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五多”组织形式 指向课堂高质量学习

2024-06-17 10:58姜锡春党心池李方红董顺戴思源
关键词:课堂组织小学数学

姜锡春 党心池 李方红 董顺 戴思源

摘   要:课堂组织是学生高质量学习发生的基础与保障,本质是正性行为的导引,即是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教师需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习惯与精神、思想与方法、素养与知识、实践与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情况。通过教师引领、小组评比、注意引移、口令提示、榜样示范、奖励期待、评价激励、惩罚消减等方法可以有效调节学生行为活动,助力学生更好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多组织艺术;课堂组织;高质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3-0050-04

课堂组织是高质量学习的保障与基础。组织的本质是行为导引,组织的目标是学生高质量学习。然一线实践,特别是年轻教师在组织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小学低段的学生还未形成明晰与牢固的价值观,且注意力持续时间也非常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组织课堂,导引学生正性行为发生。

高质量学习需要教师有意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全面关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力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如情感与态度、习惯与精神、思想与方法、能力与知识、实践与创新等。还需要教师关照到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在各个环节、各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学习活动中来。由此,基于教学经验,相关研究,梳理与总结出教师教学组织的方法与策略,势在必行,也很有价值。

组织有法,但无定法。方法与策略提供的是一种思路与方向,真正实施时,更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同时,能灵活应变,因境而动。蒙台梭利曾说,工作即是最好的组织,最好的组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劳作起来。

好的课堂组织应以高质量学习为目标,以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为追求,全面关注有利于提升学力的各内容,随时关照到全体学生的参与情况,在多结点处予以及时调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在多方面精心预设下,因境而动,因时而变,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之中,品享学习的快乐。概括起来,应做到“多内容,全面关注;多人次,全体关照;多结点,全程调节;多方法,全行导引;多预设,全景谋划。”可谓名为“五多”组织形式。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具体阐释五多组织形式的实施与操作。“毫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设计了“课前谈话,复习引入,认识毫米(毫米的产生、直尺上认1毫米、估量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比划1毫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课堂小结,课内练习,拓展提升”等环节与活动。

一、多内容:全面关注

数学学习本质是以知识为载体,不断累积探究经验,积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学生更好成长的过程。可见,教学组织需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习惯与精神、思想与方法、素养与知识、实践与创新的生成情况。

一是情感与态度。在组织学习时,首先要关注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其次要不断导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还要关注学生全程的学习情感状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二是习惯与精神。习惯指学生形成了一套做好某件事的自动化行为程序。精神指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关注积极的、向上的、正性的精神的浸润。如本课,在组织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会倾听、欣赏、思考、表达与整理学具的良好习惯。

三是思想与方法。数学思想是学生研究数学时使用的普适性思考方式,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如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时,提前追问学生,准备用什么来指1毫米的长度。这既是一种组织,将注意力专注到问题解决,同时也是一种方法点拨。

四是素养与知识。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养成的关键能力与关键品格。素养是学生进一步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文化所拥有的行为力量。与思想、方法一道也反哺着数学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组织教学无疑也要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

五是实践与创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与创新能力彼此交融。教学中,教师同样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时空与活动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实践与创新的场域中更好地成长。

二、多人次:全体关照

很多教师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容易忽略部分同学的参与状态。教师一定要在一节课中,自始至终有意识地关注每个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既要通过评价与反馈个人的表现来激励全体同学的参与,又要合理利用好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相互提醒与鼓励。还要对全班的表现予以肯定,甚至利用个人的表现来肯定全班的努力。如在“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直尺,数一数,发现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当数到10个小格时,教师追问,现在是多长?有一位学生回答是10毫米,另外一个学生说是1厘米,教师再次追问,到底是多少?此时让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表扬大家,“伟大的发现,来把我们伟大的发现读一读”。这个组织过程先让个别同学回答,然后让全班齐答,就是典型地对全体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导引与关照。

三、多结点:全程调节

在课堂组织时,教师还要规划好一些关键结点,设计出对应的组织方法与组织语言。如本课在复习引入时,刚进入学习,需要导引学生的倾听习惯与表达习惯。于是当学生回答刚才介绍身高时提到了米和厘米时,教师马上跟进,“你听得真认真!”接着追问若要量解放碑高度选哪个长度单位时,在学生回答用米时,“声音再大一点就好了”。两句无意的点评实际上是提前预设好的组织语言,导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

在本课后续每个关键环节,基于学习的进程,都设计了特定的组织方法与组织语言。如毫米的产生小环节,通过“你们真聪明,不足1厘米,不能用整厘米表示,就可用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度量”;直尺上认1毫米,学生在自己直尺上指完1毫米后,教师组织,“让直尺休息一会”;估量物品厚度环节,“测量好的用坐姿告诉老师”,再次组织学生的注意力;比划1毫米结束时, “会整理学具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看哪一小组最会学习”。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学会整理学具的好习惯;毫米与厘米的关系结束时,让全班读一读1厘米=10毫米,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等。

四、多方法:全行导引

课堂组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因境、因时、因人选择最合适的组织方法来导引学生的行为活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组织方法集,更需要教师在日行的每节课中坚持使用,才能心中有法,灵活用法。

(一)教师引领

以身示范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是文化交往的神圣场所,当教师认真对待板书中的一笔一画,精练表达一句一言时,学生也跟着养成工整书写,简洁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师在一堂课中的情感状态、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心灵语言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总体而言,在一节课中,教师要做到严肃严谨、求真求善、精言精语、美体美心(精神人格与修养)。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导引学生沉浸在学习活动中去。

如本课中,教师仅在两处下讲台,同时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有意识通过声音、表情、眼神、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学习节奏感,减少困倦,让学生的情感也自然流动,沉浸到学习活动中去。如直尺上认识1毫米,表露出发现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的惊叹,拓展中出示航空事故时又非常凝重,比划1毫米时语言轻柔。均是希望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正性行为的发生。

(二)小组评比

小组评比主要是通过集体荣誉感来激励与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是一种外驱力。在估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和比划1毫米大约有多长这两个小环节中设计了小组共用学具的活动,在完成相应活动后整理学具时,可适当运用小组评比。教师可组织话术,“现在把你们的物品安静地放回学具盒。我来看一看,哪一个小组的动作最快最安静。”

(三)注意引移

注意引移,顾名思义就是注意力的导引与注意力的转移,常用的组织方法包括劳作引移、指示引移、互助引移、激励引移等。

劳作引移就是通过系列驱动性趣味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之中。如复习引入环节,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指示引移就是通过话语提示,让学生跟着做。在估量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这个活动中,学生测量验证自己是否估对后,教师指示,“量好的,用坐姿告诉老师”;互助引移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活动,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行为的组织。如在直尺上认1毫米这个活动,教师让学生同桌相互检查,看指对了没有。相互检查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过程;激励引移是通过对某种希望发生的行为的表扬,激励其他同学也按此表扬努力做好。

(四)口令提示

口令提示也就是课堂的指令对话语。如“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等。口令指示可用,但不能多用,多用一方面会对正常的学习活动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对学习兴趣与内驱力的激发也有负作用,学生不是因为学习活动本身的趣味在学习,而是在回应口令中被动学习。

(五)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就是通过优秀同学来示范引导其他学生按示范的行为去做。在比划1毫米大约有多长这个环节中,学生观察教师的手,回答拇指和食指张开像孔雀的嘴巴。孔雀的嘴巴张开多大大约是1毫米呢。举起你美丽的小手,比给我看一看。学生们都认真地在比,但怎么比,比多大是不明晰的。此时,在前排找了一位同学,带着这位同学比划,“比好,将物品(身份证、银行卡、公交卡因厚度都大约是1毫米,均可)放进去,两手指轻轻地捏住,不要太用力,两手指保持不动,轻轻地取出来,两手指保持不动。看这个小小的缝隙大约是1毫米。”

(六)奖励期待

奖励期待本质就是让学生建立起良好行为与行为完成后将受到奖励的认知联结。奖励期待既可让学生树立延时性的奖励期待,也可树立及时性的奖励期待。如本课,事先可与学生约定好,表现更好的小组,将会获得礼物。再如,在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这一环节,当课件中直尺上从两小格变成了三小格,问学生多长,学生回答3毫米,教师追问为什么,“因为有3个小格”。“哇!你的数学思维真好。”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对下一次回答充满了奖励期待。

(七)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教师常用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优秀的教师甚至只用这一种方法,就可很好地组织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复习引入环节,当学生回答量解放碑高度选用米,量课桌宽选用毫米作单位后。教师及时评价,“你们真厉害!不仅知道米和厘米,还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朝全班竖起了大拇指。这既是总结,也是评价,更是对学生的一种反馈与激励。

(八)惩罚消减

惩罚消减和评价激励相对应,评价激励是鼓励正性行为发生,惩罚消减是有意防范负性行为发生。如在估量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后过度到下一个环节——比划1毫米时,教师有意识地及时组织大家放下物品,回到学习中来就用了惩罚消减的方法。“大家表现得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我只给那些坐得端正听得认真的小朋友玩。有人不想玩,我们不玩了。”有人没有做好,则惩罚大家不能玩游戏。

五、多预设:全景谋划

组织有法,但无定法。既要精心预设,又要灵活应用。但应看到,没有精心的预设,充分的准备,长续的修炼,深厚的功力,是很难灵活处理的。变的背后是不变的规律,不变的方法,不变的坚守。课堂组织上,教师一定要提前预设好各个环节具体的组织方法与形式。总体来说,在课堂组织的预设上,要做到方法适切分配、渐进有序组织、预设生成处理。方法适切分配指的是一节课最好能选用几种方法,针对不同环节,不同活动,适切地进行应用,且尽量保持组织方法的多样性;渐进有序组织是指组织上要随着学习的情绪变动,认知难度,渐进地设计同一方法的量质梯度,让学生不断被激励与推动向前继续学习。如同样的评价激励,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表扬了学生的条理清晰,表达精练,很有数学家的潜质。到了拓展环节,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回答出厂家在标注冰箱尺寸时选用毫米作单位是因为精确时,教师的评价语则变成了,“天才!”进而将课推向了高潮;预设生成处理是指教师要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学习内容的难点,学习基础等精心考量哪些地方可能学生会分心,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该处理有效地组织。

课堂组织的最高境界是不组织,学生因兴趣而学,因价值而研,因需求而动,这需要精巧设计好每一个学习活动。但也应该看到,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对于一些因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无味时,运用“五多”组织艺术,能很好地将学生牵引回课堂中来,向高质量的学习迈进。同时,应看到,只有教师长续地、坚持地、有意识地在常态课中运用各种方法坚持课堂组织功力修炼,才有未来某一节课的自然灵动与精彩纷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愿我们以法为基础,不断生长出无法的自然好课!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与应用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课题编号:202150001901A)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堂组织小学数学
有理 有节 有序
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
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策略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