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

2024-04-24 07:45曹莉佘宇晖覃瑶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费孝通整本书乡土

曹莉 佘宇晖 覃瑶

《乡土中国》作为高中生必读的学术论著,不仅能从题材上丰富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经验,引导学生感知学术研究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学习如何阐述学术思考,还能从内容上驱动学生依托费孝通的社会学研究,深度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土中国》蕴含着儒家文化精神、传统社会的文化观念及传统的乡土习俗,为教师借助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启发与指导。

一、《乡土中国》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基。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是孕育中国传统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沃土。

1.“乡土中国”的精神内核是儒家文化

《乡土中国》诠释了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道路上发挥重大影响的文化能量——儒家文化的精华。费孝通在编纂《乡土中国》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尤其是《论语》),《乡土本色》《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等章节均有引用。1930—1940年间是乡土社会最后的辉煌和最发达时期,费孝通对这个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进行了深入调查,进而揭示出这个时期的社会与千年前的乡土社会基本相同。他借鉴《论语》支持他观察得出的结论,结合乡土社会的实际情况解释《论语》,彰显出传统文化经典持久的生命力。

2.乡土社会蕴含着传统社会的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首先从基层概括出中国社会的乡士性,说明对土地的高度依附是诸如“私”“礼”等文化观念产生的根基。“土”“私”“礼”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中国的基层乡土社会往往依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约束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人们发自内心地遵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人骨子里“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依恋故土观念,中国社会重视“人情”、讲求“关系”的社会交际文化,以及从家庭推及社会的“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等传统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社会的稳定。

3.乡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

对土地、家园、人伦亲情的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由此衍生出很多富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习俗。比如,大部分节日都安排在农事活动较少的时期——端午节在养蚕缫丝后、田稼插秧前,中秋节和重阳节在稻谷结穗的空当期等。祭奠祖先、聚餐、拜年和拜访亲友等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中華民族血脉中的一部分,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凝聚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乡土社会的习俗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大多数传统习俗得以留存,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春节等习俗得到了发扬。

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进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其蕴含的真、善、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进而认同中华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构成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达成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标的逻辑进路。

1.文化认同——从理解到认同

文化认同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理解”是“认同”的基础,让学生达成理解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回到真实语境,包括特定历史语境、作者人生境遇语境、具体写作语境等。要达到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实现文化认同的目标,学生就要经历从明确“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的学习过程。

对于“是什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序言中阐明了他想要通过这部作品回答“中国底层的乡土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因此,本书中关于乡土社会的核心观点可以被视为乡土社会的特征。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学生虽然能找出每个篇章的主要理念,但对于中心思想的理解仍然不够清晰。学生的困扰在于,费孝通在阐述主题概念的过程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对现象的探究随心所欲地表达。基于此,教师应以“乡土社会的特征”这一核心主题串联全书内容,如对第一章提出的“乡土性”这一特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本章内容解释“乡土性”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乡土性”建立在人民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关系上,乡土社会具有不易流动性和聚居性。学生理解了“乡土性”这一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后,对之后章节提出的不需要文字性、家族性、熟人社会以及差序格局等社会特征的理解会水到渠成。

除了依托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化现象的横向比较来理解概念。比如,对关键概念“差序格局”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汉语中有舅舅、叔叔、姑姑、姨妈等称呼,而英语中只用Uncle和Aunt来称呼,这说明与西方社会相比,乡土社会强调人在关系中的身份认定,也就是说,乡土社会中亲疏关系决定了差序。

对于“为什么”即乡土社会的价值体系问题,学生单纯地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特征是不够的。文化认同感是一种个体接触群体文化所产生的体验,涉及“我是谁”的问题,体现了个体追寻源头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完全隔绝“理解”和“认同”的过程,让学生利用社会事例或身边的实物理解核心思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而引领学生自视有乡土文化的痕迹是文化认同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让学生参照《再论文字下乡》章节中的观点“文化是靠符号系统和个人的记忆保持的社会公共的经验。这样来看,每个人的‘此刻,不只包含他个人‘过去的映射,也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映射”,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重新审视自己或身边的人,寻找自身的乡土文化印记,思考它存在的意义,进而达到文化认同。

2.文化自信——从认同到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种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价值的有力认可,对自己的文化活力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强烈信任。中华文化延续两千多年,文化自信是重要的精神力量。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时,孔子问道“六经”,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宋明理学家直面佛教所确立的“以儒治世、以佛立心”的儒佛分工的挑战,重回原典,以“四书”置换“五经”核心文本地位,新儒学诞生。对于《乡土中国》中涉及的乡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拉近学生与乡土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家庭讨论、长者采访、网络搜索、实地参观等方式,搜集关于家乡风俗文化的资料,切身感受家乡文化,并依托《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对乡土文化进行探源,最终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展示实践成果,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3.文化自觉——从自信到自觉

文化发展应兼具时代性和民族性。追求文化的时代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源于文化的使命意识,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历程中,文化自觉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败的国人开始自发地反思民族文化,并且第一次立足世界的高度重新审视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在文化自觉的激荡下大力推广“新学”,力图打破“中体西用”的理论框架,进而改变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性质,引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进步和振兴的必要条件,强调以客观的态度对自身文化的长短优劣进行审视与辨析。面对世界多元文化,学生要学会以包容之心、多元视角取长补短,既不数典忘祖、故步自封,又不盲目排外、妄自尊大。

引领学生实现文化自觉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审视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再读《乡土中国》”学习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专题讨论,如结合“时势权力”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思考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哪些权力;可以是主题辩论,如以“该不该过洋节?”为辩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中西不同的节日习俗认识中西文化,并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是论文写作,如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写作论文。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中国的事实说明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性。阅读这部书的意义是让高中生深入认识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性,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进而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教师需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借助《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乡土中国”,在时代发展中思考乡土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涵养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曹莉、覃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佘宇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费孝通整本书乡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乡土中国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