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创作及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2024-05-07 05:21温颖晗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教学实践创作

【摘 要】我国各大专业艺术院校都将多元化表演创造人才的培养列为其教学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剖析了我国戏剧表演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基本特点,根据戏剧表演专业的教育原理以及论者自身的实践经历,在原有的表演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演员的表演创作和教育实践,集众家之长,探索出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实践应用性的,能够适应当下戏剧与影视艺术发展的表演理论和教育方式;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一种能够全方位提高演员个人创作素质、培養多元化戏剧表演创作人才的培训方式。

【关键词】戏剧表演;创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57—03

引言

在互联网和自媒体背景下,我国的戏剧影视行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涌现了许多影视剧作品,成为了大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展质量较低。在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表演经验,结合专业的教材知识,提炼出一套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表演方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这些教学内容并不乏真知灼见。然而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学员一旦离开教室进入实际的创作和演出的过程中,就会将这一切抛掷脑后,最终的产出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了艺术院校戏剧表演教学的具体改善方案,给高校和教师提供了富于创新意义的教学思路,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符合当下艺术审美及市场需求的表演创作人才。

一、国内戏剧表演创作及教学实践的现状

当下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者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内:教学、演出、影视剧拍摄三大领域。这些创作人员主要由出身于全国各地开设戏剧电视表演等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以及投身于戏剧影视行业的业余人士组成。在表演艺术方面,如今大多数观众并不十分关注艺人的演技、品德和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明星的外貌形象、家庭背景和个人生活上。公众对于演出艺术的价值观念正在悄然改变,人们对于戏剧创作人的评判已经不再以艺术性、情节和内涵为标准,对于演员的评价也不再十分关注其演技、职业和文化素养。公众和影视行业的评判标准已经脱离了专业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轨道,这是中国戏剧表演行业面临的一个危机。

(一)高校戏剧表演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攀升。自从艺术学门类在2011年被单独列出后,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成为最近几年颇受欢迎的专业。除了老牌专业美术院校之外,许多高校也纷纷申请并设立表演专业,不仅传统的大型综合类院校开设了戏剧表演专业,一些理工类学校也开始尝试开设戏剧表演专业,这一专业范围在逐渐扩大。

1.戏剧表演专业脱离实践的教学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戏剧表演专业。随着艺考大潮的涌来,每年报考表演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我国专业的表演艺术院校并无法完全接纳如此大量的考生,很多学生最终只能在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非专业的美术院校就读戏剧表演专业。然而,许多高校设置的戏剧表演专业都是仓促起步,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目前大学戏剧表演专业的现状来看,各高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大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以讲解教材中的概念、理论、表演技巧等为主,缺少实际的戏剧表演实践课程,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表演相融合,因此,学生在进入戏剧表演的实际工作中后,往往显示出较差的实际操作技能。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出台和实施,高校表演艺术专业教学课程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并且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实践演出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但总体而言,仍旧十分缺少有效的表演实践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戏剧表演行业对从业人员表演技能的要求。

2.缺乏教学师资配备

随着我国表演艺术事业的发展,表演艺术教育也应跟进脚步,进行持续的改革与发展。表演老师们要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寻求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的表演与创造方式,从而提升表演教育的质量。但随着学员数量的不断增多,课时不能跟上,导致了话剧演出课由“精”“点”向“浅”“面”发展。目前,大学戏剧表演专业的老师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经验和优秀技能,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却经验不足。在高校开设的实践演出训练中,戏剧表演专业的老师往往也难以保证演出教学的品质和效果。有些学校虽然会引进戏剧表演行业的人才兼职老师,但是仍就忽略了学生实际演出能力的培养。这使老师们在应对多样化的话剧演出实习时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话剧演出实习的教学效果。[1]

(二)影视剧组和文化传播公司

互联网和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影视传播公司过度追求流量,对演员的专业素养及剧本的打磨方面要求有所降低,出现了一些乱象。影视剧行业对演员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单一,这很难让那些优秀的演员有展露才华的机会,让真正的表演艺术日渐没落,对我国电影演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戏剧表演创作及教学实践概况

(一)教学理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艺术专业学校的戏剧表演教学教材绪论中指出:“我国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界多年以来,在教学实践的探讨中,始终坚持以辨证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学习与应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对我国表演艺术家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与总结,并参考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逐渐发展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戏剧表演艺术教学原则、内容、程序与教学方法。”经考察,目前我国戏剧表演专业的教育理念,可以界定为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元素培训法”和焦菊隐“心象”“演出创造”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手段

中国的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经过几十年的表演教学实践,逐渐地发展出了三段式教学步骤。首先,学习舞台动作的基本技巧。其次,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脚本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及整体形象。最后,创作出一个完整的舞台角色。我们将中外戏曲演出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我国戏曲演出的创作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转变这种状况,就一定要从最基础的戏剧表演实践教学入手,致力于提高演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创作质量,培育多元化的创作人才,使戏剧影视产业朝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本概念

1.表演基本概念

前云南美术学校校长吴卫民先生在其作品《戏剧本质新论》中对戏剧创作进行了定义:“表演要做到三心,分别是舞台艺术创造核心,戏剧艺术家创造努力的聚焦中心,以及欣赏戏剧创演活动的关心焦点,而这三心都集结在演员的表演创造中。”演员的表演创造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在所有的戏剧行为中,各个环节要素都需要围绕戏剧演出进行结构和协调。因此,戏剧表演在戏剧行为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戏剧创作中,寓意和情感的传达最终都需要通过演员的演出来最终实现,从而在戏剧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2.表演流派

就表演体系而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是目前较为完备的理论,它包含了表演、导演以及戏剧教学与教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1960年代,黄佐临把德国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应”话剧理论引入中国,并率先提出“三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话剧体系,布莱希特话剧体系,梅兰芳京剧话剧体系。确切地说,应当是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写实主义”话剧体系,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话剧体系,以及中国梅兰芳的话剧表演。而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又有“体验派”“表现派”和“方法派”三大表现形式。[2]

三、戏剧表演创作及教学实践探索

(一)多样化设计和丰富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内容

在戏剧表演教学方面,各高校表演专业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与戏剧相关的文学方面的课程,从而使戏剧表演专业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得到充实。并注意引导学生在戏劇表演实践课程中树立起自己的角色形象,保证学生可以突出人物性格,充分表达人物的感情,明确自己的角色,丰富戏剧表演的剧情和内涵。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话剧演出的过程中,要对话剧演出的剧本进行完整、反复的阅读,要深入的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人物心理、情节、背景、寓意等,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

同时,在进行戏剧表演专业课程时,老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将多种创新的教学要素融合到课程中去,要充分保证学生进行话剧演出训练实践,并且保证这一过程中的受到专业性的指导。老师们可以在团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主题表演和小组表演,从而引起学生对艺术表演专业课程的浓厚兴趣,并将最大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话剧《房间》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来营造话剧的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表现自己;让同学们进行各种形式的团体演出。[3]

(二)采用多元化方式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

教师应采用戏剧教学法进行教学,将戏剧因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最关键的。以萧伯纳的剧本为例,他表现出了他那个年代的典型人物,一种极端复杂的人情世故,从而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和冲突。虽然这些剧本大多是虚构的,但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故事内涵以及对人性的展示等,都是真实的社会性因素,客观的反映了现实。同学们在表演萧伯纳的剧本时,必须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冲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深切的体会人物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的表达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情感。戏剧表演艺术所表现的伦理、道德、爱情以及法律都属于一种虚拟的内容,用虚拟的形式来进行舞台场景的设计,然而戏剧的内核却是现实的,因此戏剧表演人员应当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和尊重。

(三)多样化开展戏剧表演实践活动

戏剧表演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实习形式也比较丰富。在老师的临场专业化指导下,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戏剧表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每一所大学都会建立一些戏剧表演社团,戏剧表演专业的老师需要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还可以组织进行多个社团的同学们展开表演比赛活动,呼吁学校其他专业师生观看,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演技,让学生们在表演实践和切磋之中锻炼和提高自己[4]。在学校社团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展现一个立体的戏剧艺术空间,最大限度地烘托演出气氛,以剧场为基础,创造出演出的空间,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感官享受,从而给观众带来非常强烈的沉浸感;将虚拟环境与真实体验相结合的视觉效果,可以让观众们对戏剧产生更多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员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令演出更有魅力。[5]

(四)多元化提升学生的戏剧表演品鉴能力

表演人员的艺术品鉴能力是影响戏剧表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表演专业教学应引导学生阅读品鉴不同类型的戏剧文学名著,通过多种途径来训练和提高其演出鉴赏能力。例如,引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评估经典的戏剧作品,并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对提高学生的品鉴和欣赏能力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将剧中角色的心灵感受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莎士比亚剧中“罗密欧”的悲伤和痛苦的情感,可以用言语传达给观众。老师们应当引导学生直接地品味与感受人物的心灵,这可以帮助提高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技巧[6]。

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公益讲座、戏剧学术交流等活动,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人员来授课,向学生们介绍戏剧表演专业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与把握。通过邀请剧场演出专家,例如剧场演出之传承人,来进行学术交流与演讲,以提高剧场演出之学员对于剧场演出之认同,使学员对剧场演出之传统演出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四、结语

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以及人民艺术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在相关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趋势,从教学管理层,教学内容层进行深入变革,提高课程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时间活动,培养出专业功底强,文学素养、艺术素养扎实的戏剧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紫怡,杜芳.浅析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J].戏剧之家,2023(10).

[2]肖英,钟海清.身心合一:当代东西方戏剧表演融合的构想—以《白蛇》为例[J].艺海,2019(5).

[3]刘婷.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的拓展与创新的意义[J].剧影月报,2022(3).

[4]庄承豫.高校戏剧表演专业教学问题研究[J].艺术教育,2021(9).

[5]熊诗薇.浅谈体验与体现的结合[J].戏剧之家,2018(9).

[6]兰继洲.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艺术家,2019(3).

作者简介:温颖晗(1990—),男,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表演艺术学、舞台表演。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教学实践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浅析喜怒哀乐音符元素在戏剧音乐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