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2024-05-09 13:21林斌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2期
关键词:观念管理工作大学生

文/林斌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把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这既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崭新课题,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还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本领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高校要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在实践期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给予大学生更多在创业就业方面的帮助。高校需要根据校内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制定更完善的创业就业教育计划,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传授更多的创业就业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其增强创业就业的信心,给予其精神鼓励,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认识待提升。由于许多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设计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实践期间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学校的教师在执行教育工作任务的时候更加重视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会耐心传授相关技能,但是对于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工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再加上相关教学经验较少,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教学体系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传统的创业就业教育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头脑。但是,由于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很多学生在实际创业就业中只能纸上谈兵。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高校管理层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教育理念,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课程,但是在开展这些课程的时候会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就业,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创业就业进行融合,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学校对创业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没有足够多的专业教师给予学生指导。一些高校的创业就业教师并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进行课程指导的时候不能结合当前情况以及行业发展、学生关注的问题给予更好的指导。

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创业就业教育整合到学生必修课程体系内。然而,部分高校缺少专业教师,在创业就业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在教育模式上,许多教师在提供创业就业教育的过程中,仅对少数学生展开教育指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技能引导,缺少对学生创业思维的指导;没有精准精细化教学,使用的教育形式较为传统,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创业就业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同,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部分学校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只是简单地讲解理论,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改进方式

高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业活力,提升综合素养和认知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推进创业就业教育的展开,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高校教师需从多方面着手,着重转化现有的人才观念,构筑创业型的人才观念,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推进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要把就业创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加强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强化就业实习实践,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获取就业机会。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一对一提供精准就业创业帮扶。

转变学生创业就业观念。创业就业观念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高校需要从理论和技能层面的指引逐步过渡到思想层面,推进学生就业观念的养成,促使其形成开拓进取的思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创业就业需要。强化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能有效助推学生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推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地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性,多给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提前了解创业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顺利地进行创业就业。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在家庭、社会、学校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强的主动性,可以完成择业和创业的一种内生动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认知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储备量,还包括创新意识、创业观念和择业方向等各方面。因此,要从多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创业就业教育相较于传统的专业课程教育而言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项教育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创业就业经验,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由于创业就业课程强调实践性,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实践内容,教师在此期间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实践任务,在适合的时间节点给予学生引导。因此,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组织教师定期参与到创业就业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在授课的时候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让学生在实际创业就业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思路,能够将在学校所学习到的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强化创业专业教育融合。结合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教育是其基础构成部分,如果缺少专业教育的支持,创业教育便会成为无根之木,其基本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高校学生在进行创业的时候,需要运用自己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都是在专业教育当中形成的,如果教师可以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就业教育元素,可以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是,高校在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创业教育课程需要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做到和专业课程相互渗透辅助,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带来更坚实的支撑。教师在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注重将创业思想渗透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用于构建覆盖面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的综合型教学系统,推进专业课和创业课的彼此互融,这将会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在其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就业能力,还可以在工作实践中积累许多经验,为创业就业提供动力支撑。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工作内容,如,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相对应的教学体系,没有构建起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解决这些不足,高校要多措并举,做好创业就业教育管理,及时更新教育工作者观念,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信心。

猜你喜欢
观念管理工作大学生
维生素的新观念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健康观念治疗
大学生之歌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