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4-04-24 08:14赵艺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育中华院校

摘要:中华美育精神涌动于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蕴含着深刻的現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针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美育工作在审美认知、审美课堂和审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应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着力强化高职学生自我美育,推动中华美育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推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协同。

关键词:中华美育精神;高职美育;价值;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1-0023-05

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范畴中的精神体现,承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意识,引领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实践。本文将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这一研究思路对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内涵、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高职院校美育的现实困境以及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的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对高职院校的美育实践有所帮助。

一、“是什么?”——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中华美育精神的归旨是人格塑造

王一川教授认为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内涵在于“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独特建树”[1]。从此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华审美和艺术传统实践的精神归旨是对于人的培育或养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人格理想。通常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为“君子”,最为经典的“君子”说当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是从中国文化元典以及思想演进历程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的终极价值指向就是“成大人”。王阳明在著作《大学问》中解答了大学何以为“大人之学”,论述了其有关“大人”的观点:“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2]“成大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至高人格理想,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精神,在这一目标统领下,中华美育精神在目的层面主要表现为个人内在品格的涵养和塑造。其次,以艺术教育树立道德志向。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诗、礼和乐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指明了艺术是道德养成和情感熏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再次,以整体性美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美育即情育”。他认为美育在丰富人类精神世界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美育的提升能够整体性地提高人的精神世界[3]。将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融于美育的方式之中,置个体于感性形象的想象和体验之中,以整体性美育帮助人们从狭隘功利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能够实现人的思想、理智和身体等全面发展。

(二)中华美育精神的形态是知行合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核心命题,他强调:“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4]“中华美育精神”可以理解为“中华美学精神”在实践之维的自然延伸,其存在的形态是知行合一。第一,从哲学角度讲,中华美育精神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可以通过美来创造和抒发情志。第二,中华美育精神外在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内在讲求意境深远、形神兼备。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因此需要丰富人的外在形象,同时还要充盈人的内在精神。第三,中华美育精神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一方面,注重道德与审美教育的互相统一。立德树人是做好美育工作的第一原则,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必须处理好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和融合性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华美育精神吸纳了“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中的“知、情、意”相比,特别加上了“行”,这就强调中华美育要扎根人民的生产生活,立足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把美育渗透到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之中,突出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践品格。

(三)中华美育精神的追求是天人合一

美国人本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5]。以马斯洛为代表的西方美育精神可能涵盖不了西方美育精神的全部,但却呈现出了西方美育精神的一个特质:美育旨在追求个体自我目标的实现,即出人头地、战胜自我、征服自然等。与西方美育精神相比,中华美育精神的最终追求区别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即突出人类在宇宙面前的特殊性,而是追求在对个体的超越中实现人与天地的融合如一。中国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冯友兰在其“人生境界”说中将人生划分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其基本特征为“顺才顺习”,即个体遵循生理本能和社会习俗而做事,以“本我”为中心,属于最低级的层次,对应于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层次。二是功利境界。聚焦于“取”而不在于“与”,即个体以利己为出发点,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做事,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组合。三是道德境界。属于较为高尚而完整的人生境界,是指个体出于利他动机为社会利益做事,重“与”而不重“取”,为“义”而不为“利”,即“行义”,相当于马斯洛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四是天地境界。是一种超乎社会利益之上,达于宇宙高度的人生追求,即个人出于超自然、超功利和超道德动机为至高宇宙做事,这才是理想的人格、人生的最高境界[6]。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将人生境界划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审美境界[7]。以上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都指明中华美育精神旨在培育一种比西方马斯洛“自我实现”更高远的境界,即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天地境界”和“审美境界”。中华美育精神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美育目标,更有利于消除世界局部战争和全球生态失衡,更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为什么?”——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

(一)个人层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新時代“五育并举”理念下,美育能够使学生在美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得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美育德。中华美育精神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运用具体的形象或者抽象的意象,通过强烈的美的渲染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以美启智。美育蕴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启迪智慧的重要驱动力。美育可以开启个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提高个人对世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以美健体。从“身体”角度来看,中华美育精神培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注意身体的健康之美。从“生命”角度来看,可以利用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等生活素材,塑造学生的人格心理,增强其对生命之美的感悟。第四,以美促劳。一方面,人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在此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会激发人们为实现幸福而辛勤劳动、努力奋斗的内生动力。

(二)学校层面: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立德树人”应该包含三个“大”维度:立“大德”、树“大人”、成“大美”。这正是培育中华美育精神的旨趣所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深刻意蕴。首先,立大德是根本。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关系,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根本目的是立“大德”,即通过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感。其次,树大人是核心。树“大人”是中华传统人格教育之目标,也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目标之所在。树“大人”应该做到“与天地和德、与人和处、与社会和融、与己和乐”[8],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职美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审美知、情、意、行统一,帮助学生实现精神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真善美统一的“大美”境界。再次,成大美是表现。一方面,“大美”体现为真善美的统一。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塑造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大美”还体现为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中华美育精神的培育是通达个人教育和家国教育的重要路径,将助力学生个体价值、社会价值与国家情怀统一的“大美”人格的形成。

(三)社会层面: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最终是为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大学生在社会激烈巨变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还是历史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递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以美育再启蒙为平台,能够发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效用,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四)国家层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多方施策,其中,以下三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矢志铸魂育人,赓续中国精神。“以美培元”是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作用。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职美育体系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之美、理论之美、制度之美以及文化之美,在知行合一中赓续中国精神。第二,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华美育精神不仅反映了中华文明之美,也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伟大改革实践之中的红色精神之美、艰苦奋斗之美和改革创新之美。新时代高职院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不仅关乎学生的审美教育,也关乎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第三,担当时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宏伟目标的主力军。中华美育精神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三、“怎么样?”——高职院校美育的现实困境

(一)审美认知出现偏差

李东坡等认为,“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复杂性,包括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等心理过程。”[10]高职学生在审美认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审美心理不够成熟,审美认知存在偏差。高职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审美过程中容易停留在直觉性、经验性的审美认知层面,往往不能够对美的事物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度挖掘。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部分高职学生受到西方金钱至上、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侵蚀,产生了庸俗化理解美的危机。二是教育目标有所偏差,自身发展存在瓶颈。一些高职学生将评优评先、升学、就业等作为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忽略美育在实践育人中的价值。也有不少高职学生受到社会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接受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迎合社会需求作为狭隘的目标追求。

(二)审美课堂存在脱节

“无论哪种教育活动形式,如果它不包括审美教育成分,就不能达到巨大的效果。”[11]审美课堂是高职院校实施美育工作的主战场,但是目前一些高职审美课堂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美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近年来,高职美育机制虽然逐步完善,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却错误地将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混淆了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内容,认识不到美育是包含文学、艺术等内容的综合审美教育活动。其二,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脱节。大部分学生处于“重技能轻内涵”的状态,这也是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者,但鲜少出现艺术大师的原因。其三,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近年来,高职院校为对接产业需求,专业设置愈加细化,教学形式愈加模式化,但在一些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情况日益凸显。部分专业课教师仅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却缺乏将美育有效渗透专业课的方式方法。

(三)审美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一些高职院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多是对学生进行成“材”、成 “器”教育,轻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身心健全和审美提升。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美育执行力度不够。因为美育受到评价难度大、评估手段单一等因素制约,学校在美育课程设置、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导致高职美育工作成效不高,从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再次,一些高职院校的美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对美育而言,德育、智育和体育都具有相对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而美育工作只有弹性指标,没有准确、详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美育工作开展。

四、“怎么办?”——以中华美育精神引领高职美育体系构建的路径探究

(一)立足高职学生自我美育,激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内在动力

高职学生进行自我美育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内在功力的基本途径,对于构建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引领的高职美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自我美育的形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认知。新时代高职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从而有效抵御多元文化冲击。二是提升审美层次,促进审美实践。审美需要是人们付诸审美实践的潜在动因。有学者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个体的主体性审美需要,将审美层次从低到高划分为“消遣娱乐层”“内心感悟层”“自觉创造层”和“全面发展层”[12]。纵观审美需要的四个层次,层次越高,对于个体的审美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人追求的自主性、意志力和能动性也就越强烈。因此,高职学生要自觉提升审美层次,重視审美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将审美需要上升到家国天下的“大美”层面,为更高的审美需要付诸更多的审美实践。三是积极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将中华美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形式和内容开展美育实践,比如参加艺术展演和文艺表演感受艺术背后的精神情感等,在实践中提升审美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比如义务劳动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升华。

(二)推动中华美育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第一,坚持以美育为场域推进中华美育精神进课程。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职业院校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 [13]据此,高职院校除开设美育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可开设绘画、音乐、诗词等鉴赏类课程,丰富创意设计、生活艺术、社交礼仪等实践类课程,逐步打造“理论+鉴赏+实践”的多元化高职美育课程体系。第二,持续推进中华美育精神进教材。美育教材的内容可以分为主体部分、问题部分和操作部分,可以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思路进行设计。主体部分可以围绕中华美育精神核心内涵进行设计,从而解决“是什么”的认知问题。问题部分主要强调在教材每一单元后提出与中华美育精神相关的一些问题,在教师引导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探究中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操作部分即为美育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行动之中,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第三,使用现代语汇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高职院校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及其价值,应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为起点,探索学生更易接受和内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注重中华美育精神的凝练、整合和连接,使用现代语汇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与中华美育精神的主题构建,从而使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价值不断被理解和体验。

(三)推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是实现高职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美育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生命感悟。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主观能动性、文化艺术品位、精神境界方面的价值追求。其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美育是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养的实践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辅相成,能够对其他教育活动起到积极作用。再次,塑造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升生活情趣、释放压力、抚慰心灵是美育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发挥美育“综合中介”作用,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提升美育课程全面覆盖度,加大美育资源的供给力度,拓展美育工作的全面参与度。

(四)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协同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美育新格局[13]。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协同美育机制,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联动的美育共同体。其一,构建高职院校与家庭协同美育机制。首先要优化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沟通机制。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肩负起建设“家校”沟通机制的主体责任,变传统的单向沟通方式为双向互动式“家校”沟通方式。其次,将家长纳入高职院校美育工作评价体系。高职美育工作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指标以及学业指标,还应包括家长对于学校的美育成效给予的评价意见。再次,多渠道提升家长的中华美育精神培育能力。学校应该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作用,通过开设美育大讲堂等方式,向家长传授中华美育知识,提升家长审美素质和美育能力。其二,构建高职院校与社会协同美育机制。高职院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馆校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美育课程的实施,推动美育课堂走出去。学校应该组织美育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开展现场教学、志愿服务、主题研学等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参与美育实践中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美育场馆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引进优质美育资源。在人才引进上,可以聘任美育场馆的馆长或者工作人员担任兼职美育教师,依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美育场馆协同建立中华美育精神研修基地。在资源引进上,学校可以与社会美育场馆合作,发挥美育场馆资源的“云美育”作用,构建“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的高职院校美育“云教室”。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N].中国艺术报,2018-09-07(03).

[2]宋修见.成大人:中华传统美育对理想人格的塑造[J].美育研究,2021(4):15-18.

[3]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基础教育,2008(09):64.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14)[2023-09-02].https://www.gov.cn/xinwen/2015-10/14/content_2946979.htm.

[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34.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496-500.

[7]张世英.做一个诗意的人[N].光明日报,2018-04-16(15).

[8]张文.“和”:儒家的最高境界[J].中国哲史,1997(04):8.

[9]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2023:18.

[10]李东坡,李欣明.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视域下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9(5):66-72.

[11]莫?卡冈.卡冈美学教程[M].凌继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7.

[12]孙泽山.审美需要的层次及其特性[J].东北师大学报,1991(02):18-21.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10-16(04).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2023AH05240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xtd218)。

作者简介:赵艺(1990―),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育、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美育中华院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