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与瑜伽教学融合探索

2024-05-10 20:46王焕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美育功能实现路径影响因素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wanghuan z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中图分类号:G831.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备注:null

作者简介:王焕(1982—),女,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普通作者:null

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融合,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工作,既是对国家文件精神的积极响应,又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其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

将瑜伽教学和美学教育目标相结合,从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融合发展的困境出发,结合瑜伽美育教育的“环境美”“语言美”“运动美”“艺术美”“形式美”的功能,提出树立美育理念、明确目标要求、优化教学方法、精准评价考核4个方面的实现路径,使学生掌握瑜伽体式和练习方法,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体育和美育融合 影响因素 美育功能 实现路径

Wanghuan,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sport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he key work to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hich is both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documents and an optimized reform of school sports teaching,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but also improves students' aesthetic qual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Combining the goals of yoga teaching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dilemma of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functions of yoga aesthetic education, such as "beauty of environment", "beauty of language", "beauty of movement", "beauty of form", and proposing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 goal requirements,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Combining the functions of "beauty of environment", "beauty of language", "beauty of movement", "beauty of art" and "beauty of form" of yoga aesthetic education, it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s of setting up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ecis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yoga asanas and practice methods. It promotes the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and enhances students' good aesthetic quality.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nfluence factor aesthetic education function realisation path

背景: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关于开展体育和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着力优化体育和美育融合的教学改革,积极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审美素养为核心。以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融合的影响因素为突破口,力求找寻实施的最佳路径,推动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在學校教育改革中的发展,满足学生个体化需求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推动实施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高质量教育实施进程,达到“以体育人”和“以美育人”双向协调发展的教育方向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既体现体育和美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又彰显了学生“五育并举”均衡发展的迫切性。

1影响渗透美育教育的因素

1.1美育体系尚未健全

瑜伽的本意是“联结”,意指精神联结的方法,因其缓慢、优雅,讲究身心的平衡,近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流行的健康休闲项目[1],瑜伽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美学,瑜伽在高校的出现并不是以一门完整课程出现,而是碎片化知识从社会辐射进入高校课堂[2]。由于引入时间较短,当前高职院校瑜伽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美育培养内容的缺失,对瑜伽美育教育课程设定的欠缺,对现有的课程美育成分挖掘不够,课程美育评价手段不充分,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校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和发展,不利于课堂教学实效,不能满足学生“五育”的均衡发展。

1.2教师美育意识不强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融合落地的实践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部分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但欠缺跨学科知识重组和创新的能力,欠缺对美育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难以满足当下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难以满足体育和美育融合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的功能,因而不能形成体美融合下良好的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具备审美价值观。

1.3学生美育认知不足

由于教师对体美融合发展的认识不足,不能引导受众学生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导致学生对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的认知偏差,对美育系统的理论知识不能尽快全面接受,既无法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的提升,又无法培养学生对美育素质教育的吸收,严重阻碍了体育和美育教育的融合发展,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4美育评价方式欠缺

随着新课标政策的落实,体美融合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課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学生学习需求是多样的,体美融合教育将满足学校教育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但受传统体育教育的模式影响,高职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仍受“技术评定”作为唯一考核评定标准的影响,缺少美育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加持,势必将影响体美融合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瑜伽教学美育功能的体现

2.1教学场地的环境美

瑜伽教学需要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适宜的瑜伽教学环境,浓厚的瑜伽人文气氛,能够激励学生瑜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美的感受[3]。因此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美化环境和创造环境的能力,如教学场地设施的摆放、学生练习路径、练习服饰的要求、室内卫生等。因此,应注重高职院校瑜伽教学环境的形成,课堂教学环境的渲染,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练习者的学习心境和学习效果,影响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2.2体育教学的语言美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语言教学的艺术性、感染性渲染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和审美价值判定。教师通过科学、巧妙的语言设计、精确的感染力、丰富的体态语言,渲染体育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审美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3模仿动作的运动美

教师通过创设运动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练习,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深刻领悟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融合的真正价值所在,意识到运动美的价值真谛。教师注重在教学中,从瑜伽美学特征出发,根据学生个体需求,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技能的概念,掌握精准的动作体式,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认识到瑜伽练习的人体美、动作美、舒展美、节奏美,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练习瑜伽能够让她们保持健美身段,缓解压力,保持健康,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4]。

2.4组织教学的艺术美

女生天生对于审美和生活质量都有着更高的追求与要求,具有更好的价值判断和审美选择,受到瑜伽动作优雅的影响,在行为举止上更加优雅大方,并且审美价值提高显著[5]。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不仅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针对难度较大的体式动作,可以通过降阶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加上自行组织管理的上课模式,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实现最大化的学习效率,同时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2.5授课方式的形式美

瑜伽美学特征,不仅体现在动作的优美上,而且给人内心和视觉上美的冲击,让人精神愉悦,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瑜伽轻柔缓慢的音乐给人内心上的享受;柔美舒展的瑜伽动作体式给人肢体美、动作美的视觉享受;人体美、动作美的肢体语言给人心灵上的享受,从而让人心旷神怡,促进个体审美情绪,培养审美意识。

3瑜伽美育教育的实施路径

在高校体育中,为深入研究并创新高校瑜伽教学,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创建了瑜伽美育教学模式,如图1。

图1 瑜伽美育教学模式操作的程序

3.1树立瑜伽美育教学理念

树立瑜伽美育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习需求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上,将瑜伽动作美学与美育目标相融合,初始课程中对学生提出要求,树立审美意识,树立美育理念,从气质、形体、礼仪等方面锻炼自己,增加感性体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我审美素养。

3.2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3.2.1呼吸术练习:调整呼吸,抛弃杂念,保持心态,学会冥想;

3.2.2瑜伽体式练习:挺胸抬头,肩膀自然放松,收腹收肋骨,注意与呼吸相融合;

在瑜伽练习中,练习者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相应的瑜伽体位练习,瑜伽体位的难度划分不同等级,随着级别的提高,对练习者的柔韧、力量、耐力等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6],提出以模仿、练习为教学模式,改掉不良体态,防微杜渐,遇见问题积极思考,并理性解决,增强审美想象。

3.3优化瑜伽美育实施方法

以“体育理论+美育”“体育实践+美育"模式进行教学融合, 在课前,教师提前发布教学视频和教学图片,督促学生自行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预习,掌握教学内容;在课上,运用生理学知识和美育理论内容,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学习动作体式,同时通过录制课上视频,布置课后复习内容,帮助学生找出练习时的错误动作,分析共性和差异性问题,提高体育教学的美育效果,不断地培养学生感知美、形体美及健康美,丰富瑜伽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地掌握瑜伽体位的技术、技能,还原瑜伽的健身本质,满足学生对锻炼的不同需求,融入瑜伽文化,促进文化互鉴、文化融合和文化发展,增强身心体魄[7],加强了审美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4精准评价考核

融入美育教育的考核评价,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以期末成绩进行衡量的的评价考核标准,通常在原有的“互评、自评、教师评价”基础上结合“技术技能+美育特点”实施评价,通过积极反馈评价,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如学生在自行练习时将整套动作体式的精准性、协调性、优美性、力量性作为评价考核的标准;在集体项目的展示时将动作的整体性、统一性和节奏性作为评价考核标准,同时将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的理论知识相融合,增强实践机会、精准掌握动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对美育意识的塑造。

4瑜伽美育教学特色与创新

4.1课程理念的特色与创新

课程理念上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其二,以课程思政授课方式,实现体育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强化体育文化传承,注重精神文化引领。

4.2课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实施了“理论讲授+舞韵瑜伽+塑形美体+自编创编”等多维度的课程讲授方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课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质,同时教师应注重優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4.3课程内容的特色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思政内容上,改变了以往单一类别的课程内容,实施了“理论+实践+美育+思政 ”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等。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学生对知识、技能、身心素质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教师自身思政意识,加强思政元素的挖掘,强化课上思政元素的融入,从技能教学方面把握学生对体育道德、体育核心素养等精神的培养。

4.4授课方式的特色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上,改变了以往单一形式的“讲练”授课方式,实施了“从双人合作到集体研究”的综合性授课方式等。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突破传统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教师利用电子课件、网络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上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4.5课程考核的特色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改变了以往单一形式的“动作技术”考核方式,实施了“技术技能+美育特点”的考核方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考核和评价,借助网络活化教学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检验学生“技术技能+美育特点”考核评价下,学生的学练情况和学习成果。

5探讨

5.1结论

5.1.1高职院校体育瑜伽美育教学实践研究表明,美育渗透课程创新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瑜伽专项学习,能够充分利用瑜伽项目艺术特性改善学生心境水平和拓展审美教育课程功能,产生良好的正向迁移。

5.1.2美育拓展教学实践研究显示,高职院校瑜伽选项课美育元素挖掘可以从“环境美”“语言美”“运动美”“艺术美”“形式美”五个方面展开,形成课程美育元素拓展范式,充分把握瑜伽特点,构建课程美育内容并付诸实施。

5.1.3美育元素渗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采用“体育理论+美育”“体育实践+美育"将美育元素渗透至瑜伽选项课全过程教学,才能有效促进课程教学,沉浸式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5.2建议

5.2.1强化瑜伽教师审美教育意识和提升审美素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美育功能的拓展,应加强教师的审美意识和提升审美素养,通过讲座或校园活动向教师传播美育思想和理念,组织教师参观欣赏音乐会、定期参加瑜伽培训,利用理论知识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使其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并将审美意识逐步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

5.2.2审美教育课程渗透应逐步形成常态化建设

实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需要树立理念、研究路径、贯彻实施一步步开展。瑜伽课程在原本的教学内容上已有了一套很完善的体系,进行美育渗透教学创新的进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仅仅一学期的课程很难发挥凸显出美育的真实功能,关于长期效应的体现还需持续进步地进行追踪实验,整合高职院校教学与美育资源,常态化进行瑜伽美育渗透教学实践。

5.3.3积极推动美育渗透研究成果向体育艺术类课程推广应用

应有效推动美育相关研究成果在难美类项目,如健美操、啦啦操、瑜伽等体育艺术课程中实施与应用,促进学生提升运动美的同时,塑造认知美、内在美,全面促进综合素养提升,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高职学校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融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达到以体育人、以美育人的育人价值。将美育教育为培养目标,以体育教育为实施路径,体育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应扮演着实施美育教育的执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将美育教育运用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美育价值观,全面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巴锁,刘远新,王刚.我国健身瑜伽竞赛演变历程及发展路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05):588-591

[2]韩晔,杜春华.黑龙江省高校瑜伽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路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40(02):92-96

[3] 郭美娟,李东光.在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2):110+116

[4] 刘丽.试论瑜伽与体育美[J].体育文化导刊,2008(01):80-81

[5]许悦.哈他瑜伽对改善大学生体态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4):42-43

[6]刘静,李荣,郇昌店.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构建—以江苏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瑜伽)选项课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3-4+69

[7]段铸晟,许传坤.中国健身瑜伽社会化发展的治理架构与治理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2,38(03):1-8

猜你喜欢
美育功能实现路径影响因素
体育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