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历史与后世的一份沉重厚礼

2024-05-08 07:23忽培元
博览群书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西北丛书陕北

忽培元

《遥忆大西北》是一部系列回忆文集。丛书作者们以文学的笔调叙写亲历往事,由众多作者合作、多册集成,主要突出表现当年陕北延安插队落户以后,参加延安乃至全国各条战线的工业经济建设。每册书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现建设者的成长、奋斗业绩和具有革命传统和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其中第一册“黄土地石油情”,可视作文集开篇破题之作。它有引领作用,更有模板效应。这册重点反映的是继承光荣传统,“埋头苦干”的“钢铁精神”。接下来,“延安五小工业”部分,反映的是延安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北三线建设”部分,则是呈现特殊年代特殊领域建设发展情况。

这些青春回忆文章,共同体现出一代人的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我们参与在建设之中;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变化;我们曾经付出过青春、汗水甚或生命。

《遥忆大西北》,很喜欢这套丛书名称。其中一个“遥”字,既说明所忆往事年代久远,又意味着回忆者如今已经远离当地。而“大西北”在这里,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又不全是。我理解这个“大西北”主要是指陕北延安及由此辐射周围乃至全国以至国外。就像“延安”这个原本普通的地名,既是指陕北延安地区,但更多情况下,它已成了“革命圣地”代名词。同样,“大西北”也是超越了地域概念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即一个特殊人群的人生旅途上的“金色年华”或“艰苦岁月”的代名词,蕴含着一群人共同的青春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犹如一首诗、一支歌,更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包含了并不确定但却异常丰富深刻甚至不无复杂痛苦的人生故事。由此可见《遥忆大西北》,其中还隐含着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名词:“北京延安插队知青”。这无疑是一个极富时代感又随着时光远去而清晰突现的人文概念,是近年来人们口头和网络、书报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且日趋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定群体。那一群人,就像当初的一群天真脆弱的小鸟,以后逐渐成长为坚强的鹰。丛书讲述的正是他们成长的往事。此后无论在低空还是苍穹飞翔,如今都降落了下来。也无论是落在高崖、大树还是灌木、草丛,个个都无可替代地凭借自己的人生奋斗轨迹,重新聚合形成了又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他们中的不少人,虽有遗憾却问心无愧。如今坦诚从容地回顾来路,一个个聚散离合的欢乐或痛苦的生活往事,就像风雨过后低空或苍穹留下的永不消失的一道彩虹,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今天仍然异彩纷呈、令人仰望,且惊叹不已。

的确,对于许多延安人和北京人来讲,“北京延安插队知青”这都是一个引发关注,甚至值得景仰或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特殊群体。记得当年延安当地青年,总是以能够结交或是最终找一位北京插队知青恋爱、结婚而倍感自豪。今天我作为一个与他们同时代的延安人,仍然以能够结识他们,交往他们中间的某几位而感到庆幸。因为他们是有阅历有思想有故事的人,是延安当地几代人关注下成长起来的人。在延安人民的心目中,这一群人中的绝大多数,是用一生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优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是把自己的陕北延安插队生活经历,视为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和生活中足以“垫底”的一杯酒。事实证明,有了这一杯先苦后甜的老酒垫底,此后的风风雨雨、酸辣苦涩,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得了。丛书中每个人的回忆,都堪称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人生自传,一杯耐人寻味的人生老酒。整个丛书,就像是一坛子陈酿的酒,品得出人生百味,悟得到生活真谛。看得出其中的每位作者,一路走来,无论道路多么泥泞坎坷曲折,行进者始终都是努力奋发,更是自强不息的。无论生活是悲是喜,是平淡无奇还是轰轰烈烈,中途出现多大的变故,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甚至遭遇生存的危机,大家都顽强地站立着,坚定地走过来了。这种年复一年的坚强不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之短暂的战争与灾荒的艰苦考验毫不逊色。

延安人的记忆中,有两个事件印象最深。一件是上世纪30年代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另一件是上世纪60年代末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延安农村插队落户。两件事其作用与后果虽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对延安的发展和对延安人精神的震撼与积极影响却是同等深刻而无可估量的。从人数来讲,将近三万人,北京插队知青比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人数还多。在延安人心目中,他们是毛主席身边来的人,个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如同干旱里的一场春雨,自觉不自觉地把当时最先进的文化知识与文明的种子均匀播撒到黄土地上。这是客观的事实,也许连他们自己当时都没有意识到,因此回忆中较少挑明。我作为起初“旁观”,后投身其中的当地知青,对此印象很深。

北京知青延安插队和此后陆续在当地参加工作,对于“大西北”的经济开发建设与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极大。今天回过头看,那些当年延安窑洞住过的“北京娃”,又如同一株株小树,在那貌似偏远贫瘠,其实是一片革命先烈与革命前辈用心血与汗水浇灌过的红色热土上扎根发芽,经风沐雨,完成了“插队锻炼”的淬火,成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定力的一群人。大家清楚地记得那时候陕北延安农村当年的老党员、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八路都还健在。特别是当年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杨步浩和“气死牛”郝树才还健在,还在带头“发扬革命精神,争取更大光荣”。毛主席当年题词表彰过的工业战线劳动模范趙占魁、陈振夏等人的事迹呈现在革命纪念馆和各种报刊宣传中,并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可见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是有偏得的。难怪书里几乎所有的回忆中都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钢铁英雄”“埋头苦干”精神,体现出延安农村插队这一课,弥补了自己大城市走出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一代人的“温室效应”和“先天不足”。艰苦中成长,磨砺下成才,终究成为了国家各个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栋梁骨干,成为“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甚至成为令人仰望的耀眼星辰。如今老黄牛一样的开拓者与耕耘者,伫足回望,感慨系之。自豪与自叹油然而生,令人感动,更能感染一代代年轻读者。

一连好些天,读着这些文稿,我都沉浸在深切的感动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回忆录的文字和语气朴素亲切。没有悔恨怨气,也没有丝毫的炫耀与标榜。行文中可以看出,无论当初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和贡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眼下回忆者的心态与心境都是平和沉静的。这就像一条逶迤的溪流,流到了深水区。波澜不惊,却令人感到了深邃与恬静,格外发人深思。平静之中,娓娓道来,态度凝重而客观。这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

作为一个延安人,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当日所见所闻,拓宽了我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追求。1969年1月份的一天,在国史记事中,也许是平平常常的日子。我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在我的印象中,那天阳光很好,天气却异常寒冷。延安城里新市场沟口锣鼓喧天,人涌如潮。人们夹道欢迎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落户。川流不息的军用大卡车统统揭去了篷顶。穿着厚棉猴戴着大皮帽子的男女北京知青们站立在车厢里,红扑扑的笑容绽放的俊美脸庞,就像一朵朵盛开的、朝气蓬勃的向日葵。从此“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正如丛书中各位回忆的那样,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遥远的“大西北”。命运像是使出浑身的气力把他们由首都北京的大街小巷集中起来播撒到了好偏好远的地方……

试想一个人,并非是立志要成为诗人或作家的人,许多年以后在完全没有功利驱使,而只是在内心热情的推动下拿起笔,回忆远去的远方的过去,这真诚与热情本身就具有了某种吸引人的魅力。

难怪当我读着这些文稿就想,世间文章千千万,什么样的文章最值得阅读?我认为《遥忆大西北》中的文章就值得潜心阅读。尽管回忆者的学识、思想水平和文字功力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作为亲力亲为的过来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是同等深刻的。從这个意义上讲,其中篇篇都是值得潜心阅读和深入理解的力作。

假如说世间文章有三重境界:一曰哗众取宠的应景之作;二曰挖空心思的功利之作;三曰不吐不快的血泪之作。显然,最值得精读的是这第三种了。《遥忆大西北》虽不能说篇篇都是“血泪文章”,但仅就对过往经历的真切回忆这一点而言,很是值得后人阅读。

当我读着我的大哥大姐们用心血写出的这些文字,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把《遥忆大西北》这本书介绍给年轻的朋友们。特别感谢丛书的发起者和编委会全体同仁。感谢每位作者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们为历史和后世留下如此沉重的一份厚礼。相信青年朋友会喜欢这套真实真诚真切的丛书。

(作者系原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猜你喜欢
大西北丛书陕北
大西北的秋色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大西北儿女
“人梯书库”丛书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大西北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