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及完善措施探讨

2024-05-10 10:29刘成海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现状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liuchenghai qianxinanbuyizumiaozuzizhizhou guizhou Province 562400 China

中图分类号:G80-0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刘成海(1988—),男,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体育产業发展、体育课程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山地户外运动等。

普通作者:null

作者简介:刘成海(1988-),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课程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山地户外运动等。

摘  要:为了完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文章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互联网渠道调查了部分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情况,重点分析了这些学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学科建设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训实习等内容。研究发现,我国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学校数量较少,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的师资较强;各院校的课程体系有待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各学校可以在明确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角度出发,建设和完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院校建设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LIU Chenghai

(Qianxinan Ethn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gyi City, Qiannan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5624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discipl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some universities offering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disciplines through internet channel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arget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 practical training and internship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se universitie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schools in China that construct the discipline of sports human science, and the teaching staff for the discipline of human science are strong, but the teaching structure needs to be optimize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various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optimized, and further efforts need to be made to increas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struction goals of the discipline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schools can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discipline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highlight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subject curriculum.

KeyWords:Sports human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Status;College construction

运动人体科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它是在体育学科基础上,通过与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提出“体医融合”理念后,国内许多学校正在探索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该学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培养进程,在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科研、健身指导和保健康复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全国范围内开设运动人体科学相关专业的主要学校展开调查,通过互联网渠道访问学校网站,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区域分布、院校属性、专业设置等进行调查;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定位、师资建设、课程实施与实训基地建设等角度,提出完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的完善措施。

2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

2.1区域分布与院校属性

从设置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校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其中山东省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校最多[1],见表1。

在众多开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院校中,体育类本科公办学校最多,其次为医学类和综合类院校,211、双一流学校2所,双一流院校1所。

2.2专业现状

1998年以前国内很少有学校设立该专业,1998年正式成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后,到2004年全国新增18所院校开设了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随后在经过长期发展后,陆续又有几所学校正式参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

2.3人才培养定位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部分院校已经将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但是由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广泛,部分院校未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2.4师资建设

对于我国各类学校现有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师资,主要来自体育、生物、医学三个专业,少数师资来自物理与化学等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需师资具备多面性和专门性的特点。各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历水平较高,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多,师资队伍水平较高[2]。但现有师资队伍中,在本校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占比较高,缺少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数量较多,师资学缘结构有待优化。

2.5实训基地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上,很少有院校设置专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实施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时。许多实验需要借助其他课程实验室[3]。各院校在学生实训实习上,主要将实习基地设置在学校,课程教学实践性较强;学生毕业时间充裕,但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较少,学生可能缺少企业导师或行业专家的指导,可能影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6学生就业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大学生人数约800~1000人,2021年全国就业率在85%~90%之间,其中文理科占比分别为18%、82%。从学生就业情况来看,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还面临着毕业生就业率与市场需求相矛盾的问题,但学生在对人们日常健身、保健等指导上具有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

3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的完善措施

3.1突出办学特色,做好培养目标定位

在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突出办学特色,体现出自身在同类专业和同类人才培养中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特点与优势。

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国家对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立足行业、区域和社会,对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慢慢地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国内各院校在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根据国家提出的要求,不同院校在建设运动人体健康科学学科的过程中还未形成办学特色,使得各类院校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自身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优势。学校要主动增强“育人”的双重自觉:

首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工作。

其次,重视思想创新,主动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求对接,通过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育人能力,为学校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不能过于轻“医”或轻“体”,把握好“医”“体”融合的重点,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最准确的方向[4]。例如,以医学为主导,在主干课程中融入体育要素,可以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临床医疗康复上;以体育为主导,医学辅助参与,可以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体育教育、科研与经济等方面。

3.2建设优质师资,提升育人成效

目前,我国各院校在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数院校都已建成较强的师资队伍,但在学缘结构上,各院校仍然缺少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优秀青年教师,或者缺少其他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建议各学校主动打破运动人体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现有学缘结构,大力引进其他学校学习背景的优秀毕业生,重构和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5]。建议各学校在建设师资团队的过程中,采取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减小本校培养与外校引入的比例;在引进外聘人员的过程中,要尽量使其掌握授课内容、了解学生知识现状,注重提高其各项专业技能,以便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与价值。

3.3优化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最早由体育院校建设,且随后开始向医学院校延伸,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体育与医学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体育可以在医学的帮助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但部分院校更重视医学对体育的推动作用,忽略了体育对医学发展的价值,这种认识几乎是所有院校的通病,特别是体育院校。因此,在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时,学校要注重推动课程改革,将课程重点集中在运动人体的生理特点与人体解剖等方面,重点分析运动人群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保健方法[6]。

3.4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首先,在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投入适量资金,建设专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改善长期以来用其他类型的实验室替代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做法。其次,学校要加强与体育相关企业的合作,以人才输出体现合作亮点,引入丰富的资金和优质的社会资本,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实训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能力转化。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各学校要继续保持自身在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中的优势,主动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积极改进、持续优化,提升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高松臣.山西大学与一流体育高校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对比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3.

[2]孙梦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23.

[3]张美玲,侍崇艳.基于专业课程一体化模式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群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运动精品,2022,41(6):22-24.

[4]李杰,楊健科,鲁妮.“体医融合”视角下高校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体育视野,2022,(6):38-40.

[5]中国解剖学会运动解剖学分会召开“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J].解剖学杂志,2021,44(4):276.

[6]蔡子冰.“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艺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需求的研究[D]. 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20.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现状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