术的渗透和发展提供契机。其次,必须重视生态智能化建设。面对大数据时代提出的高标准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型,必须调整思路,着重将改革转型的焦点,放在打造生态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数字银行目标上,这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要义,也是能够始终保证银行服务优势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巧妙地利用金融科技,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日常银行的一些业务办理工作和办理流程,而且还要渐渐扩大金融科技影响和优化的覆盖面,让所有客户都能于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银行数字化发展的转变。最后,要充分注重精细化管理运营。尤其借助大数据技术能获取更多用户画像信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找准发展和改革的关键点,从而针对性优化和升级,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销售支持,甚至客户服务的方方面面,都能借助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提高管理成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的理想水平。基于以上银行转型的基本思路分析,银行应在大数据时代,始终秉持开放的精神和思想,积极吸收和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也为精准化数字发展的转型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三、大数据时代银行对公业务精准数字化发展的转型路径

(一)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提高客户体验水平

参照银行对公业务精准数字化发展的转型思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高客户的体验水平,尤其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这样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为此应在不断探索转型之路时,积极探究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形式,着重打造更具时代特色、更贴合银行发展需求的智慧营销平台,能将营销工作、经营管理工作等内容融为一体,提高对客户的整体服务质量。与此同时,银行也应适当借助信息技术,探索构建具有现代化技术特征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尤其要重视对信息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处理。

另外,随着当下数据技术的不断升级,各种高新技术渐渐走进银行内部,提供极大的技术助力,可实现收集客户多样化数据的目标。如人工智能技術、生物识别技术,均可作为实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度的创新点。此外,要重视金融服务的人性化设置,给用户更具温度的服务体验,加大金融服务的扶持力度,真正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并且利用数据科技的优势和价值,不断加强客户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工作,提升风险评估体系的运行成效,突破以往金融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加大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探索数字化转型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实现差异化数字转型的目标。

(二)加强金融科技配套,实现精准智能服务

金融科技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衍生物,银行想要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就必须将其充分且合理地融入各项金融业务之中。尤其很多金融科技类型,还需要更为完善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将技术的价值最大化展现出来。为此,银行在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融入过程中,必须预先进行谋划,补足金融科技的配套机制,为实现金融科技转型工作奠定基础,更好地实现精准智能服务成效。

为达成这一理想目标,银行内部应首先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提供更為规范且科学的指引方向。此外,在银行内部构建创新文化氛围,利用文化的影响价值,提高银行自身创新改进和升级的动力。尤其新时代的银行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时代的敏锐嗅觉,具有包容的心态,能受用于现代金融科技营造的良好工作环境。而金融科技走进银行内部,还需要专业的领域人才作为支撑,并不断提高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为此,银行内部的人才管理体系也要有所升级和完善,既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还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构建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更好地为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而服务。在此基础上,银行还要重视规范各项管理体制,让创新工作能够有据可依、有证可循,解决和突破各类数字化转型的机制难题,促进金融服务实现精准数字化发展目标。

(三)突破传统经营困境,构建生态型经营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应重视对传统经营困境的升级和突破,构建更具综合性、开放性、生态性的新型经营模式。其中开放性是新时代银行实现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从理念上进行完善和升级的核心要义,唯有秉持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才能更好地打通银行集团与外部环境,突破以往银行经营工作中的一些壁垒与困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但也要考虑到开放性的显现范围和具体内容,不能过度依赖数字化技术。

此外,在利用大数据技术突破传统经营困境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安全银行的建设,这是保证客户信息的关键所在。而且目前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极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社会各界都充分关注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也加大了探索研究的力度,甚至在国家层面上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方针,规范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使用方式,避免非法运用信息行为的滋生,导致客户信息出现泄露。为此,银行在不断探索精准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有序推进,数字化发展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转型要点,尤其金融服务机构更应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展途径,推进金融科技走进银行内部各项业务之中,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度,维护好客户关系,坚持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提升,真正实现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服务目标。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精准转型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精准的打铁
转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