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的体教融合现实问题研究

2024-05-10 10:29王梓涵李江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场域理论体教融合

王梓涵 李江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wangzihan deyang sichuan Province 618307 China

lijiang* chengdou sichuan Province 610041 China

中圖分类号:G807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王梓涵(1997—),男,硕士研究生,初级-助教; 研究方向为青少年体育。

通信作者:李江(1998—),男,博士在读,无职称; 研究方向为青少年体育,2561272746@qq.com。

普通作者:null

摘要:体教融合作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理念,关乎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体教融合进程当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准确识别与分析。发现体教融合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相关部门职能定位模糊;管理层面欠缺网格化调节;主体利益机制大不相同。而造成这种困境产生的致因主要是认知惯习的差异性、资本调和的有限性、场域结构的松散性。

关键词:体教融合;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审视;场域理论;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rdieu Field Theory

Wang Zihan 1, Li Jiang 2

(1. China Civil Aviation Flight Academy Sichuan Guanghan 618307 2.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ichuan Chengdu 610041)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s the top-level design concept of China's sports reser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trong sports country. By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using the Bourdieu field theory framework, this study accurately identifi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ain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hina.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re the unclea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Lack of grid based regulation at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mechanisms of subject interests vary greatly.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dilemma are th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habits, the limitations of capital harmony, and the looseness of field structure.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raining of reserve talents; Difficulty examination; Field theory;

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与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充分发挥在发展青少年健康上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提出新时代体教融合意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意见》说明了体教融合必须是多部门协同、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这种融合需要也决定了调整体教融合的制度结构,实现多样化、多层次的治理新体系的重要性[2]。以体教融合的方式对学校后备人才培养以及在社会组织培养下提升青少年的体育技能,这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增加了新动能,通过构建体校、学校、社会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突破了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方面的瓶颈[3]。但在当前的体教融合形式下,融合进程与融合成果收效甚微,其深沉意涵依旧是问题的根深蒂固,而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准确认识问题。目前国内诸多体教融合相关研究,聚焦于政策梳理、理念思辨等问题,极少有研究者采用场域视角进行体教融合的问题解读,特别是在体教融合的核心推动力当中,由上至下的政治权力扮演怎样角色?体教融合主体的融合动机是什么?体教融合的融合评价标准是什么?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多维度视角的解答。基于此本研究从场域理论视角审视体教融合的发展困境,以期为促进体教融合提高相关理论参考。

1  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体教融合的场域建构

1.1  迪厄场域理论核心观点

场域理论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强调场域是由许多相对自主的场单元组成,分解场单元的过程等于自主化过程,且有适应此空间的法则,自主实则意味着一个特定场单元将脱离其他场单元的界定和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其性质[4]。布迪厄场域理论认为独立的场域具有自身独立的发展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下形成场域惯习。同时场域理论常用“惯习+资本+场域=实践”来形象描述社会“实践”的内涵,其中 包括了场域主体、惯习、资本与场域等核心概念。

1.2  体教融合的场域建构

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教融合的理念与行动在我国体育建设工作当中涌现。体教融合凭借自身独特的关系结构,逐渐成为多主体参与和多样意识形态的全新场域,但在体教融合场域下新的形态结构更迭过快使得其与传统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激烈,逐步形成了各种发展桎梏。面对新时代体育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需要加深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有机融合,创新我国体育主流意识形态、体育宣传方式、增强体育教育合作的管理力度,以达到体育教育场域新的惯习形成,增强场域资本力量,从而提升我国体教融合战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  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体体教融合场域的运行机制

2.1  体育—教育部门交互行使权力

体育与教育部门相互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认可,也成就了对权力与权利之间交互性关系的认可。由此,体育与教育部门在体教融合场域下不再是独立关系,体育部门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方面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和教育部门保持高度权力的联系,使得融合的指向性有所提高。即使作为核心融合主体的体育教育掌权者,亦有权进行商谈及合作,并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影响融合进程的选择。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以后的治理体系应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态势,而在教育改革的大刀阔斧之下,政治机构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体教融合的进程当中,体育与教育两者的主管部门,依旧存在着职能、权利和发展利益的冲突,协同治理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权力的高度集中会带来集权主义,而分权思想又难以调和成为统一思维。因此,在体教融合的场域机制当中,权力的双向性决定了体教融合进程的双向联动推动机制,如果体育与教育系统的权力属性得不到有效的利益调和,也会产生巨大的发展利益矛盾。

2.2  多方主体参与融合进程

体教融合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发力。因此,如果融合制度的完善方案仅仅是停留在顶层设计層面,即可能在融合实践当中难以付诸于行动。我们不能忽视顶层设计与实践执行对于体教融合的关联性作用,以及后者可能对融合方案所产生的反馈影响。推进我国体教融合进程,即需要处理好各方参与主体的多元需求,也要兼顾融合之路的大体方向,只有这样融合之力才能汇集一处。体教融合建设是对我国足球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路径的一次新的探索,扭转传统竞技体育人才体教分离的现状的一次突破,从顶层设计、育人理念、实施过程都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中社会体育组织尤为重要,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存在目的之一即是弥补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上供给能力的不足,因而体育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5]。体教融合过程中,多方主体要在体教融合的目标与价值方面达成的一致,即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与教育建设者,不仅符合在普及中提高的发展要求,遵循了体育人才的成才规律,强调学与训的结合,以体育为教育载体,创新德育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磨练意志、锻造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政治惯习决定融合效益

毋庸置疑的是,体教融合政策落实与有效执行的过程,就是实现政策制定者目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则须臾离不开合适的体教融合政策工具的保驾护航。体教融合方案的拟定与执行过程,也是政策制定者之间认知惯习的表达与实践转化的过程。事实上,正因我国传统的体育政治与体育文化缺乏多方协商以及妥协的惯习,才需要在今后我国体教融合的具体方案制定与改革之时,政策制定者应主动寻求协调、妥协与利益相关者合理诉求的差距,以达成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形成体教融合政策工具的合理性,以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地生根和政策溢出效应的迸发。体育和教育以及其他多方融合参与主体,在各自的工作实践当中诞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认识和基础价值观,因此,当体教融合的多方惯习在同一场域释放,难免造成相关问题的产生。

3  体教融合场域的制约因素识别

3.1  位置:相关部门职能定位模糊

我国体教融合进程存在模糊的科层结构管理,权责不清、机构职能定位不清等是当前体教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体育与教育部门组织机构比较完整,但机构的职能缺失比较明显,组织体系不是很清晰。体教融合的育人氛围不够浓郁,缺失体教融合的文化宣传、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体育和教育等政府部门规制较多,行政垄断与部门壁垒等较为严重[6]。不同时期围绕不同任务展开工作,其工作方式一般具有应对性、临时和运动式的特征。但依照目前体教融合的权责分配情况来看,治理结构体现在权力的集中性,缺乏必要的权力分层与职能分工。在这种治理结构下,治理权相对集中,缺乏必要的分权,从而导致融合治理并非专业性治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综合性治理。管理的多元化是在管理主体和管理结构的多元层面,而并非实际的管理程序复杂化,当下的体教融合各项工作程序涉及多方利益,因此在各项融合工作上,繁琐的工作程序也极大阻碍着融合进程。

3.2  关系:管理层面欠缺网格化调节

要保证体教融合系统的有效运行,就必须重视管理层面的协商管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体教融合实施层面主要由学校、体育培训机构、体校等主体构成,目前体校与学校的合作还没有广泛开展,而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体育培训机构的管理是不够的[7]。想要保证融合的资本运用和效益实现均衡状态,关键在于从管理关键因素下手识别与控制核心动力要素。当前我国体教融合存在,阶段管理缺失、供给管理欠缺、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而上层政府管理管理的失调,更加导致了权责利关系不明确、融合管理混乱和现行资源调配差异。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强国,离不开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教育事业退役如此。在体教融合的新时代治理特征当中,已经非常清晰的告诉了我们融合图景对体育、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而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体教融合当中管理层面的混乱状态才愈发显著。

3.3  构型:主体利益机制大不相同

体教融合当中的利益冲突主要反映了融合场域当中,各主体不易协调的竞争性利益、偏好和行为程度,其主要是源于惯习的不一致性、资本利润获取和分配上的冲突。体教融合政策制定过程是中央政府决策主体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统合的过程。体教融合中三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但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谁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大,谁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8]。利益冲突认知的关键点就在于,体教融合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利益主体所追求的利益,甚至可能牺牲彼此的发展利益。而利益的实现也是各方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必然是减损或牺牲某一方或几方的利益来达成部分主体的利益。体育系统内部的发展利益主要突显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培养,而教育部门则突显文化教育层面的提高,这实际上很大程度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当下的体教融合在传统的社会教育机制下,依然存在诸多的利益矛盾。

4  体教融合场域制约因素的归因

4.1  认知惯习的差异性

对体育场域规则的认同和体育惯习所映射的实践规律作为构建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的两个基本条件,以对规则的认同作为底层逻辑,以体育惯习为内生性动力,共同作用于研究范式的建构。体教融合场域的惯习作为在协同转化融合过程中可预见、稳定的性情倾向系统,体现出融合参与者在参与融合进程当中的思维模式,能够指导融合决策者协同转化场域中行动者的融合策略,在融合主体未实施策略之前事先指导其的行为。体教融合场域结构潜移默化地决定着标准化主体的惯习策略,场域当中融合主体的原制度、文化、规则、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融合认知惯习的差异。由此,在体教融合场域内部的协同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方行动者的相对独立和场域结构差异,导致新旧惯习不匹配和结构关系的矛盾冲突。

4.2  资本调和的有限性

目前,体教融合场域力求实现纵、横向相融合的资源流动,以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但由于缺乏建立纵横向分析有效衔接的联系机制,因而现有难以融合机制难以深刻激活体育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融合的资源诉求—资源分配—资源利用的系统协同,在新形成的体教融合场域下依旧薄弱。这种薄弱的资本调和效能,同时也限制了其他一系列相關问题的探讨,如体育资源资源融合效应增长分析、资源流动与资源交互平台的建设关系分析等。现阶段,体教融合流动纵横向耦合研究是进行体教融合场域当中资本调和的最新有益探索。体教融合场域的构建过程是在各个影响因素不断博弈下,各参与主体基于自身对价值取向进行判断与赋值,最终形成观念并付诸行动的过程。这种由统一认识转化为统一活动的场域构建在短时期很难实现,特别是在强大的政治力作用下,体教融合的长期效益很难实现内生资本的平衡。

4.3  场域结构的松散性

在体教融合场域中,最核心的角色体系是政府的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但两者各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文化,两者的在体教融合上的发展需求大相径庭。具体到融合平台,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乃是一种科层制组织系统,同时,应试教育也很大程度阻碍了体教的持续互动。这样一来,体育与教育系统之间的长期稳定融合结构很难搭建,以及体育专业地位和教学角色,体教系统的科层管理之间也都存在着潜在的乃至实质性、制度化的冲突,正是这些冲突的存在导致了体教融合场域的松散结构。松散的场域结构使得融合主体难以维系长期的合作状态,更不能实现体教融合场域的资本互动与权力交互。因此,在体教融合进程当中,准确认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意识结构和行动结构,对构建稳定的场域机构至关重要。在强调简政放权的扁平化管理趋势之下,如何在融合主体的不断增长过程做到程序简练,效益提高的场域管理结构是体教融合深度进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

体教融合作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在体育发展实际过程当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从制度机制、资源配置、人才输送等方面来看,追求根源依然是多方利益之间的相互博弈。场域理论下,体教融合场域以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主体,双方发展的独特性构成了体教融合场域的主要图景,在资本、权力和惯习等方面始终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在我国制度体系语境下,需要政策的调控才能弱化,驱使场域要素的协同联动,实现体教融合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20-09-21)[2024-01-10].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1/content_5545376.htm.

[2]高磊.论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中国性——兼与陈丛刊博士商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02):199-204.

[3][1]朱岩,李国红,张景峰,杨庆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培养困境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03):52-57+64.

[4]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Z].2020.

[5]刘洁,惠转转,刘正安.中英应用型大学治理结构比较研究——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01):47-55.

[6]勾玉铎,花楷.新发展理念下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5):32-39+75.

[7]冯春辉,柴国荣.多层次治理视域下我国体教融合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01):98-103.

[8]张孝禄,梁勤超,高鹏飞.深化体教融合中利益相关者主体话语权及利益博弈[J].体育与科学,2022,43(01):53-60.

猜你喜欢
场域理论体教融合
新形势下体教融合对南宁市滨湖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要求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当下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翻译社会学核心概念“场域”探究
基于场域理论的研究型立体化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分化与共生:布尔迪尔场域理论的当代阐释
基于翻转课堂的翻译教学场域建构研究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网络体育新闻专题策划的发展研究
关系、结构与惯习:场域理论对于学术失范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