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视台在高中研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4-05-08 13:33宁宇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中

宁宇

【摘 要】应用校园电视台开展研学课程有利于强化课程主题、优化课程设计、为评价提供新思路。教师可灵活运用校园电视台,创设情境;恰当运用校园电视台,顺应学科融合的理念;巧妙运用校园电视台,提升课后评价效果,从而进一步展现学生的才华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研学课程的开展实施。

【关键词】校园电视台 高中 研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2-23-04

研学课程与校园电视台融合就是把研学活动作为校园电视台宣传的素材之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研学活动展开拍摄并开展采访活动,再将这些素材制作成视频作品。学生在研学游览的同时,代入小记者的角色,对研学内容如何报道展开构思,独立策划采访、编辑制作。

一、高中校园电视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科技和软硬件方面的飞速发展,校园电视台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以学生社团的形式活跃在不少中小学校园里,成为学生课余发展兴趣爱好的重要基地。校园电视台由专职或兼职教师及学生组成,其职责是见证、记录、宣传校内外各项新闻事件,承担大型活动的转播录制、校内电视台专题片的撰稿制片、校园新闻及校园专题的制作及播出等工作,同时也兼顾学校数字资源的录制,以及对广播电视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培养等。学校一般会在每个学年开学初期进行招新、人员聘任、培训等工作,具体包括全员培训、老成员带领新成员一起完成视频作品,以及在录制活动前进行技术指导与复习等。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电视台是一个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施展才华的社团。尤其在高中,校园电视台按照业务角色分为不同部门,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业务分工,如主持人(或现场出镜讲解员)、播音员、摄像师、后期剪辑、编导等角色。高中生在具备独立意识的同时,行为控制力已经日趋完善,尤其是打算往广播电视类艺考方向发展的学生,更是非常珍惜校园电视台提供的实践机会,他们可以学习新闻采编等专业知识,并基于理性思维完成每一次实践任务。学生参加校园电视台不仅能学习影视制作的业务知识,而且能在活动中锻炼现场采访、文稿撰写、摄影摄像、吃苦耐劳、与人沟通协作等能力。校园电视台已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功能日渐强大,通过手机拍摄、在手机上完成视频剪辑已不是难事。随手拍、一键剪辑的功能成就了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摄影师和剪辑师。智能手机拍摄剪辑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的特征无疑扩大了校园影视实践的群体。

二、应用校园电视台开展研学课程的意义

(一)强化课程主题,为德育工作助力

对于学生来说,化身为研学活动小记者能够增强他们的代入感,驱动他们提前了解研学主题内容,思考采访问题,策划在作品中侧重体现哪些内容知识点。这样的形式将核心知识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对于研学内容、研学课程任务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助于激发探究欲望和动力,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让“游”与“学”两者关系实现平衡。

另外,研学视频作品在校园电视台播出能够扩大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并发挥德育作用。一些高中学校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渠道了解信息。对于学习压力大的校园生活来说,校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是学生难得的娱乐方式。“校园电视台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校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主要反映师生的身边事,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在观看研学视频节目中,学生可感受到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效果。校园影视作品蕴藏的丰富思想和艺术内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全的人格,春风化雨地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获得情感升华。

(二)优化课程设计,促进跨学科融合

研学活动往往融合多个学科的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跨学科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或通过生活实践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將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校园电视台活动同样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其融入研学活动的跨学科学习中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例如研学活动中的小记者采访、研学稿件撰写、活动视频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写作能力,融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编辑视频画面,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升,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通过研学课堂,学生不只收获了研学主题本身的知识,还在校园电视台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能力素质。将校园电视台活动融入研学课堂,有助于活跃研学课堂,拓宽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为评价提供新思路,完善评价策略

研学虽然与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也有类似之处,即都需要通过适当评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如今的教育模式已走向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也发展为多媒体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出现为交互式教学提供了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2]校园电视台的研学作品是学生对研学活动的产出与反馈,可提供直观的研学活动过程片段回放,为研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如何讲授、学生在研学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表现、研学涉及哪些核心知识内容等,都能通过视频作品进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应用校园电视台开展研学课程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校园电视台,创设情境

校园电视台是学校重要活动的记录工具,学校组织外出参观游览活动,往往需要校园电视台师生摄录,对每个学期为数不多的研学实践进行前期记录和后期宣传。在高中校园电视台中,学生成员往往是摄录的主力军,借助校园电视台拍摄采访的机会,参与小记者采访和视频制作工作,对研学活动中的听讲、观察、记录、体验等环节进行拍照及录像。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不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跟随教师设计的路线,还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不只是游览者,更是新闻小记者,真正成为研学活动的主体。带着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这一任务,他们深入了解学习研学内容,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

在活动前,指导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远足拉练活动中,指导教师在前一天带领校园电视台学生成员去踩点,提前熟悉路线,以便对活动拍摄内容有所了解、把握拍摄重点。除此之外,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提前预习研学知识内容,这些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在活动中,教师提炼出研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现场出镜采访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写成台词或者行为脚本进行展示,如果镜头不理想则需要重试,学生在一遍遍回顾中强化了知识记忆。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在视频剪辑中重温活动过程,包括参观游览了哪些地点、开展了哪些环节,继续巩固加深对研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并在筛选镜头中升华对研学主题的理解。

(二)恰当运用校园电视台,顺应学科融合的理念

研学课程往往是融合课程,将多个学科知识贯穿于实践中,通过主题项目实现教学目标,具备主题化、活动化、情境化的特点[3],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结合发展需要探索实践知识内容,是学科融合的重要体现。在研学活动中融入校园电视台实践,顺应了STEAM教育理念,促使学生收获并展示多元、多维度的知识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校园电视台的学生小组中,各种分工角色都能收获相应的跨学科知识技能。例如对于出镜讲解员来说,他们需要基于研学主题知识总结归纳核心内容,并组织语言完成出镜导语、结尾语的设计;对于采访提问的小记者来说,他们需要挖掘主题内容、突出活动主题、掌握沟通技巧,学会正确提问、引导话术;对于写新闻稿的小记者来说,他们除了需要厘清研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对于编辑视频画面的小剪辑师来说,他们除了需要了解研学活动内容、参观过程,以及要展现的主题思想,还需要掌握剪辑软件的使用、不同画面切换的编辑要领;对于后期播音的小播音员来说,他们需要理解研学活动的主题思想,感受朗读不同类型研学主题稿件的感情基调。与此同时,学生在合作完成电视台工作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现场应急解决问题能力等。

(三)创新运用校园电视台,发展学生影视素养

将校园电视台融入研学课程中,除了可以在活动形式中有所体现,还可以在研学教学目标中融入影视教育教学知识实践,培养学生的影视素养。例如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在2023年3月的春游活动中,融入了“现场讲解演示摄像的技巧、光线的有效应用”的教学内容。借着户外晴好阳光,学生体验顺光、侧光、逆光、侧逆光等拍摄效果,现场实践如何应用光线展现自然植物的美。

不同研学主题突出体现的影视教育教学目标各有不同。笔者结合不同的研学类型、主题、特点以及部分学校实践的经验,列举内容如表1所示。

(四)巧妙运用校园电视台,提升课后评价效果

研学活动虽然可能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是并不是活动结束课程便随之结束。在课后总结与评价中,研学课程依然有着无限拓展的空间。研学课程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教,增强研学实践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

由于研学课程是研究性学习与游览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课程,有学者提出在实施课程评价的时候应该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4]学生参与研学课程制作的视频作品,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是对学生自评、同伴互评还是教师评价,研学视频作品都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巧妙运用校园电视台,有助于丰富研学课程的评价,实现研学课程价值最大化。视频作品可以对学生的研学体验、研学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个人作用的发挥情况等作出真实准确的反映。[5]视频画面真实记录了活动过程,为检查与分析师生活动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研学视频作品还是学生的产出与反馈,是学生对研学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和体验感受进行整理和提炼的成果,除了体现学生对影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反映了学生对研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具体而言,对于负责摄像的学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是否捕捉到研学活动主要过程的镜头画面;对于负责采访的学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设计的提问和问题引导方式是否能够体现核心知识内容;对于作为出镜小记者的學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撰写的开头导语或者结尾语中概括的研学主题核心知识内容是否准确;对于负责后期剪辑的学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是否选取了被采访者回答的正确内容;对于负责撰写文稿的学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是否写清楚了此次研学活动的经过,对活动中核心知识内容的复述是否准确;对于负责播音工作的学生来说,通过研学视频可以考查其是否领会此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思想。此外,学生作品完成的质量与数量是评价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研学视频作品的制作过程离不开学生对活动的反思与总结,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深化研学体验、强化对研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研学过程中的所得与所想、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完善、自主发展。

应用校园电视台开展研学课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参与,进行持续深度的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更好地发挥研学的作用。在校园影视教育广泛普及于各中小学的背景下,将校园电视台融入研学课程,能够更好地讲好教育故事,助力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展现学生的才华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展示研学成果的巧妙形式,为研学课程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显.利用校园电视台平台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探究[J].新智慧,2018(18):16.

[2]潘勇.学校电视台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华中师大一附中电视台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5):62-63.

[3]聂云龙.融合型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3(增刊1):132-134.

[4]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8-23.

[5]王东伟.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失当、回归与重建[J].现代教育,2023(8):52-57,64.

猜你喜欢
高中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