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4-05-10 10:29刘宇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管理模式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liuyuchen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 316022 China

中图分类号:G80-0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刘宇晨(1997—),女,硕士研究生,初级-助教; 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

普通作者:null

作者简介:刘宇晨(1997-),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体育管理。

摘  要:本文从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优化策略的角度出发,对现行高校体育运动队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认为,现阶段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具有队员异质性、训练业余性、目标多元性的特点。发现,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在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理念、学训矛盾、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立足于体教融合背景,提出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协调学业与训练的关系、补充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举措,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实现协调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模式

Research o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ports Teams of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LIU Yuchen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litary Training,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31602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model of sports team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teams for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urrent sports teams of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terogeneity in team members, amateur training, and diverse goal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mainly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teams for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management concepts, conflicts between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build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supplement and improve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establish dynamic evaluation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teams of ordinary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education integra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better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education.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teams; Management model

建設高校运动队伍是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学校在开展校内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积极参加区域乃至全国的体育赛事活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1],提出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加强学校运动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模式等建议。高校运动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相较于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校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而言,普通高校的运动队伍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学训安排、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因此,通过分析建设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必要性,对其现状进行梳理,以此探讨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的优化策略,对于普通高校的运动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及推动高校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特点

1.1队员异质性

一方面,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通常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入学以后,因对某一项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热爱而自愿加入运动队伍,并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系统的专项训练活动。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伍,高校普通生个体在运动方面的异质性较小,而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在运动能力、运动表现、运动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队员的异质性特点,要求学校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周期、提升运动能力等方面需要考虑的更为全面。

1.2训练业余性

训练业余性是指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训练时间通常在课余时间进行。高校普通生队伍的成员每学年需要在完成各自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下,参与训练活动。一般而言,高校普通生因其专业、年级的不同,课程安排和课时量均有不同,特别是在大二、大三期间,高校普通生的学业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如何平衡学训矛盾,既能按要求完成学业任务,又能兼顾体育训练,成为当前各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的首要问题。

1.3目标多元性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目标[2],不仅是中国现代化体教融合的首要目标,也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作为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对于实现“四位一体”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学生加入运动队伍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如提高身体素质、追求兴趣爱好、学习运动技能等等,另一方面,高校运动队伍的教练一职通常由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教师担任,带领学生开展专业、系统的体育训练活动,从以往的“唯金牌论”逐渐过渡到“四位一体”的综合目标,在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美好品质。

2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好的管理理念有助于高校普通生队伍的良性发展。首先,关于对体育教育的管理理念。当前,一些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管理者对体育的理念仍然局限于“竞技体育”、“体育是副业”的观念上,未能对新时代体育背景中“体教融合”理念下的“四位一体”目标形成深刻的认知,只专注于提升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而缺乏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关于对运动队的管理理念。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因其队员异质性的特点,结合教学任务安排,队伍的流动性较强,因此队伍管理理念要遵循动态发展原则。理想的专业化管理旨在促进运动员在运动竞技水平、学业、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在现实的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管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在未来的运动队伍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2.2学训矛盾亟待解决

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队员来自于各个专业和年纪的普通学生,他们出于对某项运动的兴趣与热爱而进入运动队接受系统的训练,因此,只有在完成基本的学业任务之余才能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且学业任务随年级成正比。以及,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队员必须按照本校的培养方案研修学分,除基本学业任务,还需完成各项板块的学习任务方可达到毕业要求,因而大多数普通生队伍的队员随着年级增长与学业任务日益繁重,普遍面临学习与体育训练相冲突的矛盾,这也加剧了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流动性,难以保证训练的质量、达到育人目标。作为教练员,面对学训矛盾所造成的队伍流动性增高的问题,无法保证训练计划、训练质量,达到訓练目的,作为学生队员,平衡好学业与训练之间的关系是对其毅力、恒心、坚持等多方面的考量。因此,在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中,如何解决学训矛盾的问题至关重要。

2.3激励机制仍需完善

激励机制是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学生队员和教练是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发展的关键主体,而激励机制匮乏会逐渐消耗学生队员、教练的热情,不利于队伍的长期发展。一方面,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管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文体活动奖励等方面,未对学生参与校级运动队训练、竞训成果等工作纳入书面形式的管理条例,或是学生队员在体育训练方面的实践与现有的管理条例、激励机制不相匹配,出现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未设置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高校普通生运动队的教练一职暂由学校体育教师兼任,出现术业无专攻、训练不科学、超额工作量等现象,不仅影响整体队伍的竞技水平、学生队员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助于高校普通生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2.4评估机制仍有欠缺

评估机制有助于对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在育人成果、训练效果等方面的反馈和总结。在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中,评估机制的主要对象是教练员。现阶段,高校教练员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带教水平、育人成效等方面能力较为薄弱[3],对于教练员选派、上岗资质、专业能力未形成标准化评估体系,导致训练不科学、队员易受伤的现象出现,既不利于运动队伍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队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大多数高校仅从体育赛事的竞技成果这一标准,来单方面评价一个教练员的训练成果,缺乏对教练员在育人、育德、传授技能等方面的考量。如何优化高校普通生运动队的评估机制,提高运动队伍管理水平,仍然是当前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工作中急需正视与解决的课题。

3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3.1提高运动成绩和学术能力

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优化在提高运动成绩与学术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优化管理可以将运动与教育相结合,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术要求和社会需要。有效的运动队伍管理策略有助于运动员全面提升自身竞技水平,同时增强学术能力,以平衡体育与学术追求,为运动员在进入社会或转型科研等领域做好铺垫。

3.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优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体教融合过程中,管理优化不仅重视学术与运动的有机结合,还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全方位成长。全面发展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具备更广阔的生涯规划与发展空间[4]。优化的运动队伍管理模式可在选拔、培养、培训各环节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给予学生个性化关照,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在体育、学术、社交等领域取得更优秀的表现。

3.3推动体育与教育事业发展

优化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对推动体育与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体教融合成为重要课题。优化运动队伍管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国内外高校与体育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体育与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此外,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管理优化还有助于提升运动员在恰当年龄阶段实现技能、素质、心理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

4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管理优化策略

4.1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亟待构建科学与合理的管理体系,不仅要完善运动队伍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制定运动员选拔、培训以及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以确保各管理环节更加精细化,更是要求运动队伍管理团队具备更高的专业性,提升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对体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敏锐度,使他们持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满足运动队伍管理各个方面的需求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对于运动员选拔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评估运动员在运动技能和成绩方面的表现,还要关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多种选拔方法与标准,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预测性评估。针对培训和考核制度,既重视运动技能的培训,又强调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创新及教育资源调配方面,要努力寻求突破,确保培训过程更加生动、实用和多样化。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策略时,应确保能够全方位满足运动员的多元需求,实施多元化的管理和培训策略,运动员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术与竞技挑战。通过建立科学与合理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队伍整体的发展水平,在今后的各类赛事中产生更为优异的竞技成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

4.2协调学业与训练关系

协调学训关系,既能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也能提升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整体运动水平。协调学训矛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现阶段,体育业已成为各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体育学分在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仍有待提高。因此,通过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其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升体育在其中的占比,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运动健康的好习惯。第二,建立体育学分与其他类型学分的交换机制。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学生队员随着年级的增加,在基础学业压力繁重,课外活动丰富等基础上,面对训练往往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5]。因此,通过建立体育学分与其他类型学分的交换机制,如课外实践、劳动等学分类型,减轻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压力,确保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学生队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运动训练中,促进学校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6]。第三,将训练开设成为一门体育选修课。针对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训练时间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可通过将训练开设成为一门体育选修课,不仅能够统一训练时间,提升训练系统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学训矛盾,激发学生队员的训练热情,保证每堂训练课的高质量完成。

4.3补充并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提高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竞技水平和学生队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取决于其对结果的期望值和目标价值。因此,在激励机制中要明确运动员的努力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成果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激励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一,制定明确的目标[7]。根据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设立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使学生队员在训练中有清晰的努力目标。第二,建立奖励制度。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水平,通过设立高校普通生运动队奖学金,激发学生队员的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建立学分奖励机制,对于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队员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以减轻其学业压力;颁發专属荣誉称号,以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

4.4建立动态的评估机制

建立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的评估机制是确保队伍持续发展和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教练员作为运动队伍的关键核心,通过对其建立动态的评估机制,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执教能力,也能为教练员的晋升、奖励以及进一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一,在教练员的选派方面,评估教练员的资质与经验。根据教练员的学历背景、专业水平、所获荣誉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此评判教练员在该项运动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带教水平,以此促进高校本科生运动队伍的良性发展。第二,在教练员的带教方面,评估训练效果。在完整的训练周期结束后,通过对训练计划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运动队实际水平、是否有效、在教学手段方面有无创新等进行评估,以此促进教练员的带教能力[8]。第三,在教练员的育人成果方面,要评估教练员在带教过程对于学生在品德、人格、思想等方面的塑造,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优化和运动员培养策略创新的重要性。鉴于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方面要改进运动队伍管理模式,实现教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平衡,高校普通生运动队伍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和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以此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运动人才,为全面建设体育强国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 (30): 20-26.

[2]陈明照,卢小龙. 运动训练专业班级管理研究——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J]. 云南科技管理, 2020, 33 (6): 63-64.

[3]崔明福. 高校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法及策略探究——评《应急处置与安全自救:校内外学生运动安全管理与教育》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11): 188.

[4]任耕. 高职学生管理运动化:困顿与超越 [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0, 19 (10): 67-72.

[5]彭晓倩. 高校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探究——评《大学生运动伤病处理与安全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 20 (1): 390.

[6]邱希.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研究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3 (11): 62-65.

[7]刘小菊,周磊,颜意娜.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学生运动处方管理系统 [J]. 浙江体育科学, 2015, 37 (5): 79-84.

[8]胡玮.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现状与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1.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管理模式
新形势下体教融合对南宁市滨湖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要求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当下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