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风”理论探析《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

2024-05-07 22:57王慧慧段红莉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江西中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续命汤外风风邪

★ 王慧慧 段红莉(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症。因其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正如“善行数变”之风,故名中风。本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外感、饮食、体虚、情志等诸多因素引起的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的一种疾病,主要有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 种常见的病理因素[1]。西医治疗虽能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但对于卒中伴随的并发症、后遗症、睡眠、语言及情绪等方面无法兼顾治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不受治疗时间窗限制、受益人群广泛等优势[2]。

1 “外风论”的历史沿革

外风即外感六淫之一,风邪在中医病因理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外风论”普遍认为“内虚邪中”是中风的总病机,外受风邪是直接原因,脏腑失和、气血不足是内在基础,既强调了外风在中风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不忽视机体本身正气不足的基础作用。从《黄帝内经》时期开始,到宋金元时期,再到近现代,中医风邪病因理论从起源走向成熟并不断调整,最终分化为外风、内风2 个重要体系[3]。

1.1 外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外风致中”理论早在《内经》中初见端倪。《素问·骨空论》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指出风邪可以直接侵袭人体,致人生病。《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又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指出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多以风邪先导,且症候复杂多变。至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首次明确提出“中风”病名,指出外风可作为独立致病因素,并且其临床征象与现代所说的中风病病症一致[4]。张仲景根据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为“内虚邪中”[5],“外风致中”理论发展并逐渐形成。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开篇便有记载:“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指出一年四季皆可中于风邪,病邪还可随经络入脏腑,致五脏中风;又云“脾胃虚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遂也”,指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足,复感风邪所致[6]。唐代孙思邈认为“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腧穴灸之”,强调风邪是中风病的首要因素,治宜续命汤与灸法,又言“是知风者,善行而数变,在人肌肤中,内不得泄,外不得散,因人动静,乃变其性”“凡风之伤人,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贼风”,指出风邪善行而多变,而风邪侵犯人体时,由于夹带病邪的差异,其病变表现也各有不同[7]。宋代严用和提出“真气先虚,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进一步明确了“内虚邪中”的观点。

1.2 中风学说的转折——“内风”立论

唐宋以前的医家大多秉持“外风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成为“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主“心火爆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8]。至明代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虚积损”之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劳外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颓,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

随着内风学说盛行,外风学说的主流地位逐渐被取而代之,但也并未被完全摒弃。如元代王履根据病因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指出内因、外因皆可导致中风,在肯定内因致病的同时,也不忽视外风这一病因。喻嘉言《医门法律》指出“风从外入者,必挟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而为标邪”,指出中风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风论》云“名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其继承仲景思想,主张中风病之风为内外风合邪,治疗以治风为本[9]。

综上,虽然外风学说的主流地位逐渐被内风学说取代,由于中风证候复杂多变,临床疗效也不甚满意,而中风之发病又的确存在“善行而数变”的特征,证候学上往往也表现出恶寒、发热等邪伤肌表的特征,可见“外风致中”一说并非空谈。因此,外风论的思想也被近代医家重新反思,并得到进一步的审视[10]。

2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的依据

《古今录验》续命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原文记载“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说文解字》言“痱者,废也”,有肢体废用、四肢瘫痪之意。后世以“续命”为名的方剂(大、小、西州),有20 余首,虽不以“续命”命名,但方中药物,多是类同“续命”[11]。祛风药在中风治疗中具有特别的临床价值,以续命汤等为代表的祛风方剂在中风论治中占重要地位。

2.1 法随证立,方药乃出

纵观续命汤一方:“石膏、干姜等量并用,一升一降,所以调气机而复出入也,且二者一寒一温,又所以温太阴而清阳明者也,太阴得温,则其气能升,阳明得清,则其气可降,此又成相辅相成之用也;当归、川芎之辛温用补血虚,且令肝气条达;麻黄、桂枝之辛温用驱邪滞,更使肺气通利;肝血足,则左升有本,肺气利,则右降可行,是又寓升降臣佐之意于其中也;人参、甘草之甘温用补中弱,并助川芎、当归补血之效,且使动静有序;杏仁之苦温能利肺气,更合麻黄、桂枝辛散之力,又成升降之师,是为辅佐臣使之品也。诸药并用,虚损平而外邪自去,升降复而出入能行,神机因而重生,气息由是再续,故风痱自愈矣。”[12]

2.2 医家亲践,中风首方

续命汤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治疗中风的重要方剂,唐宋以前,续命汤及其化裁方剂被医家奉为治疗中风的准绳。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腧穴灸之”“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汪昂在《汤头歌诀》中指出“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徐灵胎也说“续命为中风之主方,因证加减,变化由人,而总不能舍此以立法”,认可治疗中风以续命汤为主方。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中记载:“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李可根据数十年的经验,认为中风多由外风引动内风或体内的阳气异动化风,上扰清窍所致,故在治疗中时时不离祛风及阳气这个主题,在治疗时以祛风或固护阳气为中心并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13]。李可老中医也曾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中风,他认为此方治疗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续命汤及其类方不仅应用广泛,其疗效也得到了诸多医家的认可。

2.3 病症合勘,临证效佳

毛进军在《经方活用心法》中提出“应用经方的要点,实际上就是以病机统病,不拘病名,见病知源,方证对应”[14]。《古今录验》续命汤所主病机为脉络空虚、风邪侵袭,症见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所述脑卒中的系列症状相符。

谢玲玲等[15]以86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3 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IHSS)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蔡昱哲等[16]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古今录验》续命汤可能通过调控IL-17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等,靶向调控急性脑梗死的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凋亡等病理过程。樊建平等[17]将1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古今录验》续命汤,2 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BI)评分、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显示,《古今录验》续命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浆CRP 含量,较单纯使用常规疗法更佳。陈坤飞等[18]从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分析《古今录验》续命汤的配伍原则、现代药理、临症经验,认为《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药理研究,有据可循

现代药理研究[19-20]发现,麻黄具有发汗、解热、利尿、镇咳、平喘、抗过敏、升压、抗病毒、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及中枢神经兴奋等作用,麻黄果多糖成分可以通过内外源凝血两条途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延长体外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桂枝具有镇静、平喘、利尿、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桂枝醛和桂皮酸钠是桂枝的2 种主要成分,二者均对血管扩张有作用,增大患者的痛阈值,并增加散热的功效从而促进发汗,此外,桂枝醛还可增加患者血管的扩张力、散热和血液循环能力,使血液流向体表的速度显著加快,与麻黄共奏发汗之功效[21]。党参及其活性成分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增强免疫,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党参煎液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脑损伤、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22]。当归中的化学成分能改善肝功能抗肝损伤,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23]。研究表明,川芎对心脑血管、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均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镇痛、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细胞保护、改善心功能等作用[24]。

以上研究均表明,以《古今录验》续命汤为代表的祛风方剂在中风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3 验证举隅

患者李某,男,63 岁,2021 年9 月4 日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 d”来门诊就诊,轮椅推入病房。患者2 d 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肢体麻木。神志清,精神可,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欠灵活,口角不歪,伸舌居中,头晕头痛时作,恶风,怕冷,乏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脉弦。查体见左侧肌力1 级,右侧肌力5 级,脑CT 提示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辨证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型。予续命汤加减治疗:麻黄12 g,桂枝9 g,当归15 g,川芎9 g,党参9 g,干姜9 g,石膏15 g,杏仁9 g,甘草9 g。水煎服,日1 剂,早晚分服。1 周后复诊:服上方7 剂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仍有,左手能抬举过头,头晕头痛症状有好转,全身乏力减轻,行走需人搀扶,左上肢肌力3 级,左下肢肌力3(-)级,肢体麻木稍有减轻。继续予原方14 剂后随访,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减轻,可独立行走,生活可自理。

按:患者老年男性,以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诉,影像学检查提示脑梗塞,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该患者病发突然,症候复杂,符合风之“善行而数变”特征;《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齿更发去”。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可以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筋肉、肌腱、韧带,起到营养柔润作用,患者年老,肝肾渐虚,若肝血亏虚,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肝者,罢极之本”,使人耐受疲劳,肝脏有损,因不耐劳而乏力。续命汤有“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之用,该患者表现的症状与续命汤所主之证相符。本病基本病机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当从外风论治,治宜祛邪散寒,益气养血。病症合勘,方证对应,故疗效颇佳。

4 小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方是备受历代医家认可并经临床证明有效的复方,标本兼治,既可祛外风,又能补内虚。风药在中风的治疗中应当得到重视,续命汤及其类方也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续命汤外风风邪
小续命汤治疗卒中的历史沿革及其机制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续命汤类方源流及临床应用浅释
张仲景“外风”与叶天士“阳化内风”论治中风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感冒后咳嗽从风咳论治诊治思路
名方续命汤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