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析

2024-04-24 07:45潘婉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教材传统

潘婉茹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误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感受中华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學生深入认识我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我国古人的数学思维和表达方式,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然而,部分教师缺少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和素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缺乏明确的开发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存在将小学数学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渗透数学文化的认知误区。数学文化在课程标准、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在课程实施中,部分教师由于课程理解能力不足,不同程度地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等同于数学文化本身,甚至局限于数学史层面,对其他背景性资料、课程与教学资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不够重视。

二是教师基于评价中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实际,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基础教育评价中,涉及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评价的学科主要集中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考查内容常常局限于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评价一般纳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评价,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评价往往通过过程性评价来落实。这说明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水平较难通过终结性评价或者说卷面成绩显现,而难以外显的发展要素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

如何借助数学学科特点和优势,将数学文化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笔者认为,探寻基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路径至关重要。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目标

政策文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多次提到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在结合算盘、印章、剪纸等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导向,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感知与体悟具体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素养层面的目标。

2.将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纳入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隶属于数学学科的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材在四个学习领域中均编排了大量关于我国数学文化的内容,涉及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典籍等,如对祖冲之、刘徽、杨辉等数学家典故的介绍,对算盘、算筹记数法、七巧板、《九章算术》等的呈现。二是数学学科范畴以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如古代建筑、剪纸、印章、京剧脸谱等插图,以及对农历、二十四节气等的介绍。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材中数学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结合相关材料展开深度解读,进而在教学中体现。例如:多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介绍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等知识性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你知道吗”板块,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算筹,介绍相关数学家的经典著作和他们与数学的故事等。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这些素材启发学生思考数学家精神,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品格。

其次,教师要清晰地识别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以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有意识地将其融入教学中,而不是一带而过。例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课蕴含着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如教材插图有北京、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6个省份的代表性建筑,以及天坛、内外铸字的北京大钟寺永乐大钟等,教师要理解教材插图的编排意图,适时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认识大数的同时感悟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创造,培育家国情怀。

最后,小学数学教材中提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有时是隐性的,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发与利用。如,在货币单位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挖掘纸币上的风景名胜、少数民族服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可以引入货币单位的统一、古钱币等相关素材,丰盈学生的文化底蕴。又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板块中“简单的周期”时,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融入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文化素材,引导学生在理解周期变化规律的同时,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除课程标准给定的案例、主题活动,以及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外,仍有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展开教学,更好地发挥小学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第一,将古典诗词融入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教师可以将孟浩然《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中“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诗句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诗句中的“千里”指路途遥远,指向路程的概念;“俄顷”的意思是一会儿,指代时间。“千里在俄顷”直观地体现出船航行速度之快。短短一句诗将“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巧妙联系起来,为学生在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含义及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语言文字之美、融通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第二,结合剪纸等传统工艺品传递数学之美。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教师可以结合剪纸等传统工艺品开发地域性中华优秀传统化文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各类蕴含数学教学价值的物质文化载体,学习图形与几何等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结合地方传统剪纸工艺,如常州刻纸、扬州剪紙、水族剪纸、定西剪纸等,开发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借助本地传统剪纸工艺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第三,结合传统游戏设计数学学习活动。除了幻方、华容道、孔明锁、九连环等经典的传统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滚铁环、翻花绳等传统游戏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借助滚铁环游戏体会圆的特征;在“东西南北”折纸游戏中体会方位的概念;结合翻花绳游戏,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变换;在“跳房子”游戏中深化对数字及其关系的认识;结合“石头、剪刀、布”游戏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结合相关条件体会“可能、一定”等词语的内涵。

第四,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开展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利用京剧脸谱将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脸谱图案的轴对称特征,感受数形之美;关注不同文学作品中脸谱的表现力;品析关羽、张飞及孙悟空等角色在不同京剧片段中的不同形象,领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品味不同色彩的脸谱所展现的人物特征的差异,以及不同行当脸谱的特点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4.命题与评价中适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小学数学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需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一是将我国古代计时法、古代智力玩具、古代建筑、古代文学作品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作为纸笔测试命题的背景材料。例如,在《比》单元知识测试中,教师可以将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圭表作为背景材料,给出直立的“表”的高度和某个时刻水平放置的“圭”的长度,让学生求同一时刻某个已知高度物体的影长。教师还可以变换该题目中的未知量,引导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相关变式问题。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中。例如,以“中国四大古桥中的数学”为主题设置表现性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从洛阳桥、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中任选一座,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桥的历史,明确其建筑特点及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挖掘四大古桥中的数学元素,从桥长、桥面宽、拱形等角度入手,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赵州桥的曲与直,理解卢沟桥上三角铁柱的作用,分析广济桥上亭台楼阁图的设计,探索卢沟桥的石拱与桥墩的排列规律等,并提交研究报告等成果,抒发对古人数学智慧与创造力的赞赏,实现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本文系常州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探索”(2022C36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评价的转型与重构”(D/2020/01/20)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中华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