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兵与1857年印度反英斗争

2024-05-08 23:41苏方永
西部学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兵变

摘要:在远离英国本土、无法输送足够英籍士兵的情况下,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招募了数量庞大的印度兵,依靠他们完成了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同时,印度兵在服役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经济回报。两者之间是建立在一种利益诉求基础之上的,这导致双方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着英国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目标的完成,印度兵军事利用价值削弱,英国人单方面降低其薪酬待遇,导致印度兵反英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在宗教因素的诱导下发生了1857年的印度兵的兵变。这场兵变引发了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英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对印度实行更有力的殖民统治。因此,作为雇主的英属东印度公司被撤销,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终结。

关键词:英属东印度公司;印度兵;兵变

中图分类号:K3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8-0131-05

Sepoys in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and the Indian Anti-British Struggle in 1857

Su Fangyong

(Jiangsu Xiangshui Middle School, Yancheng 224600)

Abstract: Far away from the Britain and unable to send enough British soldiers,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recruited a large number of sepoys in India and relied on them to complete the conquest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poys gained corresponding economic retur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servi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was based on a kind of interest demand, resulting in an always unstable state of their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British conquest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e military value of sepoys was weakened and the British unilaterally reduced their remuneration, which led to a growing anti-British sentiment among sepoys and finally resulted in the mutiny of sepoys that induced by religious factors in 1857. The mutiny triggered the anti-British struggle among the Indian people, an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believ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tronger colonial rule over India. As a result,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was withdrawn as an employer, marking the end of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m.

Keywords: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sepoys; mutiny

英屬印度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的扩张活动奠定了英国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基础。该公司在印度次大陆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招募了数量庞大的印度兵,他们以一种特殊的军人身份参与到英国的殖民活动中。然而,印度兵的利益诉求和英国殖民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两者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东西方文化及信仰的差异也使两者始终无法完美兼容,时常发生的兵变就是对这一融合过程的排斥性反应。本文旨在分析英属东印度公司印度兵出现的原因、招募情况、忠诚度以及1857年印度兵兵变引发的印度反英斗争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印度兵可以看作大英帝国在印度殖民扩张历史的缩影。因此,对这批印度兵的研究有助于从军事的角度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史以及印度当时的社会状况。

一、印度兵招募的缘起

1599年,一批伦敦商人决定成立一家专门针对印度的贸易公司。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向该公司颁发特许状,公司命名为“伦敦商人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管理者和公司”(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由此开始了英国人在印度次大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殖民扩张活动[1]。

印度兵的出现意味着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次大陆的军事征服。除此以外,还要应对法国殖民者的竞争。因此,英属东印度公司需要足够的军事力量。英国本土与印度相距甚远,本土征兵时间成本太高,英籍士兵到达印度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战斗力将会遭到削弱。招募印度本土士兵则不会出现这类问题,而且雇佣印度兵的价格比英籍士兵要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补充兵力,以弥补英籍士兵数量不足的劣势。

这一募兵方式并非英国人的先例,法属东印度公司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招募使用印度本土士兵。法属东印度公司势力退出次大陆后,英属东印度公司无外部竞争对手,开始全力对付印度本土势力,不断利用印度兵征服了次大陆。英属东印度公司最早开始招募使用印度兵是在第一次卡尔纳提克战役。1757年普拉西战役中,罗伯特·克莱武所率领的军队由950名欧洲步兵、100名炮兵、50名水手和2 100名印度兵组成[2]。可以看出,此时印度兵已经成为英属东印度公司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世纪前期,英属东印度公司所招募的印度兵数量已有20多万人[3]。

二、印度兵的身份界定

英属东印度公司为印度兵提供了优厚的薪酬待遇,双方建立了雇主与雇佣者的关系。因此,印度兵的出现带有明显的雇佣军特征。由于印度本土文化的影响,部分印度兵,特别是高种姓印度兵利用英属东印度公司维护其高种姓习俗的招募政策来强调自己的高种姓身份。这类群体为公司服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军人这一职业来维护已有的社会地位,从这一点来看,双方已经超出了以金钱为基础的雇佣与被雇佣的范畴。此外,英属东印度公司作为印度兵唯一的雇主,为其服务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印度兵已经具备了常备军的某些特征(固定服务对象、固定工资、长期服役年限),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常备军仍有本质区别。印度兵所具备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这是一群身份特殊的职业军人,他们介于雇佣军与常备军之间。英属东印度公司是殖民时期形成的一家特殊性质的公司,它所招募的印度兵也因此成为殖民历史上特殊性质的军队。

三、印度兵的招募

印度兵出于各种原因被吸收到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中。首先,公司为服兵役的印度兵提供了很好的待遇:充足的食物、合理的工资以及体面的养老金。

以英属东印度公司在阿瓦德地区的招募待遇为例,应征入伍前,应征者可以从公司领取每天2安那(印度铜币)的津贴。入伍后,他的工资和津贴可以增加到每月7盧比。公司为印度兵提供的工资比印度其他职业要好,该地区的普通苦力一天的收入不超过3派士(印度铜币),泥瓦匠和木匠每天的收入也不超过2安那[4]130。在印度王公的军队中,士兵的工资总是被拖欠,相比之下,东印度公司士兵的境况要好一些,因为他们可以每月定期领取工资。

孟加拉管区的印度兵如果被派遣到孟加拉以外的地方,他们就可以获得一份家庭证书,公司每月会向他们的家人支付一定比例的工资。公司的养老金福利对印度兵来说更有吸引力,每名服役至少20年的士兵都有资格领取每月3卢比的养老金[4]140。英属东印度公司为印度兵提供的退休金福利保障了他们日后的生活,这一待遇将会使更多的印度人加入到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当中。

最后,公司建立了一种士兵功勋奖励制度。为纪念参加了重要战役的印度兵颁发奖章,增强印度兵的荣誉感。

有一枚古老的奖章,以至于它最年轻的佩戴者早已长眠不醒,它是纪念伟大的印度兵在战斗、行军和围攻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在此过程中赢得了许多荣誉的岁月。它刻有‘致印度军队的铭文,记录着韦尔斯利侯爵、他的兄弟阿瑟·韦尔斯利和总司令杰拉德·莱克将军的战争史以及后来莫伊拉、马尔科姆和希斯洛普勋爵的胜利。这些荣誉被印在军团的旗帜上。[5]12

固定发放的工资、各种津贴、退休福利以及作为军人的荣誉感是吸引印度人为公司服役的前提。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招募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在东印度公司招募印度兵的早期阶段,公司会直接派出征兵小组,包括一名欧洲军官、一名印度军官和一名医生。他们驻扎在村庄里,体型和年龄合格的则招募为新兵。新兵有一个月的观察期,在此期间,每天会有2安那的小额生活津贴。另一种征兵方法是招募现役印度兵的朋友或亲戚,由老兵陪同他们离开村庄,以便他们可以被招募到同一个团[6]。19世纪初,公司更加喜欢用第二种招募方法,因为现役的印度兵受到新兵们的尊敬,作为已经为公司服役的老兵可以当作新兵对公司忠诚的保证人。

总的来说,优厚的待遇以及相对人性化的招募方式使公司能够招募一支庞大的印度军队。所以,在征兵方面,英国人是成功的。在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印度兵作为中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属东印度公司在作战中采取的策略就是以印度军团为主,以欧籍军团为辅,虽然白人士兵的战斗力要高于印度兵,但面对经常数倍于己的敌方军队,英属东印度公司必须依靠大批的印度兵来为他们冲锋陷阵。

四、印度兵的忠诚度

英国人认为,他们通过将英籍军官嫁接到印度军队的军事文化中,从而保证印度兵的忠诚度。在1796年,由两个营重组的一个印度军团,每营1 000人;每个营分成10个连,每个连有2名印度军官和2名英籍军官[7]。最初,印度人可以担任营级指挥官,为了加强对印度军团的控制,后改为英籍军官替代。在印度军团中增加英国军官的数量既昂贵又困难,没有足够数量的英籍军官来同时满足印度军团和欧籍军团的需要。通常在印度军团任职的英籍军官数量只有欧籍军团的一半。此外,语言障碍也导致英籍军官在战争中无法有效地指挥印度兵。一名英籍中尉对印度语言的无知使得他无法停止他所率领的骑兵部队的冲锋。他的上级告诉他:“如果你想指挥这些家伙,你就必须了解普什图(印度语言)。”[8]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属东印度公司不得不依靠印度本土军官的协助。

印度军官在军队中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成为英籍军官和印度兵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印度军官的任用和选拔至关重要,可靠的印度军官能够保证公司对印度军队的控制。当然,担任印度军官的先决条件是忠诚,这种忠诚度的界定表现为他们的服役年限。马德拉斯军队就曾禁止一名为公司服役满12年的印度兵晋升为中士。1834年,两名印度军官被推荐晋升为少校,他们分别有24年和20年的服役经历[9]。因此,大部分印度兵在服役期内无望成为军官,英国人并不希望印度军官在军队中占主导地位。“军队都是由英籍军官指挥的,而印度军官只是靠资历晋升的替补,他们都是年纪很大的人。在一处战场的墓穴十字架上刻着两个婆罗门的名字,他们的名字旁边记录着他们的年龄:65岁和70岁。”[5]101英国人出于自己的目的实施了这些措施,归根结底是为了确保有足够忠诚的印度军官来维持一支有效的印度军队。

五、印度兵兵变

自英属东印度公司招募使用印度兵,英国人与印度兵的矛盾冲突便时常发生,这与英国人无法完美地处理印度兵的宗教信仰与种姓制度有很大关联。印度人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绝大多数印度人都是宗教教徒。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招募印度兵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他们的做法是不排斥印度兵的宗教信仰,任何宗教信仰者都可以纳入到公司的军队中。英国人招募了不同宗教的印度兵,但不代表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英国人对印度人有一种种族优越感,同时认为基督教才是正统、神圣的信仰,基督教传教士公然蔑视印度教徒的偶像崇拜行为。在军队中,英国军官甚至通过武力或欺诈手段强迫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

在1857年之前就曾出现过印度兵兵变事件。180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为了改进印度兵的军人外表,禁止印度兵值班时在额头上戴宗教标志,以及用皮革头饰取代原有的头巾等措施冒犯了印度兵的宗教习俗,引发了印度兵的强烈不满。1806年部分印度兵在南印度城市维洛尔发动叛乱。马德拉斯总督威廉·本廷克勋爵向印度兵保证政府不会干涉他们的宗教信仰,才逐渐平复了印度兵的不满情绪[10]。事实证明,暂时的妥协并未改变英国人对印度宗教的看法。1857年,孟加拉印度兵因为宗教问题而发生兵变,这次兵变引发了印度人大规模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可以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处理印度兵宗教问题上是失败的,它激化了一系列的矛盾。

1857年,印度兵再次发生兵变,除了宗教情绪以外,笔者认为这次印度兵发生兵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待遇问题。英属东印度公司使用印度兵的主要目的是征服次大陆。这一目标随着1849年旁遮普被征服而实现,这意味着印度兵的主要使命已经完成。英国开始降低印度兵的薪酬并取消了他们的战时额外津贴。此外,英属东印度公司于1856年颁布了《普遍兵役法令》(The General Service Enlistment),该法令要求孟加拉管区的印度兵前往海外服役,这让高种姓的印度兵认为会受到玷污[11]。降低薪酬和強制海外服役再次将印度兵与英国人对立起来。

1857年初,英国让印度兵使用涂抹猪油或牛油的子弹(印度兵多为印度教和穆斯林教徒)。宗教信仰差异一直都是英国人与印度兵产生矛盾的催化剂,这种强行压制印度兵服从管理的做法在印度兵反英情绪激烈的情况下只会适得其反。英国人未能及时正确处理涂油子弹事件,最终导致印度兵叛变。他们拥护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领袖,反抗英国人的统治。受英国人压榨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及被英国人取消年金和头衔的部分王公也加入到了反抗英国人的队伍当中。这意味着孟加拉印度兵的兵变转化成了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席卷了北印和中印地区。这次起义声势浩荡,却有致命的缺陷,虽然印度兵、印度农民、印度王公都一致反对英国的统治,却是因为英国人损害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起义队伍出现内部矛盾。这场起义随着德里被英国人攻陷而逐渐衰落,最终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起义并没有蔓延至整个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这场起义的影响。这对于英国来说是幸运的,马德拉斯和孟买的军队仍然为英国服务并参与了对这次起义的镇压。麦克蒙少校在他的军事日记中写道:“旁遮普的非正规军,加上孟买和马德拉斯军团稳固的忠诚,使我们能够重新征服印度斯坦。”[5]104这一点说明大部分印度兵对英属东印度公司依旧能够保持忠诚。这也是英国人能够镇压起义继续在印度进行统治的根本原因。

学界对于1857年反英斗争中印度兵的行为有不同评价。英国学者更多将其视为兵变或者叛乱,罗森(Stephen Peter Rosen)认为英国人将印度兵从印度本土社会中分离出来,将其组建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但事实证明,这支军队在1857年是不忠和叛变的[12]。反观印度学者更多的是对印度兵的行为表现出了赞扬,拉梅什·钱德拉·马朱姆达尔(Ramesh Chandra Majumdar)的著作中将印度兵描述为印度英雄式人物[13]。可以说,英印两国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印度兵作出了评判,这种评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笔者认为,英属东印度公司作为雇主招募使用印度兵并向其发放薪酬,作为雇佣者应该对自己的雇主保持忠诚。1857年,由于宗教信仰和薪酬等问题,部分印度兵发生了叛乱以此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是英属东印度公司在管理印度兵方面表现出的缺陷。与以往纯粹的兵变不同的是,1857年的印度兵兵变得到了印度各阶层人士的响应,掀起了印度反英斗争。这表明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英国方面针对这次事件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变。首先,兵变令英国人对印度兵的忠诚度再次产生怀疑。起义被平息后,英国人增加了欧洲籍士兵在军团中的比例。另外,英国人开始招募大量的旁遮普锡克教徒加入军队,认为他们忠诚、可靠,战斗力强。其次,为了对印度实行更有力的统治,英国议会撤销了英属东印度公司并在印度次大陆建立英印帝国。至此,英属东印度公司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六、结束语

印度兵的出现可以看作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扩张的缩影,他们帮助英国人完成了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伴随着征服目标的实现,印度兵的军事利用价值下降,英国开始降低印度兵的薪酬待遇引发他们的不满情绪,此外,英国对印度宗教信仰的不尊重以及种姓制度问题也加剧了印度兵的反抗。1857年的兵变更是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也因此被撤销,印度次大陆进入英印帝国统治时代。在这一过程中1857年的印度兵兵变起到了先导作用。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角度看,这群印度兵为了自身的利益对雇主进行报复,可视为兵变。更重要的是,在这群印度兵的鼓舞下,印度人民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DESIKA CHAR S V.Readings i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India,1757-1947[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8.

[2]HENTY G  A.With clive in india:or the beginnings of an empire[M].New York:New York publishing company,1902:249.

[3]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87.

[4]BARAT A.The bengal native infantry:its organization and discipline, 1796-1852[M].Calcutta:Firma k.l.mukhopadhyay,1962.

[5]MACMUNN G F.The armies of india[M].London:Adam and charles black,1911.

[6]ALAVI SEEMA.The sepoys and the company:tradition and transition in northern india,1770-1830[M].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7-48.

[7]FEATHERSTONE DONALD.A military anomaly—the army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757–1857[J].The rusi journal,2008(1):48-52.

[8]YEATS-BROWN FRANCIS.The lives of a bengal lancer[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30:47.

[9]CROWELL,LORENZO M.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in a colonial context:the madras army, circa 1832[J].Modern asian studies,1990(2):249-273.

[10]RICE HOLMES,THOMAS.A history of the indian mutiny[M].London:Macmillan and co,1904:51.

[11]BAYLY C A.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indian socie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british empir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80.

[12]ROSEN,STEPHEN PETER.Societies and military power:india and its armies[M].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6.

[13]MAJUMDAR R C.Sepoy mutiny and the revolt of 1857[M].Calcutta:Firma k.l.mukhopadhyay,1957:8.

作者簡介:苏方永(199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单位为江苏省响水中学,研究方向为历史。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兵变
陈桥兵变
北京政府统治时期的兵变
——以报刊舆论为中心
嘉靖大同镇兵变问题浅析
王占元督鄂与武宜兵变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陈桥兵变
拜谒兵变旧址
甘肃省纪念习仲勋诞辰一百周年暨两当兵变有关活动概述
马国军队发生兵变
阿罗约: 迅速平息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