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2013-08-19 02:45唐虹傅金荣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消炎痛扭体热板

葛 曼 唐虹 傅金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临床医学院·20003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疑难病,发病率高达10%~15%[1],其中痛经及慢性盆腔发病率为20%~90%[2],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下腹疼痛,或性交痛及肛门坠痛。目前可采用传统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减轻内异症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存在手术费用昂贵、药物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等问题,总疗效不理想。导师付金荣主任医师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湿、热、瘀”是导致内异症疼痛缠绵难愈的主要病机[3],采用“清热利湿止痛”法,自拟“盆痛灵”,经直肠给药治疗内异症盆腔痛,取得较好近期临床疗效[4]。远期疗效尚难肯定,随着临床观察,根据中医理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唯风药可至”,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芷等,可提高临床远期疗效。本研究比较观察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方的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EMs 疼痛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g,清洁级,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书编号:2007000537089。实验室适应性喂养一周,普通饲料,自由饮水。

1.2 药物

受试药物:盆痛灵(由三棱、莪术、虎杖等组成,龙华医院中药房提供),加味盆痛灵(原方加白芷等,龙华医院中药房提供);阳性对照西药:孕三烯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mg/粒,批号:5311003552),消炎痛(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粒,批号:120101)。

1.3 仪器和试剂

YLS-6B 智能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制造,编号:上海中医药大学20060506);冰醋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F20061101);0.9%氯化钠注射液(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62003);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秒表。

2 实验方法

2.1 给药方法

盆痛灵组:成人每日用量0.9g 生药/kg,实验用量按成人每日用量20 倍扩大后,直肠给药浓度为1.8g/ml 的药液,0.1ml/10g。加味盆痛灵:成人每日用量1.2g 生药/kg,实验用量按成人每日用量20 倍扩大后,直肠给药浓度为1.8g/ml的药液,0.1ml/10g。孕三烯酮:根据临床用量的体重计算,按0.15mg/kg 配置成悬浊液每日灌肠0.1ml/10g,连续7d。消炎痛:根据临床用量的体重计算,按0.5mg/kg 配置成悬浊液灌肠0.1ml/10g,连续7d。空白组:灌肠等容积生理盐水。

2.2 热板实验[5]

选用18±2g 雌性昆明种小鼠若干只,将小鼠置于YLS-6B智能热板仪(55±2℃)上,记录小鼠自接触热板至第一次舔后足的时间(痛阈值)。每只小鼠测两次,间隔10min,计算平均痛阈值(剔除痛阈值大于5s、小于30s 的小鼠)。选出50 只合格的小鼠,以基础痛阈值的大小排序随机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盆痛灵组、加味盆痛灵组、孕三烯酮组、消炎痛组,每组10 只并标记号。各组每天按0.1ml/10g 体重容积灌肠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后5、15、25、35、45、60、90min 再按热板法测定各鼠的痛阈值(若小鼠60s 仍无痛觉反应,则停止测试而按60s 计算)。

2.3 扭体实验[5]

选用18±2g 雌性昆明种小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盆痛灵组、加味盆痛灵组、孕三烯酮组、消炎痛组。各组每天按0.1ml/10g 体重容积灌肠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20min 后,给小鼠腹腔注射0.8%醋酸0.1ml/10g 致痛,并立即观察记录15min 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计算药物的疼痛抑制率:疼痛抑制率=[(空白组扭体均数-给药组扭体均数)/空白组扭体均数]×100%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

与给药前的痛阈值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镇痛作用时效分别为:加味盆痛灵组在给药后45min,盆痛灵组在给药后60min,消炎痛组和孕三烯酮组在给药后90min。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味盆痛灵组在给药后15,25min 提高小鼠痛阈值(P <0.05),给药后35,45,60,90min 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 <0.01);盆痛灵组在给药后60min 提高小鼠痛阈值(P <0.05)。表明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加味盆痛灵镇痛效果略有优势。结果见表1。痛入络,唯风药可至”学说,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芷可提高远期疗效,中药白芷具有祛风止痛作用,聂氏等[7]从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大鼠甩尾法观察到白芷挥发油的镇痛、镇静作用。

本实验采用镇痛实验常用的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比较观察盆痛灵镇痛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盆痛灵和加味盆痛灵能提高小鼠痛阈、减少醋酸所致小鼠15min 内的扭体次数,但加味盆痛灵疗效略有优势(P <0.01),表明加味盆痛灵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可能跟加味祛风通络之品确能增强其止痛功效有关。孕三烯酮组和消炎痛组在扭体实验中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而在热板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热板法反映药物的中枢镇痛作用,扭体法反映外周致痛程度[9],西药对照组的两个实验结果不一致,推测可能孕三烯酮和消炎痛的外周镇痛作用更好。

本研究是观察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的镇痛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疼痛提供依据。至于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

表1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S,n=10)

表1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S,n=10)

注:与给药前痛阈值比较,▲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HPPT(s)组别 基础HPPT 5 15 25 35 45 60 90(min)空白组 11.43±1.65 13.89±4.18 13.40±4.34 11.55±6.35 10.28±4.51 10.62±5.10 9.15±2.79 15.72±6.34消炎痛组 11.60±1.86 18.66±14.93 18.26±15.77 18.10±15.79 19.29±15.72 17.47±16.24 21.39±20.95 33.86±20.72▲孕三烯酮组11.58±1.98 9.09±2.54 9.89±3.89 8.75±1.72 7.97±2.42 9.26±2.03 9.97±3.37 12.62±6.61▲盆痛灵组 11.79±1.73 14.57±8.85 15.63±10.65 14.68±7.03 15.37±5.89 23.53±22.64 25.58±19.50▲* 25.41±21.40加味组 11.36±1.98 17.17±16.57 25.34±19.23* 26.95±23.09* 24.88±18.86** 31.60±19.14▲** 31.79±21.33▲** 40.72±20.97▲**

3.2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各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可显著减少醋酸致痛时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加味盆痛灵组疼痛抑制率高于其余各组,提示加味盆痛灵的镇痛作用略强于盆痛灵、消炎痛、孕三烯酮。结果见表2。

表2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

表2 盆痛灵加味盆痛灵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N 15min 内小鼠扭体次数 疼痛抑制率%空白组 10 18.00±10.07孕三烯酮组 10 8.10±3.03** 55.00消炎痛组 10 7.50±4.55** 58.33盆痛灵组 10 7.40±6.52** 58.89加味组 10 6.60±4.65** 63.66

4 讨论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疼痛至今仍无药物能彻底治愈,目前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停药后容易复发,口服中药汤剂多选用苦寒破瘀攻伐之品,故灌肠方法尤为有利,既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又可通过肠壁渗透药液至盆腔,使药力直达病所。导师前期通过临床观察,自拟“盆痛灵方”水煎剂直肠给药治疗EMs 盆腔痛患者,取得较好近期疗效[4]。本方主要由三棱、莪术、虎杖等组成。虎杖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功效;三棱味苦性平,莪术味辛性温,均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棱有镇痛、抗炎及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改善微循环作用,广泛用于妇科疾病如痛经[6]。EMs 患者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复发,根据中医“久镇痛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冷金花,张羽.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26):6-7.

[2] 郭李璐,方小玲.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8):55-57.

[3] 傅金荣.试论湿瘀并存是妇科疾病的病理转归[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39-40.

[4] 傅金荣,郑锦,胡晓梅,等.盆痛灵直肠给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41(3):35-36.

[5] 徐淑云.药理学实验方法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2-887.

[6] 冯海红,唐德才.三棱妇产科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53-1254.

[7] 聂红,沈映君,吴俊梅,等.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和身体依赖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22l-223.

[9] 李红念,梅全喜,林焕泽,等.沉香叶与沉香药材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1958-1959.

猜你喜欢
消炎痛扭体热板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一种超薄真空腔均热板复合材料及其密封成型方法
蒙药阿给镇痛作用的研究
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效果观察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观察
基于ANSYS的电加热硫化机热板结构优化的研究
藏药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抗胃溃疡抗肝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喷头加设集热板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艾可合剂与艾可胶囊药粉镇痛作用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