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探究

2024-05-10 10:29吴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wuwei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08 China

中图分类号:G807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吴伟(1984—),男,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 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

普通作者:null

摘 要:振兴乡村,民族传统体育大有可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关联性、现实逻辑和发展路径。关联性:物质文化层面相关的环境资源优势、制度文化层面相关的民族规则体系和精神文化层面相关的多元文化格局;现实逻辑: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被压缩、文化内涵被淡化;发展路径: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淬炼民族传统体育品牌,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体育品牌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Wu Wei

Shanxi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Shanxi, 030008

Abstract: Revitalizing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great potential.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practical logic,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promoting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Relevance: from three aspects: material cultural level, institutional cultural level, and spiritual cultural level; Realistic logic: The inheritance space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s compressed,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diluted; Development path: Adhering to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s, fully respecting the status of farmers as the main body,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fidence, refining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brands, aim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Keywords: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e;Sports brands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以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所累积,反映了历代群众集体精神需求的文化瑰宝。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1]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乡村体育文化内涵”。根植于乡村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由此,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关联性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乡村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1.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关联性

1.1物质文化层面:体现在环境资源优势中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乡村不仅有自然风光、田园景观,还有一座座传统村落、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以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如,特色村寨吊脚楼群,多依山就势而建,講究朝向、风格和空间,有着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其吊脚楼建筑形制与风格又各有千秋。乡村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有力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正是民众在长期与周围环境不断认知中,物化到各种建筑物、自然环境,以及工具和服饰,随着历史的沉淀,逐渐承载起深厚的人文价值与审美内涵。如,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在黄河冲刷下,滋生出肥沃的土壤环境,农耕条件便利,由农业演化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折射出农耕文化,劳动工具随处可见,“掰手腕”“爬杆”“举石锁”等这些产生于生产劳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形式上的改良一直流传至今。借助乡村自然环境,民族传统体育变得有声有色,如,风陵渡镇背冰亮膘活动,肩抗大冰块,在寒冬腊月天力赤身短裤,彰显出强悍的民风。

在这些物质、环境资源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联系起来,通过物质文化属性,与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观赏、体验、旅游、探险等活动[2],转化到经济优势中,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2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民族规则体系中

从制度文化层面来看,在与大自然长期共处中,乡村各民族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并内化成传统民俗、习惯,让民众认知与认同,在特定节日,举行特定活动;在让自然休养生息中进行行为规划。在宏观上,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铸魂,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早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宗教仪式息息相关,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随着社会变迁和人类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规则不断被完善,体制不断被改变,以期与社会相适应,并被更多大众接受和熟知,成为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如,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山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些民族传统体育专门在特定的节日举行,如正月初三长治市南关庙会、三月初二祁县东观镇压大庙会等,在固定的庙会和节日进行,以实现娱乐大众,放松身心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文化还体现在民族各自的规则体系中,即便相同的体育项目在各个地方也呈现不同的活动形式,遵守不同的活动规则,保持固有的民族特色[3],如,“高跷”活动,在稷山县以“走兽”形成出现,以各种野兽的形状,伴着鼓乐,彰显威风凛凜的气势;在新绛县则以“剧目”形式出现,以人物情节为主,观赏性强;而在夏县则加入许多高难度“动作”,或翻腾或跳跃,险象环生。

随着国家以及各县市各项政策制度实施,不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进步与繁荣,在这些制度、规则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联系起来,在民族与大众、传统与现代不断融合、演进过程中,从法制体系、组织管理等多方面,挖掘、整理和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1.3精神文化层面:体现在多元文化格局中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乡村文化是在乡土性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系统中创造、保留和传承下来,与传统弓农、林、牧、渔紧密相连,并经历了漫长的变迁和发展过程,是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之一[4]。乡村文化包含了田园生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古建遗存、传统技艺等多种元素,其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遗产是了解历史变迁和转型的重要窗口,“乡愁”则增进了乡村内部凝聚力,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发展重要的内生动力,广大农民具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折射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肢体动作来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以集体为单位让参与活动的民众能够互相交流经验,如,舞社火、叼羊赛等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再次踏上国际化征程,架起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彰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凸显了中国文化大国形象,例如,陕西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在2019年成功举办了国际性质的龙舟竞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脱离了单纯的竞技,与现代化多元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保留了身心和谐、动静相宜的辩证文化思想,融合了“拼搏”与“团结”、“竞技”和“特色”,以丰富的体育项目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下[5],在多元文化大格局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联系起来,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凝聚新合力,不断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现实逻辑

2.1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被压缩

乡村振兴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在乡村城镇化不断加速的现实下,少数民族在特色地域空间里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不得不面临着被挤压的风险。与传承空间息息相关的传承场域与传承主体缺位,导致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6]。第一,传承场域的消失和变迁。传承场域是文化主体进行传递与交流的场所。民族传统体育的创造和传承遍布于祖国大地的无数古村落,古村落里的老宅、院落、河流、草木,以及发生在这里的风俗、仪式等代表着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在东方卫视10月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15期:中国古村落保护中谈到,在中国过去的30年中,中国共计损失了120多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100个自然村落[7]。据体育总局2023年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422.6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0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平方米,其中村委会占7.71亿平方米[8]。而在2022年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9],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57平方米,还没有达到全国人均水平。村落的减少,场地的不足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二,传承主体的缺位。根据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显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9]。受到乡村人口流入城镇因素影响,青壮年群体大多外出工作和定居,远离了家乡,有的年轻人要结婚生子,进城住新房子。随着互联网技术、短视频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文化受到多元化的冲击,村落稳定、封闭式的方式被打破,年轻群体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断降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一些体育技能被遗忘。并且,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为了保证核心技艺的优势积累,项目的传承性带有强烈的排他性和垄断性特征。如,家族式传承中,一般遵守“传男不传女”的守则,从另一个方面造就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主体逐渐缺失,后继乏人。

2.2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被淡化

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关联性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被“创新”和“传承”,体育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依托体育旅游、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用品制造等等,丰富了乡村产业内容,完善了乡村产业结构,对乡村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文明建设同样起到助推作用。然而,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和传承的过程中,文化内涵被淡化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商业化、庸俗化现象仍然存在。第一,过度商业化。在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上,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体育强国战略等而推进的产业富民之路,为民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乡村社会化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然而,商业化也无疑改变了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方式,如,竞技化改造,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众多省市纷纷组建运动队,运动项目得到了推广,也被赋予了竞技使命,为了名次荣誉,教练员更加关注奖牌和成绩等结果要素,从而忽略了队员长远健康发展,忽视运动体验,反过来便会进一步削弱项目本身的内源性动力,无法实现文化自觉。

第二庸俗化现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文化沉淀,传递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为了传承和发扬,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价值。然而,部分媒体为了哗众取宠,获得更多流量,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解读上出现恶搞、低俗现象。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源远流长,既不是孤立的体育现象,也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明确的国家意义,在世界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中具有明确的国家地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实践的科学性和运动体系的规范性,更表现为良好体育观念的普遍深入和全民健身的广泛参与,与体育事业相结合,重塑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因此,要杜绝一些庸俗化倾向的,与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的恶搞行为。

3.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

3.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宜,与现代价值观念相融合,又要维系原有的生活特色、文化观念,所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一方面,要结合乡村条件,立足当下乡村发展的现实,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内涵,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田园风光、历史风貌,提供为农民所认同的,且愿意遵从的农村体育文化等精神产品,作为乡村发展的文化指向,在该过程中,提升农民参与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一辈”投身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创新中,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将当地优质特色的体育项目,通过这些“后生力量”,以更新鲜的目光和视角,广开营销思路。因此,地方要努力推出切实可行的鼓励及保障政策,能留住人才。

3.2坚定文化自信,淬炼民族传统体育品牌

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贵之处在于民族特色的原真文化特质,要以坚定文化自信,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淬炼民族传统体育品牌,依托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来彰显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一方面,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乡村文化资源,通过政府引导机制、宣传引导机制等,进一步激励更多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主体进行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形成生产、生活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搭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传播更大的交流平台,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可触可及”的活动形式,让更多民众能够切身体验到其中的精神与文化,继而愿意自觉主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可以借助乡村特色活动、节日庆典、教育实践等传播路径,加强民众认知与认同;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打破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局限性,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传播到世界各地,彰显国家形象。

4.小结

综上,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精神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要立足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场域的压縮和传承主体的缺失,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过度商业化包装和恶搞、低俗的解读现象,主要从“人”和“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参与感,并以切实可行的政策留住更多年轻一辈;坚定文化自信,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乡村产业融合起来,并搭建更大的交流平台,淬炼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让其传承更新、传播更远。

参考文献:

[1]群众体育司.推进 “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2-06-27)[2024-01-05].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01395/c24408169/content.html

[2]乔荣彤.晋城市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4):95-98.

[3]段辉涛.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68-69,82.

[4]陆益龙.乡村文化的再发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4):91-99.

[5]新华述评.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五[EB/OL].(2023-06-16)[2024-01-07]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6704.htm

[6]向云平.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3(2):62-67.

[7]王越.《这就是中国》第115期:中国古村落的保护[EB/OL].(2021-10-12)[2023-01-07].https://cifu.fudan.edu.cn/50/9c/c412a413852/page.htm

[8]体育经济司.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EB/OL].(2023-03-23)[2023-01-07]. https://www.sport.gov.cn/n315/n329/c25365348/content.html

[9]国家统计局.王萍萍: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EB/OL].(2023-01-18)[2023-01-07].

https://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301/t20230118_1892285.html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谁远谁近?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