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炎性肉芽肿287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2011-02-10 12:42黄文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3期
关键词:囊虫环状肉芽肿

黄文起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商丘 476100

颅内炎性肉芽肿比较常见,是一种慢性炎症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病因主要有绿脓杆菌、结核菌、寄生虫、霉菌及其他颅内非特异性感染。病理生理上都有变质、渗出、增生等过程。不同的致炎因子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改变也不相同,即使同一种炎性因子,不同的病理阶段所引起的脑组织形态改变也不尽相同。目前,CT、MRI是检查颅脑、反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主要方法,笔者通过CT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肉芽肿的性质,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地区概况 所采集病例全来自豫、苏、鲁、皖四省交界区,属黄淮海经济协作区,地势平坦、气候四季分明,属大陆性气候,交通除陇海、京九铁路外皆以公路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农村以畜养为主要经济方式。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1.2 一般资料 共采集本院1992-03~2009-12颅内炎性肉芽肿患者287例,均经CT平扫、增强扫描、定期CT复查、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及追踪观察等临床资料证实。男134,女153例;农村183例,城镇104例;年龄1.5~67岁;其中1.5~14岁132例,15~34岁87例,35~67岁68例。观察时间最长18个月,最短3个月。

1.3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起病缓慢,部分病例有明确发热病史,急性脑炎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神经系统损坏症状和体征少见,多不影响日常生活。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不同程度增高,糖量、氯化物升高89例,脑脊液浑浊99例,涂片见隐球菌3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24例,囊虫补体实验阳性15例,结核菌素实验阳性25例。大多数病例均有头晕、头痛及不同程度癫症状,部分病例尚伴有肢体活动障碍,19例有明显的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1.4 CT数据采集 用GEMAX640CT机和SI MENS PLUSCT,采用仰卧位,扫描听眦线为基线,层厚5 cm、层间距均为1 cm,连续数据12层,骨窗及软组织窗摄片观察。矩阵256×256,FOV 24 cm。

2 结果

CT平扫时可见片状低密度时,边界不清,面积11 mm×9 mm~32 mm×34 mm,CT值19~34 Hu,有时低密度区内可见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分布不一。中线结构居中或轻度向健侧移位,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在低密度区内可见有小结节状强化或环形强化,或呈“靶样”强化。强化结节及强化环多在15 mm以下。本组结核性肉芽肿132(45.99%),CT表现为病灶周围水肿区较小,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环状和簇状强化及结节样强化;小脓肿112例(39.02%),水肿范围较大,沿脑回分布,平扫呈低密度影,增强呈环状强化84例;病毒性脑部炎症10例(3.48%),平扫、增强均无低密度;霉菌性肉芽肿11例(3.83%),CT表现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结节样强化8例,增强未强化3例;囊虫性肉芽肿22例(7.67%),其内有头节,增强呈靶样强化。

3 讨论

颅内炎性肉芽肿是致炎因子在颅内形成的结节性病灶,致炎因子虽与颅外炎症相同,但由于颅内多道特殊屏障存在及致炎因子生长基质、环境不同,颅内炎性肉芽肿的病理过程有别于颅外炎症。好发于儿童,占本组病例的55.0%,与国内杨建军[1]报道一致。女性高于男性,比例1.07∶1。农村发病人数高于城市,比例1.31∶1。致炎因子以结核居多(45.99%),小脓肿112例(39.02%),仅次于结核。

3.1 CT表现 颅内炎性肉芽肿均具有变性、渗出、增殖等病理阶段,CT表现有共性,病灶小,平扫显示为低密度,增强后呈小点状、结节状,小环状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2-3]。由于不同致炎因子有不同的病理过程,同一种致炎因子在不同的病理阶段CT表现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病灶周围水肿区大小不等、病灶形态不同、结构有别,增强强化表现不一。为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3.1.1 结核性肉芽肿:表现多种多样,可为等密度、高密度或混合密度,单发较多,多发亦可见,周围水肿区小,并可见小结节内钙化影,占位效应不明显。结核性肉芽肿在增强扫描时,病灶呈环状强化,环壁多数连续,厚薄均匀,边缘光滑,环的形态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环的中心密度类似周围脑组织的密度。当中心有干酪样变时,中央为低密度;当内容物有钙化时,中心密度更高,即靶样征,靶样征以往常被作为诊断结核性肉芽肿的特征表现;本组病例中1例脑囊虫病(单发)也具有此征,因此在将靶样征病例诊为脑结核性肉芽肿的同时,还应考虑脑囊虫病的可能。结核性肉芽肿在增强扫描时亦可呈结节状、斑点状强化,在结核杆菌及其释放毒素的刺激下,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以及周围组织细胞增生。纤维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产生胶原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多支小毛细血管伸展于胶原纤维内,因此在注入造影剂后,小毛细血管强化聚集形成结节样改变。初期以渗出为主,呈低密度样改变,水肿带较宽。

3.1.2 颅内小脓肿:在急性脑炎阶段CT表现为境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增强后呈斑点状或脑回样强化;在脓肿形成前期平扫显示不规则低密度区,密度不甚均一,不能发现环状影,增强后出现环状强化,环内容物CT值多为水样密度;包膜形成时平扫即能看到环状影,中心为低密度,注入造影剂后明显强化,厚薄均一,形态规则。水肿带较宽。

3.1.3 脑囊虫性肉芽肿: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虫体死亡后致脑组织水肿,水肿程度与致病力及个体反应程度呈正相关。初期平扫时为低密度区,增强无强化。随后形成囊状病变,呈环形强化,囊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囊状病灶的低密度影为囊液,环状影为囊虫的囊壁,囊内高密度影为头节,CT可显示囊虫的直接征象。脑囊虫病大部为多发。

3.1.4 脑实质内的霉菌性肉芽肿:平扫为等或高密度影,周围伴低密度水肿影,增强扫描显示大小不一,多发的边界锐利,强化明显,呈结节样或环状。

3.1.5 小胶质瘤:CT表现有时与肉芽肿极为相似,依其环壁厚薄不一,形态不规则,有壁结节,且对各类抗炎治疗无效,甚至恶化等,可以此与炎性肉芽肿相鉴别。尤其是动态CT增强扫描可提示诊断率和判定疗效[4-5]。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分析初步得出:不同致炎因子在不同病理阶段有一定的CT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囊虫补体试验、结核菌性试验)可鉴别诊断。

[1]杨建军 .颅内炎性肉芽肿3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8):706-707.

[2]解中福,刘海莉,秦进喜,等.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CT、MRI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3):180-182.

[3]张峰,韩向君,孟姮,等 .颅内炎性肉芽肿的CT分析(附44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16(11):700-701.

[4]李文成,李增富,成德方,等 .炎肿消治疗颅内炎性肉芽肿性癫痫临床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2(2):8-9.

[5]聂振明,朱广廷,段德义,等 .以癫痫为首先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6,22(5):303-306.

猜你喜欢
囊虫环状肉芽肿
一次开颅治疗颅内多发性脑池型囊虫1例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S”型断桥式缝合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三角网格曲面等残留环状刀轨生成算法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