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仙

2024-05-07 04:18张军
理财·收藏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成仙瓷枕母鹿

张军

在日常我们谈论神话传说时,一般会把“神仙”作为一个词语放在一起。大多数人认为“神”“仙”是一个概念。然而,“神”和“仙”在道教是分开来的。仙的出现是晚于鬼神,它是伴随道教走上历史舞台的。“仙”在古人的概念中是无可争议的崇高象征,它的奇丽诡谲常被人们寄情于书画而传之不朽。磁州窑瓷枕中有着大量关于“仙”的文化信息,其中“饮琼浆玉露,食玉屑灵芝,住琼楼玉宇,观奇花异卉”的天仙高道也屡见不鲜。

金代的磁州窑瓷枕所勾绘的内容,以求仙访道为题材的较为常见。这个由塞外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政权,对中原道教很快就接受和承认了,世宗完颜雍曾多次召见全真道王处一,再三探询长生不老之法。章宗完颜璟在中都兴建太极宫,并十分重视道书的收集和整理。由于上行下效,以及汉民族在少数民族统治下所产生的一系列阶级矛盾,使得百姓们更是信奉这地地道道的汉民族宗教,希望得到现世快乐,祈求平安、富贵,并企盼死后能够飞升成仙。磁州窑博物馆收藏的四方升仙图枕(图1),其中一方枕面上绘一男子,双膝跪地,面前有一位徐徐升天的老者,按照当地风俗,这种绘有祈祷升天图纹的瓷枕无疑是一种冥器。

传说汉武帝元封元年,在中岳嵩山的寻仙台上斋戒百日,终于见到了神仙,天上铺满了九彩云霞,空中响起萧鼓乐声,西王母乘紫云之车,驾九彩斑龙而至,并请武帝吃了百果灵芝、天上仙桃……人们都渴望见到神仙,成为仙人。美人仙姑、金童玉女,天上地下,任意遨游。这一切,令世人梦寐以求。寻仙的风潮从春秋时期到金代早已变为惘然,所以人们开始期望神仙能够突然有一天像邻家女孩儿一样极亲切友善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河北省磁县大营村出土的方枕枕面上绘有一个坐在亭内的书生,亭外有个玉女从云中飘然而降,她要去实现自己宿命中的缘分。

人们不但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构造出了寻仙、遇仙如此美妙的幻境,也找到了新的成仙方法,那就是通过自己的修炼,脱胎换骨,白日飞升。汉五斗米道创始者张道陵是沛国丰邑人,原名陵,字辅汉。他本是太學书生,博采五经,成为饱学之士。曾任江州令,终觉这些都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学长生之道。后他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这方白地黑花人物故事枕(图2),开光内绘有一男一女两位仙人,一位王侯装扮,手持笏板,神情庄重,另外一位身披天衣的女神手里还捧着妙药仙丹。那位站在门旁,身后有一弟子的就是张道陵,他在蜀地修炼时得道,太上老君特派了一位天官授予他“正一盟威之道”,另一位则是清和玉女,负责传授他吐纳清和之法。

道学与佛理不同,它更多的时候会带出一种疾恶如仇而又悲天悯人的“剑气”。八仙是道教仙人中正义的化身,磁州窑瓷枕中就有一方枕描绘了八位在云中行走的神仙(图3),其中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这五仙皆清晰可辨,其他三仙并非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原因是这方瓷枕为金代窑工所绘,到明代才确定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八仙。枕上另外三仙是道人徐仙翁、风僧寿和元壶子。跟八仙的事迹相比,东晋道士许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方长方形故事枕(图4)所绘的内容就是许逊拜师学道的故事,许逊年轻时进山打猎,射中一只母鹿。母鹿腹中的鹿胎堕地,母鹿不顾自己的剑伤,伤心地舔着它未出世就死掉的幼崽。许逊怆然感悟,折断弩弓而归,去寻南昌大洞君拜其为师,潜心向道,习学三清法要。后他被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他廉政爱民,倡导忠孝,世风淳美,吏民景仰他,并为他立生祠。时年瘟疫横行,许逊施道家医术活人千计。朝廷为表彰他把旌阳改为德阳。图为许逊拜师时向师父道出心中的隐痛,希望被他所害无辜而死的梅花鹿能够复活。此枕藏于磁县磁州窑博物馆。

道教学说在于追求修身成仙,长生久世,它重视生的快乐,拒绝死亡。道家的“贵生”观念已含有对生命的深刻体认,反映了一种关注生命情怀的人本主义哲学。它的“仙文化”虽然缥缈,但却寄托了人们一个又一个善良而又美好的梦想,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艺术魅力。

磁州窑瓷枕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它以其丰厚的内涵、多样的装饰内容,渗透出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亦被今人誉为一部囊括四海的民俗书卷。

猜你喜欢
成仙瓷枕母鹿
瓷枕
山村暖冬
海绵“成仙”
瓷枕,透心凉
瓷枕,透心凉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冰岛雪角鹿传奇
寻仙记
生死母鹿情
生死母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