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协同视域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医药化工类专业就业指导工作

2024-05-09 13:21王玮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教就业指导校企

文/王玮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这不仅要靠学校的指导,还需要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加强产教协同,将教育和生产融合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精细化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产教协同是新学科建设的重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力度推进医药化工行业产教融合,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将产教协同贯穿就业指导课程,搭建育人平台,深化招生就业机制改革,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质量。

产教协同视域下就业指导的问题探析

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化工专业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开课期间,部分师生没有积极参与。相对于其他选修课和专业课,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较晚,相关师资配置不足,特别是缺乏“双师型”指导教师,课时相对较短,大班授课,课程由辅导员讲授。大多数辅导员缺乏医药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导致教学效果甚微。这就要求学校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加速完善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能够坚持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比如,结合市场需求和人才要求,学校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请高技能、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或者定期培训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使其掌握当前的就业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此外,部分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的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关联性,因此对就业指导这门课不够重视,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

社会行业资源利用不合理。要推动产教协同模式的融合发展,校企的合作交流还有待加强。但部分院校并没有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工作,和企业的互动融合较少。大学毕业之后,学生需要进入社会中进行实践,但就业指导书籍缺乏实践操作内容,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学校在就业课程的设置上缺少实践性活动,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对专业的就业实践方面的内容讲解少。因此,学校应该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并修改和完善就业课程内容,在产教协同背景下,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资源配置和核心结构。

产教协同视域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

优化课程,促进融通。专业课程的教学通常是高校教学的重点。所以,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完善和优化就业指导内容,使创新创业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体现。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不仅如此,还需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可以增加一些小活动,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创业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作用,思考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

建立以党建带就业的校企联合党支部。以服务新材料、新医药、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为宗旨,根据省、市产业总体规划和岗位(群)需求,建设以应用化工技术为主导的化工类专业群和以药品生产技术为主导的药学类专业群,学院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围绕医药化工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以“校企共建党支部”为载体,通过建立“党团工作站”“博士教授科技队”推进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就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党支部,促进企业导师发挥“共同责任人”的作用,指导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就业创业,将企业导师培养人才的职责全面落实,将专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有机结合,打造医药化工专业就业指导特色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创新以就业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产教深度协同视域下的校企协作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实践育人活动。培养高职医药化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学校教务处发布的“第二课堂积分”文件相结合,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下乡”“返家乡”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大学生将职业选择融入国家发展,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业创新大赛,开放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设立创业专项资金,孵化筛选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

多元化就业教育,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就业指导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构建校内就业教育团队、校外就业创业导师团队、大学生社团校友引导团队,三条就业服务线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同方向、同频次的互动合作教育机制。校内就业指导教师要保持与政府、行业、用人单位、校友沟通联系,及时了解行业内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讲座培训、朋辈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分析、求职技能培训、就业心理调节等多样化服务,满足具有不同个体特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岗位所需具备的技能,帮助大学生清晰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

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就业育人专业化水平。连云港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世界一流标准体系》,推动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再上新台阶。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石化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医药化工专业学科优势,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进行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实践育人。根据双方实际情况,以集中研究、分散实训的模式,为每个学生科学精准地选择实习见习单位,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引导医药化工类学子为实现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准确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行用人和育人双主体模式,共同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教育和行业融合、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就业与岗位需求融合”,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院与相关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企业根据其岗位对人才所需技能要求,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课程,由企业导师开展教学活动,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合企业需求,能更快进入工作岗位。学院与连云港徐圩新区积极探讨成立产业学院,学校与新区企业联合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与订单班不同的是,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徐圩新区企业就业,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就业单位。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还能解决教学内容和现场操作脱节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实现课程教学与生产现场需求的无缝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促进就业育人专业化。

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工作,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而建立一支校内外互补、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需要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更多地参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课后研讨会、说课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就业指导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力量要加强,教师学历层次要加强,专业结构要加强,年龄要有梯度。聘请产业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产业专家等为产教协同企业的客座教师,除校内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外,还要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座谈会,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专业、有效的指导。积极打造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优秀创业指导师以及特色突出、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教材。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多方面的帮助作用,高校需要在产教协同的背景下,注重课程资源的配置,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高校和企业需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协作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系统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就业指导,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有关政府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服务,为促进人才建设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产教就业指导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