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品种特性及饲养管理技术

2024-05-07 20:32霞,李
畜禽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湖羊蚊虫羊舍

韩 霞,李 丽

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 743000 2.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巉口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

0 引言

湖羊是中国特有的地方绵羊品种,原产于浙江嘉兴和太湖流域一带,喜干燥、厌潮湿,具有耐粗饲、环境适应力强、四季发情、产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耐湿热、耐粗饲、宜圈养等优良品种特性。通过近年来选育,肉用性能有了一定提高,是甘肃地区发展肉羊产业良好品种之一。为更好地发挥出该品种的优势,本文对湖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湖羊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湖羊品种特性

1.1 产地

湖羊,源自蒙古羊。湖羊早期在江浙沪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湖羊的饲养范围不断扩大,开始向“陕甘宁”区域发展。

1.2 体型外貌特征

湖羊的外貌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头部与颈部较狭长、鼻梁高高隆起。湖羊的眼睛较大,伴有一定的外凸特征,同时耳朵尖而长,呈下垂状。无论是公羊还是母羊,均无角。其中有少数公羊头部有羊角生长的痕迹,但整体并不明显。湖羊的身体与四肢细长,视觉感官上看起来比较“苗条”。湖羊的尾巴形状为扁圆形,浑身毛色洁白,但也有少数的湖羊在眼睑或四肢下端部位的毛色伴有黑色或者褐色的斑点。

1.3 生活习性

了解湖羊的生活习性,更有利于湖羊养殖生产。受长期舍饲影响,湖羊喜静,当遭受外部较大的声音刺激时,湖羊较容易受惊,严重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母羊,需要保持安静的舍饲环境,否则很容易遭受噪音刺激出现流产或者母乳分泌量下降等应激反应。湖羊喜欢温暖、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对蚊虫叮咬、寄生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因此生病,因此,湖羊羊舍应保持干燥、整洁,并加强蚊虫驱赶,防止蚊虫叮咬寄生。另外,湖羊对光照要求不高,喜欢较暗的环境,当遇到较强烈的阳光时,会产生应激。

1.4 生产性能

与其他绵羊品种相比,湖羊的生产性能较优良,正常情况下,可以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湖羊每次生产可产出2只以上羔羊,最多可产出6~8只羊羔,并且产出的羔羊越多,泌乳能力越强,所以依靠湖羊自身,也可以顺利完成多羔哺育。在湖羊母羊充足的乳量支持下,湖羊羔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在正常饲养条件下,6月龄的湖羊体质量可达到成年羊的70%;12月龄的湖羊生长体可达到成年羊体重的90%。湖羊羊毛品质优良,羊皮柔软,湖羊羔羊皮具有波浪状花纹,在国际上享有“软宝石”的美誉。湖羊作为一种肉羊,肉质细腻鲜美,腥味、膻味均比较轻。湖羊的屠宰率较高,骨细肉多,肉用价值优良。目前,由于湖羊羔羊生长速度快,所以湖羊肥羔广受市场欢迎,产出的经济效益十分高。此外,湖羊也是绵羊肉用杂交的优良母本,可以与其他品种优良的公羊进行杂交,进一步改善提升肉羊的养殖生产性能,带来更高的肉羊养殖生产经济效益。

2 湖羊早期饲养管理技术

2.1 科学断奶

1)湖羊羔羊出生时期不同,其体型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避免体型大的羔羊欺负体型小的羔羊,应合理分群饲喂。

2)在湖羊羔羊初次脱离母体后,不要着急饲喂,应间隔8 h,让羔羊适应新环境。

3)初次饲喂时,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例如红豆草、花生秧等。

4)在选择饲料时,不应选择容易产气的饲料,例如豆皮、草粉等,否则较容易刺激羔羊脆弱的肠胃,引起羔羊腹泻,削弱羔羊身体免疫力,增加羔羊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5)在合理饲喂的同时,还应为羔羊提供充足的饮水,可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白糖等物质,降低羔羊断奶应激的影响[1]。

6)随着羔羊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可选择饲喂一些配方饲料。例如可选择红豆草、玉米、豆饼、蜂蜜、食盐,比例分别为63%、26%、5%、5%、1%。其中红豆草、玉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豆饼可以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蜂蜜与食盐可以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并增强羔羊的抗应激能力。在后续饲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羔羊的采食情况,灵活调整饲料配方。例如针对上述饲料配方,可以适当降低红豆草的饲喂比例,从原本的63%降低至49%,与此同时,适当增加玉米在饲料中的占比,从最初的26%提升至40%,蜜糖、豆饼、食盐占比不变,可进一步提升羔羊饲喂的效果,帮助羔羊顺利度过断奶期。

2.2 科学饲养管理,促进羔羊快速生长发育

羔羊初次离开母羊,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应激刺激,羔羊容易受惊,精神状态差,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在生理方面,羔羊已经习惯了母乳这一液体饲料的喂养,突然改变饲料,自身的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带来的刺激较大,容易产生断奶应激[2]。若不加强管理,羔羊较容易产生不良应激反应,例如食欲下降、腹泻、身体免疫力下降等,不仅不利于湖羊羔羊育肥,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导致羔羊死亡率增加。

应做好饲料饲喂过渡管理,即不能突然停止羔羊哺乳,而是逐步减少羔羊哺乳量,增加饲料饲喂量,整个过程持续4 d左右,为羔羊提供饲喂过渡期,可减少饲料变化对羔羊消化系统带来的应激刺激。例如第1天,哺乳量饲喂占60%,固体饲料占40%,然后观察羔羊的反应,如果羔羊可以正常进食,没有出现严重的食欲不良导致饲料摄入下降,第2天便可适当增加固体饲料的饲喂量,固体饲料从40%提升至50%,反之,则需要减少固体饲料,从原来的40%下降至30%。第3天,如果发现羔羊没有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例如腹泻、食欲下降等,可以继续增加固体饲料的量,从50%增加至80%,液体饲料仅提供20%。第4天,如果羔羊没有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可以使用固体饲料完全替代液体饲料。

在饲喂过程中还应注意,不能使羔羊突然离开母羊,白天将母羊与羔羊进行分栏饲养,晚上再合圈,使羔羊逐步适应,减少应激。还可以在母羊圈舍内放置一个专门的羔羊补饲栏,合理设置栏杆的间隔,确保每次1只羔羊顺利穿过。在补饲栏内,设置料槽与水槽,每天将羔羊补饲的饲料放入料槽内,供羔羊自由采食。羔羊在补饲栏内可采食到补饲料,在栏外能吃到母乳,确保羔羊日常摄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羔羊在完全适应饲料饲喂后,可以将羔羊集中圈养,彻底离开母羊。

羔羊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时,饲料采食量会不断提升。所以应密切观察羔羊是否每天能够获得充足的饲料供给。如果发现羔羊饲料供给不足,则应及时补充。在判断饲料是否可以满足羔羊进食需求时,可以注意观察羔羊进食的状态。如果发现羔羊每次进食时间较短,一般在30 min内将饲料吃完,说明饲料无法满足羔羊需求,可以及时补充饲料。在供给饲料的同时,注意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满足羔羊饮用需求。

3 湖羊育肥期饲养管理技术

3.1 加强育肥饲喂,提升育肥效果

湖羊在进行育肥前,应先进行疫病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正常,不存在疾病隐性感染等情况,才能进行育肥[3]。

育肥前期先饲喂开口料,开口料以精饲料为主,配比如下:玉米57.3%、豆粕21.6%、小麦麸8%、棉籽粕5%、菜籽粕3%、羊预混料1%、石粉1.55%、碳酸氢钠0.96%、食盐0.5%、小苏打1%、蛋氨酸0.07%、酶制剂0.02%。上述精饲料营养全面丰富,适口性强,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待羊适应后,再逐渐添加秸秆、干草、树叶等粗饲料,供羊自由采食。

育肥中期饲喂混合日粮,配方如下:玉米42.5%、麦麸9.5%、豆粕18%、干草13.5%、花生秧粉13.5%、磷酸氢钙1.5%、羊预混料1%、食盐0.5%。每只羊投料1~1.5 kg,3次/d,并提供粗饲料供羊自由采食。

育肥后期增加饲料量,并在饲料中添加高营养的饲料,例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可以促进羊的食欲和增重。配方如下:玉米42.5%、麦麸14.5%、豆粕6.5%、葵花粕3%、干草粉15.5%、红豆草15.5%、磷酸氢钙1%、羊预混料1%、食盐0.5%。每只羊投料1.5~2 kg/d,3次/d。将上述饲料充分混合后,制作成颗粒状饲料。与普通饲料相比,颗粒饲料经过专业的熟化处理,不仅可长期存储,也有着良好的适口性,同时颗粒饲料较小,羊摄入后易消化,且不会出现挑食问题,可以提升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羊快速生长,提升羊的育肥效果。

3.2 强化日常管理

湖羊虽然喜静,且习惯了舍饲,本身需要的活动空间不大。但仍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控制好养殖密度,使其有充足的运动空间,一方面,可以避免羊只拥挤打架,以免羊受伤,增加疾病感染率;另一方面,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增强湖羊体质,促进消化,增加羊的采食量,更有利于提升育肥效果。

在日常育肥管理过程中,由于湖羊喜欢干燥、洁净、通风的养殖环境,且抵抗蚊虫叮咬寄生能力较弱。所以在日常管理时,应注重加强卫生清洁,每天都需要进行圈舍打扫,及时清除粪便,统一进行堆肥高温发酵处理,消除羊舍各种致病菌。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羊舍的消毒工作,羊舍外可采用石灰乳进行消毒,羊舍内采用来苏水带羊消毒,避免羊舍滋生细菌病毒。在春季末、夏季、秋季初蚊虫较多的季节,应加强蚊虫驱除管理,将羊舍附近杂草清理干净,在羊舍内安装驱蚊灯,及时驱除蚊虫[4]。

应做好疫苗接种,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严格规范接种,提升湖羊疫病抵抗力,保障湖羊育肥效果。

4 结束语

湖羊饲养管理中,应根据湖羊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加强羔羊的断奶补饲以及育肥饲养措施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湖羊的养殖价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湖羊蚊虫羊舍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阿尔梅勒羊舍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