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的物理实验试题设计

2024-04-24 08:44胡国新林颖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平面镜斜面物理

胡国新 林颖

在初中物理学教学检测中设置物理实验试题,有利于树立物理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巩固学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实验手段,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怎样聚焦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物理实验试题呢?

一、基于条件变换命题,培养科学思维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实验题的设问指向既非简单地回答“是什么”,又非机械地回答“应该是什么”,而是在物理实验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确实是什么”。基于此,教师在命题时要注意变换常规实验的条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物理概念等进行深度思考、理性思考,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变换条件包括变换实验条件、变换实验情境、变换实验器材、变换图形、变换数据、变换提问方式等。这样的命题手段旨在通过考试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变通性,促进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发展科学思维。例1就是通过变换实验条件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典型试题。

例1  小红在家里的穿衣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回想起课堂中做过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1所示)。

(1)小红面向穿衣镜举起右手,看到镜中的自己举起的是左手(选填“左手”或“右手”)。

(2)为了近距离观察自己,小红走近穿衣镜。在此过程中,镜中小红的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既能反射光/成像/成虚像,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为了得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需要将镜前的蜡烛放在不同(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如图2所示,某同学曾在课堂实验中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对此的看法是光太强,看不清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光太强,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第(1)(2)小题以情境呈现小红与自己镜中的像的大小关系、左右关系,考查的是虚像与物体的“对称性”。第(3)小题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选择及原因,涉及“等效替代法”的物理实验方法。第(4)小题考查的是物理探究型实验中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5)小题“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与教材情境不同,变化了实验条件,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题的实验情境基于教材中的素材而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想象实验过程、思考实验现象、回顾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深化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特别是最后一问,对教材呈现的实验方法提出质疑,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作答。这样设计既有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又有助于引领课堂教学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基于自制实验命题,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命制物理实验试题时可以学生自制的实验器材作为命题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积累实验案例,同时引导课堂教学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特点。例2的设计基于教材“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但改变了教材呈现的小桌、海绵等实验材料,选用矿泉水瓶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2  如图2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实验。

(1)在A、B两步实验中,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可知: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C。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刺破人的皮肤

(2)比较B、C两步实验,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如甲图所示,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侧壁的不同高度钻出A、B两个小孔,发现拧紧瓶盖时瓶中的水不会流出,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打开瓶盖后如图乙所示,水从两孔中流出,并且落在地面的位置与瓶底的距离不同,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表明液体压强随深度变深而增大。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矿泉水瓶创设实验情境,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进行了生活化改编,有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着物理概念、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增强学生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整合多个实验命题,培养核心素养

教师应该以主题为引领,整合多个物理实验命制试题,突出知识主干,强化整體思维,引导学生从逐一掌握单个知识点过渡到整体建构知识网络。命题时,教师可以从主题内知识内容的分级和主题间知识内容的关联入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习主题,综合提升物理核心素养。例3把三个与斜面有关的实验整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3  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用斜面做过多次实验,图3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图4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图5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

(1)在图3、图4所示实验中都有“让小车或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步骤,这样操作是为了使小车或小球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在图3所示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由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显示的;在图4所示实验中,速度一定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在图5所示实验中,被拉木块的重力为4.5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斜面长1.2m,高0.3m,则斜面的效率为62.5%;在图5中画出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本题将课标规定必做的三个实验通过“斜面”主题整合在一起,把散点状的问题整合为具有整体性的结构化问题,使测试过程变成学生完成有思维含量的挑战性任务的过程。此题的导向是,教师要重视“综合与实践”教学,精心选择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炼解决相似问题的思维路径。

(作者单位:胡国新,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林颖,武汉市南湖中学)

胡国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北名师,湖北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优秀物理教研员,湖北省“国培计划”优秀培训教师,全国优质课比赛物理优秀指导教师;倡导“以问导学,以趣乐学,以评促学”教学理念,执教的《伏安法测电阻》在湖北省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探讨》等期刊发表,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学会课题被评为一等奖。

猜你喜欢
平面镜斜面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只因是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斜面之上探动能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