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2024-05-08 14:26郑玫安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

郑玫安

【摘 要】“八桂教学通”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作为一个整合多版本数字教材资源的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数学教学环境,协同信息技术2.0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大数据,为教师提供精确的教学分析报告。教师可基于“八桂教学通”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生活化作业、探究类作业、趣味性作业,从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辅助。

【关键词】“双减” “八桂教学通”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2-71-04

一、“八桂教学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八桂教学通”已成为广西地区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运用这一平台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

“八桂教学通”平台凭借其覆盖范围广、资源种类丰富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获得各类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学示例、仿真实验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不同教学环境的需求。[1]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直接引用平台教学资源或是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修改与再创造,从而节约备课时间和精力。在数学教学具体应用中,“八桂教学通”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动画、模拟演示等直观呈现数学概念和原理,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概念难以理解、难以展示的问题,同时平台中的交互式仿真实验和游戏化学习模块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

“八桂教学通”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便捷的教学工具,而且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为学校提供了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有效利用“八桂教学通”能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效率,有助于构建更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新局面。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基本技能的关键阶段,数学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内容,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改革压力。在“双减”政策实施前,有的教师习惯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希望通过重复性的练习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作业内容上,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题目类型单一,缺乏挑战性。在作业难度上,有些作业设计的难度过大或过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到困惑或者无聊。在作业实践性上,许多作业设计过于理论化,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要求愈发明确。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原则,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仍有教师设计的小学数学作业存在单一化和应试化倾向,作业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实际效用需要大幅优化。优质的作业设计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导向,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综合素养。基于此,利用“八桂教学通”这类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带来了新的可能。

三、“八桂教学通”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优势

在“双减”背景下,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正变得愈加关键和普及。广西“八桂教学通”平台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性的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在小學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八桂教学通”展现出多方面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作业设计向更高效、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

首先,作为一个整合多版本数字教材资源的平台,“八桂教学通”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教学和学习环境。通过运用该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得与小学数学课程相关的多样化教学资源,从而设计出更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作业内容。学生能从中获取不同难度和层次的数学问题,这有助于满足他们的个体学习需求,提升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种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文本到视频、从静态到互动等,均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点。

其次,“八桂教学通”能够帮助教师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数学教学环境。通过运用数字化资源,如图像、动画和模拟演示等,作业设计不再局限于纸笔作业的形式,而是变得更加符合数字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生动的视觉效果和直观的演示模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更加集中和投入,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最后,“八桂教学通”还能够协同信息技术2.0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大数据,为教师提供精确的教学分析报告。这些数据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偏好和能力水平,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作业设计。通过数据驱动决策,能够显著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在教育领域持续深化落实“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正不断优化。其中,“八桂教学通”平台作为数字教育的典型代表,为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一)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分层作业

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分层作业是优化作业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策略。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可利用该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智能化工具,对作业内容和难度进行合理安排,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例如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的课后作业,笔者运用“八桂教学通”资源中心的配套练习资源将作业划分为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三个层次,由易到难,让学生自行选择,如表1所示。

基础题需全体学生统一完成。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习的“千克和克”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能大致分清物体的重量,并且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以及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提升题由全体学生弹性选择一题或两题完成。在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克和千克之后,作业设计适当提高难度,将克和千克的概念融入生活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厘清质量单位和数量的关系。拓展题由全体学生弹性选择完成。拓展题分为A题、B题、C题三个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复习天平左右相等这一原理的同时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思路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代换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等量代换以及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总的来说,在“双减”背景下,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分层作业的实践,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通过精准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生活化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实践能力。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场景,如购物、做饭、户外运动等,设计具体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这一内容后,笔者运用“八桂教学通”的配套资源建模与探究设计了为商品付钱的生活化作业。学生在模拟的小卖部场景中,根据购买的商品思考怎样付钱刚好不用找零,再把对应的人民币拖动到付款处,点击结算按钮来判断答案的对错。这样的随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及时巩固、加深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的生活化作业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既拓展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又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兴趣。通过发现、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发展为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探究类作业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提升作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探究类作业需要教师精心规划,从平台中选择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问题情境和活动资源。结合课程标准挑选教学视频、模拟实验、或数字化教具等资源,布置以探究为核心的任务,引导学生操作和思考,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年和闰年”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闰年产生”为主题的探究任务,学生利用“八桂教学通”上的时光虚拟器,探究闰年的形成和判断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了他们对闰年相关知识的认识。

运用“八桂教学通”设计出更为高效、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探究类数学作业,这顺应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要求,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趣味性作业

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趣味性作业是教学优化过程中的一项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平台内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趣味性作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这对于适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在趣味性作业设计上,“八桂教学通”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设计平台,例如可以将数学问题情境化,与动画或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数学作业不再是枯燥的计算与习题填充,而是转变为一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实现趣味性作业的高效应用,教师需要注意作业难度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契合,防止设计的作业难易程度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导致趣味性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性作业时,应通过“八桂教学通”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确保趣味性与教学目标的双重达成。

例如笔者运用“八桂教学通”设计了一份主题为“神奇的数字世界”的趣味性作业。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探险任务,如破解密码、寻找宝藏等活动,了解数字的奥秘。这一过程将数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情境之中,学生在寻宝过程中练习了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由此可见,基于“八桂教学通”设计趣味性作业,不仅优化了数学作业设计,而且在实践中证明了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作业趣味性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拓展了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还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逐渐认识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作业进行优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这一实践仍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改进,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跨越式发展,切实落实“双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燕.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音乐课教学实施策略[J].教育界,2023(17):80-82.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