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 大众化的逻辑条件、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

2024-04-24 08:14王丽华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高职生特色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现实的高职生是逻辑起点,理论内容的通俗化是逻辑前提,传播渠道的畅通是逻辑手段,社会实践是逻辑中介,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是逻辑终点。应坚持尊重高职生主体地位、通俗化但不庸俗化、传播渠道与高职生相适切、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服务高职生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建立高职生分众体系,重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内容体系,打造校内校外协同的传播队伍,建立畅通的传播体系,构建实践应用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逻辑条件;基本原则;现实路径;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D61;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1-0006-0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的思想武器。因此,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使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和行动纲领。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类型,高职大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已占据大学生半壁江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有效大众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是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问题的需要,是回应新时代高职生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目前,专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成果较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義在中国的传播或大众化为切入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意义和路径[1-3];二是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原则和实现路径[4-5];三是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逻辑前提、基本原则、路径和策略[6-8];四是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方式和路径[9]。针对高职生群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少有涉及。为弥补已有研究的缺失,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二阶性”规律和传播学理论,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大众化的逻辑条件、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条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化高深为通俗易懂并为高职生所接受、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高职生实现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武器。高职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体,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掌握和实践应用是大众化的主旨。因此,现实的高职生是大众化的逻辑起点,理论内容的通俗化是大众化的逻辑前提,传播渠道的畅通是大众化的逻辑手段,社会实践是大众化的逻辑中介,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是大众化的逻辑终点,从而构成大众化完整的逻辑链条和体系。

(一)现实的高职生是大众化的逻辑起点

理论大众化效果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传受双方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10]。不同群体的人由于不同文化层次制约、内在心理接受图式影响等对同一符号所呈现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受众容易接受与他们具有共同知识背景、相近思想观念的传播者所表达的观点”[11]。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需要构建传播者与高职生共同的意义空间,这就需要了解高职生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现实诉求等,以他们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心理认知图式、专业领域以及理论需求为参考值选择合适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才能让高职生真正接受、理解和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在于了解现实的高职生。

(二)理论内容的通俗化是大众化的逻辑前提

先进的理论要有效地“化”大众,就必须首先让大众接受。关于通俗化,列宁提出过一个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2]。因此,“必须用通俗化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是将其科学理论以一般大众听得懂、看得懂、能接受的通俗化内容话语和表现形式加以体现和传播,在人民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党的理论智慧转化为社会大众的自我观点、行为规则和共同追求。因此,通俗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前提。这就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必须符合高职生的认知水平和偏好需求,将深邃的理论内涵和高职生的话语相结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高职生能理解的话语体系,以高职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现和传播。

(三)传播渠道的畅通是大众化的逻辑手段

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与受众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体系。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是传播主体将信息传递至受众的中间通道,架构起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信息顺利传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传播渠道的畅通不仅指传播媒介本身的畅达,更在于其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的相适切,即不同身份的受众通过相适切的传播渠道接受传播主体传递的相适宜的传播内容。因此,构建与高职生相适切的传播渠道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效到达高职生接收视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手段。

(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是大众化的逻辑终点

马克思主义探索的核心主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其终极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从现实的高职生出发,最终也必然要回到高职生,不过这时的高职生不再是原来的高职生,而是全面发展的高职生,是高职生内在矛盾得以解决、作为人的本质全面展开的状态。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逻辑终点在于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高职生思想认识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使高职生最终超越现实困境和条件的制约,实现社会关系全面建立和变革,并为他人发展创造条件。

(五)社会实践是大众化的逻辑中介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来源于实践,还必须用以指导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二阶性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分为“化大众”与“大众化”两个阶段。“化大众”是指用马克思主义去“化”大众,侧重用马克思主义去武装大众头脑,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大众化”是指大众去“化”马克思主义,侧重大众依自身利益需要化主义为武器,实现群众掌握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不能止步于“化大众”,即理论掌握高职生阶段,还必须进阶到“大众化”,即高职生运用理论于实践的阶段。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高职生的社会实践,解决其自身与内外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使高职生偏离并打破原有直线的人生运动而实现自我革命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社会实践是现实的高职生向全面发展的高职生进阶上升、贯通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基于上述逻辑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应坚持尊重高职生主体地位、通俗化但不庸俗化、传播渠道与高职生相适切、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服务高职生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

(一)坚持尊重高职生主体地位

从大众化的传播角度看,相较于传播主体而言,高职生作为受众处于客体地位,但是从整个大众化的进程来看,高职生才是接受、理解、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的主体。因此,大众化要坚持以高职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认清高职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中的角色定位,发挥高职生不同角色的主体作用。高职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者,应认清、尊重、关切高职生的分化和差异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接受习惯、不同诉求的高职生分众群体采用相适应的形式传播相适应的内容;高职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传播者,应充分发挥高职生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者,应引导高职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用于实现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人生实践和实现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的社会实践;高职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反馈者,要广泛采纳高职生基于实践应用的意见以不断创新理论及其大众化路径。

(二)坚持通俗化但不庸俗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掌握高职生群体,必须在话语和表达形式上实现通俗化,创制高職生可亲可学的内容文本,采用适合高职生的表达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抽象的理论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高职生话语体系,把问题讲得生动形象、新鲜活泼,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表述的新范式。通俗化不等同于庸俗化、浅薄化,通俗化应该以简单易懂的事例、恰当的表达、形象的生活逻辑,引导受众去了解深刻的思想和学说,启发受众“不断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提倡回归高职生生活场景,但应避免一味迎合高职生趣味而走向庸俗化的倾向,要以通俗化的高职生独特话语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用高职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表达出来并传达至高职生。总之,要通过通俗化的方式承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精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领域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职生的引领力和指导作用。

(三)坚持传播体系与高职生相适切

确保传播渠道的畅通,必须基于高职生现实诉求、理论需求、文化层次和心理认知特征等构建完整有效的传播体系和传播链条。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信息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15]两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不仅要发挥大众传媒有效提供新信息的优势,也要充分发挥人际传播有效劝服人的态度和行为的作用。就传播媒介而言,高职生理论需求的多样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不再单纯地依靠某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进一步依托大众传媒、人格示范等多样化的载体”[5]179。因此,应选择高职生经常接触的主流媒体和乐于接受的新媒体,并有效发挥人际传播效用;就传播主体而言,对高职生影响较大、与高职生密切接触的人群较为适宜;就传播内容而言,应从与高职生学习、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思想理论入手,再逐步延展深化,并开发适合高职生需求和接受图式的资源和呈现方式。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

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于高职生内心并内化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动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必由之路。理论联系实际内蕴着两层含义,即善用实际的事例阐释理论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践反馈持续完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视角层面要从一般宏大的政治生活转向高职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高职生关注的热点、疑点出发,结合高职生熟知或易于理解的实际事例进行有说服力的阐释,促进高职生形成正确认识;话语层面要从抽象的学术语境回归高职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和寻找高职生话语资源,运用高职生乐于听、听得懂的话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至高职生并内化为高职生的正向认知;阶段层面要从“化大众”阶段进阶至“大众化”阶段,落脚于高职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其社会实践。总之,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我国发展实际、高职生现实需要相结合,将理论送回高职生“生活世界”,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给予高职生以思想启迪,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现实中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终能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的真正大众化。

(五)坚持服务高职生全面发展

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和谐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体现”,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发展”[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掌握高职生的“化大众”阶段,需要基于高职生的身心特点、思想道德现状和科学文化基础等开展针对性、个性化传播。在高职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大众化”阶段,要将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中的高职生个体置于社会关系中,通过先进的职业教育、良好的就业环境、有效的激励制度等使每个高职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领域、生活空间、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指导高职生不断突破固有社会关系的束缚和自身内在矛盾的羁绊,以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推动自身思想道德、专业能力、美学素养、劳动技能等全面提升,进而获得发展空间、条件和可能,打破原有人生直线运动的自然状态轨迹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应建立高职生分众体系,重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内容体系,打造校内外协同的传播队伍,建立畅通的传播体系,构建实践应用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

(一)建立高职生分众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面向的高职生主体宏观上具有规模巨大性,微观上却是具有多样性与能动性的个体,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来自不同地域、民族、阶层,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专业背景和认知需求,具有分散性和异质多元性;学习上具有学习动机实用功利化、学习内容务实化和问题化、学习方式参与化与团队化、学习渠道多样化的鲜明特质。要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要着眼于高职生整体性特征的宏观把握,又要对高职生个体进行微观考察,建立高职生分众体系。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高职生群体学习认知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尊重高职生的差异性,以高职生在理论认知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同质性问题与困惑为依据,将高职生划分为多个小众群体,根据不同小众群体对理论的不同期待和需求,设定不同的大众化目标,施以不同的大众化策略,从大众化的理念、内容、队伍、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贴合分众的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和发展倾向,建构起面向所有学生的普及体系、面向小众群体的辅导体系和面向优秀学生的朋辈引领团队体系的分众体系,最大限度地实施因材施策、强化双向交流和建立多元反馈机制,既兼顾高职生的一般化理论需求又关照每一个高职生的个性化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普及体系,以“专题讲授+自主学习”方式,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阐释和理解,解决高职生的普遍性问题,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和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学习过程成长化、双向反馈实时化、学习延展网络化。面向小众群体的辅导体系,依据学习档案以及学生反馈,将关注同一专题并提出问题的高职生组成多个具有同質性问题的小众群体,由专题讲授者、相关学者和辅导员等通过思想沙龙、研究性成长小组和团队辅导等形式为他们解疑释惑。面向优秀学生的朋辈引领团队体系,组成“优秀学生+普通学生”的朋辈引领团队,以理论时政类社团的形式,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相关学者的指导下,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解读国内外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精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习回馈等途径开展团队建设,发挥朋辈的情感共鸣、思想认同和行动带动作用。

(二)重构纵横交织的模块化内容体系

高职生的认知特征决定他们难以主动整合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而形成全面深刻理性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理论内容的整体框架和连贯性的认知图式是克服这一弱势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针对高职生的认知特征,关照高职生个性化理论需求,在保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选择、组织与转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内容的心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首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中选择满足高职生理论诉求和现实需求的内容,横向上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内在关联解构、组合、序化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模块,纵向上每个模块按照思想内容—历史背景—立场观点方法—资源要素—传播模式—内化机制—实践应用—评价反馈——修正改进的思路微格化,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内容体系,最后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和情景转化为高职生可接受的表达范式,让高职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宏观整体的把握,又有细致入微的认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打造校内校外协同的传播队伍

整合对高职生影响较大、与高职生关系密切的各类传播群体,打造任务分工各有侧重、校内校外协同互补的传播队伍。校内队伍主要由学校党委、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等组建而成。学校党委要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校内外队伍有计划地开展大众化进程和活动,党委成员要针对高职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讲座、党课、思政课等。思政课教师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主力军,应了解高职生的理论需求和现实问题,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根据上述分众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大众化活动。辅导员是与高职生最亲近的传播群体,应充分发挥辅导员了解高职生、影响高职生的积极作用,使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大众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吸收优秀学生进入朋辈引领团队,结成对子或者各类小团队,发挥他们对普通学生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校外队伍由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和宣讲队伍组成。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组成人员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水平高,主要任务是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等,注重重大实践问题对策研究,打造专业宣讲平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向高职生展示和传播。宣讲队伍由基层党员干部、新闻媒体人员、社会非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组成,其宣讲要与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的工作无缝衔接,共同完成大众化接力,通过高职生话语体系表达,使党的创新理论为高职生所知所用。

(四)建立畅通的传播体系

在传播姿态上,传播者不应将自己置身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应放下架子,与高职生平等对话,拉近距离,建立双向互动关系。在传播话语上,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术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为高职生话语体系,从高职生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出发,创制符合高职生语言风格的亲近性文本,将文本转化为音频、视频、图像、案例、文艺活动等形象、直观和生动的元素,运用高职生所熟悉的事物及语言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归并照进高职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激发高职生的共鸣。在传播方式上,要由单向灌输说教向双向互动的柔性渗透转变,摆脱单向灌输所带来的高职生主体性意识被淹没的弊端,满足高职生受尊重的心理需求,为高职生积极参与双向互动创造一个开放、平等、可选择的空間,采取参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实践应用等方式,让高职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理解和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传播载体上,要构建以新媒体为主导,新媒体、智媒体、传统媒体协同的新格局。首先,发挥新媒体主导作用。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舆论易形成、个人话语权凸显等优势,更能满足“00后”高职生的表达诉求,但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媒体场域中形成主流舆论获得高职生的持续关注,必须克服新媒体网络空间无序化、传播碎片化娱乐化的弱点,既要找准切入点,从高职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敏感点多点切入,结合社会实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高职生视野,还要持续创新方式、更新话题、拓展领域、升级内容。其次,挖掘智媒体精准功能。智媒体能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17],“内容生产以受众为导向,通过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具体到某一团体、某一阶层,甚至是具体到每个人的兴趣和需求上”[6]。智媒体更能精准识别和把握高职生的个性化需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与高职生真正关心的问题相融合。再次,激活传统媒体新功能。通过精准定位,打造内容正统、形式新潮、通俗易懂、不枯燥说教、不恶俗戏说的电视节目、理论通俗读物、文艺活动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生动鲜活的传统媒介,让高职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生动形象的阐释方式学习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构建实践应用体系

要彻底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的大众化,即高职生掌握理论,必须让高职生这一主体真正出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其社会实践。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实践逻辑构建多途径、进阶化的实践应用体系,为高职生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充分的实践机会,促进高职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根据感知→验证→认同→内化→反思的实践发展逻辑,实践应用体系应同步构建并阶梯式深化。一是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思政课、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设形式丰富的课程实践任务,通过收集资料、观看视频、主题讨论、文艺活动等让高职生直观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验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视频拍摄、主题演讲、征文比赛、实习实训等方式,让高职生验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向的社会现状及问题是否存在,并认清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矛盾;三是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成长性小组活动,指导高职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及自身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困惑,让高职生在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后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是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探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性学习,让高职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思高度认可和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五是反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社会实践,如参观考察、社会调研、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让高职生通过参与式体验对社会现实进行考察、评价、反省和批判,反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的规律并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完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评价标准是指“化大众”和“大众化”的程度,即高职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程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大众”的第一个评价标准是指“大”和“众”的程度,即思想的影响覆盖面。影响覆盖面之“大”是指受影响高职生的数量,影响覆盖面之“众”是指受益高职生的广泛,是不分阶层、性别、民族、地域的多数高职生,既包括优秀先进的高职生,也包括普通高职生。第二个评价标准是高职生理解、接受、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程度。在认知层面上,对不同高职生群体的认知层次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优秀高职生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研读,以是否做到对其思想内容、内涵的系统、全面、准确的认知为评价标准;在情感层面,高职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不止是“口服”,更是“心服”。第三个评价标准是在行动层面,即高职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于社会实践、实现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程度。针对不同群体的高职生,既要进行纵向比较,也要进行横向对比;既要进行整体水平评估,更要进行个体评价;既要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更要关注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改善;既要关注高职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需要听取高职生的意见建议,针对高职生的反馈修正大众化路径。搭建顺畅长效的反馈机制要从实践性和学术性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高职生的反馈渠道。采用成长档案、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意见信箱等形式了解高职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实际问题和意见建议。二是听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家学者和高职教育专家的建议。这些专家深谙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标准,对高职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和认知需求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建议往往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主体是高职生,通过通俗易懂的高职生话语表达和通畅的传播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高职生并为他们所理解、认同是大众化的本质要求,而大众化的终点在于高职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社会实践,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得出以下结论:

坚持一个立场:以高职生为中心。现实的高职生是大众化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大众化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对高职生加以细分研究。新时代,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加速重构,经济社会加速转型,高职生的分化也在不断加速,他们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专业背景、职业倾向、现实困惑、理论需求等有着极大的差异。只有正视、深入分析高职生的差异并据此建立科学的高职生分众体系,准确研判分层群体的思想实际和现实利益需求,并针对不同的高职生群体设计不同的话语规则,采取不同的大众化策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内化才会顺畅。

遵循一个原则:通俗化。一是思想内容阐释通俗化。通俗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高职生话语,从政治思维转向高职生生活思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用高职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深讲透讲活。二是传播媒介的通俗化。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契合“00后”高职生需求的大众化传播平台和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与人际传播互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课程与文艺活动协同的传播效应,全面创新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资源、传播模式,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至高職生接受范围、融入高职生现实生活。

回归一个场景:社会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来源于实践也要回归实践、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的大众化要回归高职生的现实生活场景,既要讲清高职生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和大方位,更要观照高职生现实生活面临的矛盾。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传播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实际事例为素材,以高职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标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这一逻辑中介才能促成现实的高职生这一逻辑起点向全面发展的高职生这一逻辑终点飞跃,社会实践是高职生解决内外矛盾、展开社会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舞台,因此要为高职生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和机会,让高职生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体。

不忘一个初心:实现高职生美好生活需要。思想理论要彻底说服人,必须抓住现实的人的本身利益需要。对高职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主动回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的初心,也是其价值追求和是否真正实现的检验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职生中大众化不仅要实现理论“化大众”即掌握高职生,更要进阶到“大众化”阶段即高职生掌握理论,将其应用于实现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为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回答高职生普遍关切的现实问题,有效指导高职生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巩建青,乔耀章.从“化大众”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二阶性:兼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路径转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8(7):25-30.

[2]张天浩.自觉与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与传播:基于《资本论》在中国早期传播(1899-1921)的历史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37-542.

[3]汤志华,谢石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 2018(3):67-72.

[4]郑春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8(7):12-13.

[5]高聪聪.论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4):178-179.

[6]王灿发,陈荟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策略探析[J].中国记者,2018(5):11-14.

[7]李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初探[J].视听,2018(6):5-6.

[8]燕道成.从传播学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35-40.

[9]韦洪发,张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01-104.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3-44.

[11]李春会.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62-64.

[12]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468.

[13]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7):4-7.

[14]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2.

[15]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80.

[16]李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逻辑[N].光明日报,2019-02-11(15).

[17]郭全中.智媒体的特点及其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6(3):59-62.

The Logical Conditions,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Path of Populariz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ANG Lihua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an, Sichuan 638000, China)

Abstra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the realistic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the logical start,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oretical content is the logical premise, the unblock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the logical means, the social practice is the logical intermedia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the logical end.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specting the main pos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opularization but not vulgariza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ing appropriat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guiding practice, and serv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e should establish a mass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reconstruct the new ideological content system, build a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tea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establish a sm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build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feedback mechanism.

Key words: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opularization; communication; practic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基金項目: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CSZ19037);四川省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ZJG2022-211)。

作者简介:王丽华(1979―),女,四川广安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关系。

猜你喜欢
大众化高职生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