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4-24 07:45石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乞巧婚俗男方

石丹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文言文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记诵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表现。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拓展传统文化内容,从传统文化素材中发掘新的育人价值,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素养。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笔者执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时,引导学生从文化层面展开学习与探讨。

一、在字义辨析中领略汉字文化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其中字、词含义的理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把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并结合注释尝试理解,确实理解不了的地方标提出来,师生一起分析、讨论。

教学时,笔者先从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言实词“相”的构字方法和本意说起——“相”是会意字,甲骨文从“木”与“目”,是会用“目”看“木”之意;金文大体相同;小篆直接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隶书变楷书后写作“相”。《说文·目部》指出“相,省视也。从目,从木”,也就是说,“相”的本义是“细看、观察”。这一本义不仅体现在“相亲”一词中,还体现在湖北省部分地区的方言中,如日常说的“老师朝他相了一下”,其中的“相”就有“相面”之意。学生明晰“相”的本意后,笔者让学生试着分析比较文中“儿已薄禄相”“及时相遣归”“会不相从许”“久久莫相忘”“誓天不相负”5句中“相”的具体含义。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分析后,发现“儿已薄禄相”中的“相”用作名词,指“相貌”;“及时相遣归”(及时地将我强送回家)和“会不相从许”(我一定不会答应你的)中的“相”从看某人的相貌引申为代词“你、我、他”,前一句中代指“我”,后一句中代指“你”;“久久莫相忘”“誓天不相负”中的“相”从你看别人时,别人有可能也在看你引申为“互相”。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并出示文中没有出现的“相国”一词,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相”的引申义。学生查阅资料后发现,“相国”指“辅佐君王处理国家大事的人”,此处的“相”有“辅佐”“辅助”之意。梳理字词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口译疏通文义。

此外,笔者还针对文本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等,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其基本特点,同时提供与文章相关的一些成语、俗语,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和俗语的典故及其蕴含的汉字文化,为写作积累素材。

二、在合作探究中辩证看待传统婚俗文化

为加深学生对传统婚俗文化的理解,教学中,笔者出示如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第一个问题是“有人对焦仲卿提出批判,认为他太懦弱,提出他可以撇开焦母,毅然与兰芝一起生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多数学生认为这种观点可行。笔者提示学生,这一观点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并让学生思考原因。一名学生从古代的婚俗文化出发,做出如下解释。古代婚姻倡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有“七出”之说。“七出”指“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其中,“不事舅姑”从字面上看是不顺从父母的意思,实际执行中可以理解为让父母看不顺眼。《礼记》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条文,我们要求焦仲卿撇开焦母与兰芝一起生活是不现实的。从这个角度说,导致他们婚姻悲剧的不是焦仲卿的懦弱,而是当时的婚俗文化。

第二个问题:“现代生活中的婚俗文化与文中的婚俗文化有什么不同?”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中式婚俗与现代中式婚俗的异同,学会辩证看待传统婚俗文化。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传统中式婚俗可以概括为“三书六礼”。“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定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细列出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有非常繁复的程序——“纳彩”俗称说媒,即男方请媒人去女方提亲,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备礼(羔羊、大雁、鸳鸯、米、酒、蒲、苇、卷柏、嘉禾等)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出生年月日(生辰八字)和姓名,准备合婚仪式;“纳吉”即男方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举行订婚大礼;“请期”即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的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月、十一月;“亲迎”是男方在婚礼当天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现代中式婚俗一般包括迎亲、找红鞋、敬茶、撑红伞、撒米、绕吉祥路、过门、婚礼、敬客、入洞房、回门等仪程。

对比分析后,学生发现传统中式婚俗通常注重礼仪、服饰、音乐等方面的传统元素,给人一种庄重、神圣的感觉。学生还总结出传统中式婚俗的优点在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能让新婚夫妇和来宾感受到深厚的传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缺点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筹备,缺乏个性和创意,其中的一些礼仪和规矩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应;现代中式婚俗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新婚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婚礼的主题、场地、音乐、服饰等,更加灵活自由,同时,现代中式婚礼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婚礼仪程,引入了草坪婚礼、海滩婚礼等婚礼形式,婚礼中注重营造惊喜,体现创意。

三、在拓展延伸中渗透传统节庆文化

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图片、音频及视频等网络资源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孔雀东南飞》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精讲一部分,再引导学生课下借助网络资源深入探究文中提到的节庆文化。一名学生对文中“初七及下九”一句中涉及的乞巧节(七夕节)很感兴趣,课后查阅资料后,发现古代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少女穿着新衣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求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各个地区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基于此,这名学生决定在今年的乞巧节邀请三五名好友,穿上精美的汉服,摆上自己制作的“巧果”祭拜魁星,希望在不久之后的高考中“一举夺魁”。

(作者单位:大冶市实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乞巧婚俗男方
八月来临话七夕
《乞巧》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潭山乞巧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乞巧七夕
自制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