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策略

2024-05-09 13:21王士玉邢艳艳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精神

文/王士玉 邢艳艳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点。工匠精神是指以高超的技艺、执着的追求和不断改进的态度来完成工作的精神状态。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素养水平。

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

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是指在工作中从事者所需具备的一种专业态度和职业修养。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注重细节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职业素养则指从事者在工作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道德的遵守和责任感的担当等。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可以体现在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和不断进修的意识、对客户和用户需求的关注,以及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高度责任感等方面。具备了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就能够在工作中创造出卓越的成果,提升职业能力,并赢得他人的认可。

工匠精神下培育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强调对细节的严谨把控,对工作的敬业和忠诚,高职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下,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程度得以提高,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从而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此外,工匠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团队精神,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职场中更好地融入团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创新,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不再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而是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事物,从而推动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工匠精神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下,高职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一方面,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敢于接受挑战,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在工作中迅速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去解决,这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当前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体系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首先,高职教育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学生更多地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其次,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记忆为主,缺少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最后,教育体系对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导致创新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受限。

创新氛围不足,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社会对创新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许多人对创新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没有意识到创新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和追求。同时,学校和课堂中缺乏积极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文化,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育人环境,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许多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更加关注实用性和稳定性,传统固有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队伍素质与创新教育需求的矛盾。当前,在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中,教师队伍素质与创新教育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仍然较为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较少涉及创新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潜能;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具备创新创业经验和背景的教师较少,导致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接受的指导不足,使得创新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实施面临困难,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实践平台有限。校企合作是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不够深入、实践平台有限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的合作项目,浅层次的合作导致学生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难以真正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创新项目,从而影响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此外,现有的实践平台数量和质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创新实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缺乏锻炼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策略

设置专业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设置专业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明确专业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如追求卓越、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等,并将其纳入学生培养的目标和需求当中。其次,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将专业知识与工匠精神相融合,通过实践教学、案例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卓越精神的追求。最后,可以设置工匠精神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帮助高职学生培养起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融入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需要进行融入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可以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修订和改善,增加工匠精神的内容和要素,通过设计情景化的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和体验工匠精神。其次,可以引入工匠精神教育课程或专题讲座,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员分享工匠精神的实践经验,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培养和展现工匠精神。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基于工匠精神,强化实践教学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是培育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策略之一。首先,学校应重视教师团队建设,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教师团队,能够带给学生更为实用和前沿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其次,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运用,通过专业培训、教学交流和实践研究,教师能够提升自身创新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学校还应注重团队合作和合作教研,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成长,形成互相激励和共同进步的氛围。

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是培育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应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工匠精神的表现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多样性和综合性,通过学生的项目作品、实验报告、创新作品等来评估他们的创新水平。评价不仅仅关注成绩和数量,更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思维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生不断提升创新素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创新素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通过实践性教学、传统文化融入、校企合作等途径,高职学生可以逐步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此基础上,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得以有效推进,并为我国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