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08 13:28崔凤琦马文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综合性群文

崔凤琦 马文明

一、素养导向,以文化人: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以素养提升为旨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革命文化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系统的安排,如表1所列。

六年级作为小学高年级学习的总结阶段,同时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衔接阶段,教材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衔接意识。例如“奋斗的历程”以“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写一写自己的心愿”的学习活动方式呈现,有利于总结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方法,对初中开展更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统编本教材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六年级下册“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学习过的阅读方法阅读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收集研究红色诗词、表达自己心愿等活动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程的了解和感悟,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学习任务群”: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六年级下册“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两个板块和“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写一写自己的心愿”三项活动组成,不仅指明了活动任务,而且围绕任务组成了系列阅读材料,由阅读走向写作。“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可以说本单元是以学习任务群为组织建构的学习单元。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要充分体现学习任务群的特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习任务群素养导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1.聚焦学法,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课程理念和课程样态,大体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通过集体建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活动,最终在课堂上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崔凤琦《 “群文阅读”:以整合和结构化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辽宁教育》2009年第3期。)在“开展阅读分享会”活动中,“阅读材料”选取了七篇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可以说是聚焦“革命文化”为议题的一组群文阅读,教材以泡泡的形式,为不同文章的重要阅读方法提供了指引,(见表2)在教学中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对这些阅读方法进行应用实践。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要回顾之前学习过的重要阅读方法,借助阅读方法回顾单(见表3)进行梳理和回顾,联结相关的知识。

作为一组群文阅读文本,可以聚焦“阅读方法”设置群文阅读分享单(见表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里的阅读方法可以是教材提示的方法,也可以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的其他方法。同时,通过“感动的人物、事件”“阅读感受”等方面综合检验阅读成果,促进阅读方法和思维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2.主题引领,资料整合

在“制作小詩集”活动中,可以和“清明节”主题活动相结合,设计“忆清明——红色诗词”主题积累单,通过“搜集途径和方法”“诗词分类”“诗词摘抄”“作者资料”“创作背景”“我的感悟”等栏目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红色诗词”,创意设计制作小诗集。

“忆清明——红色诗词”主题积累单

搜集人:

搜集途径和方法:

诗词分类:

诗词摘抄:

作者资料:

创作背景:

我的感悟:

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按照作者、内容、创作时期等不同分类进行小组划分,搜集相关资料。在主题积累单完成后,通过诗词朗诵会、诗词故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心得。另外,在诗集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四年级编写诗集的经验,讨论诗集名称、目录安排、序言撰写、插图版面设计等,充分调动美术等其他学科知识,让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丰富形式,创意表达

2022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学习活动之后,学生已经对革命人物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聚了浓厚的情感,“写一写自己的心愿”活动聚焦写作表达,从阅读方法的梳理走向写作能力的升级。

在写心愿的活动中,教材引导学生从“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心愿。在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心愿产生的原因、实现心愿的准备等方面构思,鼓励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创意的作品。

语文的教学应该具有文体意识,不仅阅读教学如此,在写作教学中也应该重视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文体形式。在写心愿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日记、写信、诗歌、叙事等多种形式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习作评价与展示环节,可以通过“习作修改大比拼”活动让学生独立修改、共同修改习作,以提升习作能力;通过“佳作分享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分享自己习作的精彩片段,让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延伸到日常学习中;通过班级周报、习作文化墙、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培根铸魂的学习环境资源。

三、“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愿景

2022年版課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的提升,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探索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1.从单篇、群文到整本书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构建“单篇”“群文”和“整本书阅读”课程模块,其中单篇阅读致力于阅读知识与方法的系统学习,群文阅读指向阅读思维的结构化进阶,而整本书阅读则是阅读能力持续提升的有效实践。

2022年版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在六年级下册“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教材的阅读材料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的整本书阅读,例如由节选文章《狱中联欢》到《红岩》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在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感人场景中感悟革命者的精神品质。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表现英雄事迹的图书,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朗诵会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革命文化主题活动的长效开展。

2.从单学科学习走向跨学科实践

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2022年版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例如,在“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展阅读分享会”时通过记录片、影视作品的播放,学生走进“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的历史情境,真切感悟人物品质;“制作小诗集”时,关联美术学科,学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绘制诗歌插图,在审美创造中提升语文素养;“写一写自己的心愿”时,通过佳作朗诵会、戏剧表演节等多种形式,呈现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还可以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知识技能,集体研究设计综合性活动方案,运用音乐、视频、绘画等多种形式分享研究成果。正如陈先云所言,语文教师应该了解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相关内容的安排以及初中语文教材综合学习活动单元的编写特点,“以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加强学段衔接”。(陈先云《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的编排意图、组织呈现及教学提示》,《小学语文》2023年第3期。)

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语文课程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语文学科中革命文化主题的教学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实现课程育人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辽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颐和星海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综合性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