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行走课堂”的开发与实施

2024-05-08 13:33徐梦妘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徐梦妘

【摘 要】议题式教学将议题设置、问题情境、活动任务、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行走课堂”的有效途径。借助议题式教学,以议题加强“提纲挈领”,让思政课走出小课堂;以情境加深“感同身受”,让思政课走进真生活;以活动加速“履践致远”,让思政课走近新时代;以评价加紧“协调联动”,让思政课走向高效能,积极推动高中思政课创新改革,助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行走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2-53-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系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要求,探索“开门办思政课”的有效途径,征集课程线路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致力于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用思想武器解读中国故事的大思政模式。“行走的思政课”指通过挖掘一系列校外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阵地延伸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践课堂,在行走中亲历、在浸润中感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升华,推动实践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一项活动课程。因此,本文利用无锡中国工商业民族博物馆—无锡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作为实践基地,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简称“必修1”),创生“议中行”“行中学”的实施范式,设计“制度自信的无锡表达”一课,分析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发挥多课堂协同的育人优势,打通青少年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高中生在“大思政课”中优游涵泳。

一、走出小课堂:以议题加强“提纲挈领”

思政小课堂仍是立德树人的教学主阵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养成和素养生成。因此,要运用社会大课堂对思政小课堂进行延续和补充,坚持以议题契合学习重难点,以议题线坚持价值引领,避免行走中出现只体验不探究、行走多议学少、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一)整合教材内容,凸显学科观点

“行走的思政课”既要有“走”的路程,也要有“议”的历程,学生的行走体验要与议学的教材内容打通,丰富知识内涵,让体验更为深刻。“行走”与“议学”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五融”,即融通思政内容、融合校内与校外、融汇历史与现实、融恰理论与实践、融和国家课程与地方特色。由于社会大课堂体量较大、综合性较强,因此思政小课堂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旗帜鲜明地在社会大课堂中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本课设置三个分议题,即“公私合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一包三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技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向中心议题“制度自信的无锡表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借助议题线在实践中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使沉闷枯燥的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二)挖掘实践资源,规划行走路线

行走的议学课堂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又要拓宽思政课的教学渠道,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场馆、红色文化遗址,使实践地点服务于教学议题。教师精心遴选资源,实践地点中包含的图文、模型、影像、讲解诸多资源的挖掘能够给高中生提供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究的充足空间。

本课旨在通过寻访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解读中国之治、无锡之治的制度密码。依托必修1第二课,以无锡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起点,证实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探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依托必修1第三课,探寻无锡堰桥“一包三改”的改革之路,探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依托必修1第四课,从大国重器“太湖之光”的诞生,见證新时代无锡现代产业创新高地的新坐标,探究如何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走进真生活:以情境加深“感同身受”

行走的议学课堂能够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思政育人的教育氛围,发挥思维进阶、情感升华和行动导向的作用。真实的情境针对学生生活的疑惑点、认知的冲突点、立场的异同点和价值的偏差点进行发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交互式探究,在行走中逐步实现解疑、获悉、认同和践行。

(一)问题导向,实现思维进阶

情境如果只是让学生停留在体验层面,将无法促使其思维爬坡。学生只有循着情境中引发的问题拾阶而上,才能解决认知矛盾和价值矛盾。教师设置梯度问题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矛盾,给予学生点拨和纠偏,帮助学生重构观点、调整方向。

本课围绕议题“公私合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于无锡中国工商业民族博物馆创设如下情境:荣氏早年在无锡创办多家私营企业,规模庞大,产业兴旺。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如果你是荣毅仁,是跟随自己家族及其他产业界人士一同迁资海外,还是响应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企业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学生可前往由荣氏发迹之基——茂新面粉厂的旧厂房改建成的无锡中国工商业民族博物馆,在保存良好的车间构造和细致的机械设备讲解中行走,真切感受当年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理想抱负。参观过后,可分组撰写并展示《无锡市政府致荣毅仁的一封感谢信》,深刻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以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制度基础。

(二)角色碰撞,落实情感升华

一般来说,复杂情境中涉及的行为主体更多,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更大,主体间各自的立场观点、产生的利益冲突也就更多。[1]复杂程度越高、不确定性越强的情境,越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越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蕴含的育人价值越高。

围绕议题“一包三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于无锡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创设复杂情境:1982年,无锡堰桥乡党委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尝试将这种方式推广到工业。同年11月,堰桥乡党委提出工业承包责任制的方案,在严重亏损的堰桥服装厂率先试点。学生通过排演小剧场,尝试还原堰桥乡原副乡长、堰桥服装厂原裁剪师傅(厂长)、堰桥农业公司原经理和无锡原县委书记之间的对话,与历史同感共情。最终,学生形成聘用裁剪师傅杨汉斌为服装厂厂长,采取考核指标对工人下达任务的决策,采用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成功解决了服装厂产品滞销、效益低下、工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以家乡如何推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为例,学生能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从自身扮演的不同角色出发,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和认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走近新时代:以活动加速“履践致远”

学生在“行走课堂”中接受和借鉴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学会以长远的眼光做到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对新时代社会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关注活动的内容鲜活、形式灵活、效果激活,符合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培育要求,即对学生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提升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鉴往知来,开阔国际视野

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打开格局、职业、事业和志业,学生才能省察自我,观照心灵,扣响梦想之门。

围绕议题“科技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创设如下情境:2023年发布的第61期全球超级计算机榜单显示,我国在榜排名最高的计算机依旧为“神威·太湖之光”,位列榜单第七。“神威·太湖之光”目前已完成了涉及天气气候、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大规模計算,其成果对国计民生、科技进步产生重大影响。2021年,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向其出口将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审核和限制。学生依次展开序列化活动,通过采访研发工程师,了解研究人员确立伟大志向的成长轨迹;通过模拟外交部发言人,驳斥美国商务部有关“实体清单”的公告无非是美国为了维护其科技强势地位而采取的压制竞争对手的非正常制裁手段,从而提升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

(二)因材施教,坚持任务驱动

行走的议学课堂虽以显性的活动作为展开路径,但究其本质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隐性的认知建构。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大致会经历“衔接—理解—应用—迁移”这四个阶段,且伴随相应活动任务的完成。[2]任务可依次分为以下四级,即实现已知与未知的衔接,整体建构理解基础知识,应用重点知识面对生活,形成知识外化迁移。教师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能力水平的等级任务,自如地完成由浅入深、由表层到实质、由衔接到理解、由应用到迁移的任务升级。

以本课最后一个活动任务为例,让学生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谈谈打算如何实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伟大梦想。学生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提升政治认同素养。广大青少年需要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完善体现效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特别是要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热点、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展现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四、走向高效能:以评价加紧“协调联动”

行走的议学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立意不应指向知识,而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教学目标的立意高度,让学生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嬗变。

(一)锚定目标,回归素养

活动任务的有效开展是行走的关键,要求将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整体性”强调教师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好全学段的价值引领工作。要求教师确立一以贯之的育人主题,引导学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差异性”要求教师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贯彻自低向高、由浅入深的培养途径。以本课为例,教师既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创新,提升思政课的知识性,又要以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为教学目标,用学科知识回应价值引领,助推学生坚定制度自信。

(二)多主体综合评价,多学科推广成果

首先,发动多主体,强调学生本人、各科教师、场馆讲解员、专业学者、志愿者以及“五老”等多元主体的综合发力。其次,发扬多学科,成果展示不只是简单陈列,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含量,不能仅靠政治单一学科,应当以多学科助力大思政。

“红色场馆我寻访”“改革精神我传承”“强国梦想我实现”,三段“行走的故事”组成了校外议学展示。行走前,学生提前了解教师发布的行走地点,主动向历史教师了解相关事迹,自己充当讲解员,带着问题探寻答案。行走时,学生在馆内互相交流分享后,借助场馆资源、同伴讨论和教师启发等展开活动、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及时填写议学单带回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小报、手账、感言、小论文、演讲等方式将行走中的收获与感悟进行展示交流。回校后,学生可以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团日活动等场合投入“议学故事”的宣讲活动中。为了使宣讲的效果达到最佳,可以分工合作,在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写讲稿、制作PPT、设计动作,主动走上舞台向全校进行宣讲。

“行走的思政课”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课堂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还应在实践基地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继续改进,不断提升“行走”的质量,推动思政课的“行走”向更深处前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助推思政课更好地实现育人使命。

【参考文献】

[1]徐小轩.指向高阶思维的思政课教学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12):37-40.

[2]王宏.让思维型教学充盈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1):53-55.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为议题式教学的三种“议”境喝彩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拨云见日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