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52 例经痛临床观察

2013-08-19 02:45查锦东指导冯永芳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腰骶后遗带状疱疹

查锦东 指导 冯永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430061)

笔者自2010—2013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PHN)52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52 例,参照有关文献1 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临床治疗疱疹消退,在皮疹处遗留色素沉着和瘢痕,皮肤疼痛、刺痛、发麻、异样感和痛觉过敏。52 例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26 例,男16 例,女10 例,年龄37 岁一58 岁,病程发病35 天到13 个月或者6 个月时仍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受累神经:肋间神经15 例,腰骶神经6 例,颈神经3 例,股神经1 例,三叉神经1 例。对照组26 例,男14例,女12 例;年龄最小36 岁,最大75 岁;病程最短10 天,最长2年。受累神经:肋间神经18 例,腰骶神经4 例,股神经2 例。

2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五灵脂炒6g,香附3g,牛膝9g,地龙去土6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服2 次。

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使用西医方法治疗,15 天为一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或偶尔疼痛,睡眠及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时偶有疼痛,日常生活大部分恢复;好转:疼痛减轻,偶尔阵发性刺痛,睡眠及日常生活稍有改善;无效:疼痛未缓解,睡眠及日常生活无改善。

3.2 结果

治疗组:26 例患者治愈16 例,显效6 例,有效2 例,无效2 例。对照组26 例患者,治愈12 例,显效4 例,有效1例,无效9 例。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治病必求于本”。疼痛仅是本病的外在表现,引起疼痛的根源才是疾病的本质,如何根除疼痛才是治疗本病的最终目标。带状疱疹多因湿热火毒外溢皮肤所致,加之病程长久,伤及正气;疾病后期气阴两伤,则经脉失养,余毒未消,血瘀内阻,则经络不通,致使气血凝滞不畅,因而遗留疼痛。方中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配有秦艽、羌活、地龙等,宣痹通络止痛,甘草味甘而缓急止痛,又善解毒清热且通行十二经可升可降而调和诸药为使药。

内服中药配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见患者不适感,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且疗效可靠,适于推广。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300。

猜你喜欢
腰骶后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