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规范工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北京市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的思考

2015-12-03 04:58马凌李忠诚田晶樊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45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区县负荷北京市

马凌 李忠诚 田晶 樊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45)

用“标准”规范工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北京市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的思考

马凌 李忠诚 田晶 樊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45)

倍受全国学校体育界专家和广大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体育教学研讨交流盛会5月底在武汉成功举办,北京市的1节自定教学内容和3节指定教学内容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展示。从2013年4月北京市教委下发《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方案》至今,北京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历时两年。两年间,北京市16个区县按照统一要求,从学校开始逐级做课,区县评审专家深入600余所中小学校,现场看课近千节,在北京市中小学校掀起了“校校上课、人人观摩”的局面。为了与全国同行交流,我们把北京市的做法和想法进行了梳理,以期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一、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导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关注课堂教学

北京市从1987年开始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是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界少有的传统品牌教学交流活动。每一届均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承办。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洗礼和锤炼了一大批中青年体育教师,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很多教师从此项工作中脱颖而出,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多数都有参加市区教学评优的经历,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全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形成了北京市中小学特有的体育教学交流平台。

2004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肇庆举办,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北京市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更为巧合的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均为两年举办一届,北京市逢奇数年举办,全国逢偶数年(第六届除外)举办。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将此项活动与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相结合,既是作为传统工作的延续,又作为参加全国活动的筹备,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努力引导广大中青年体育教师关注教学、关心教学、研究教学,从而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在今年展示活动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共有130余名一线教师有组织地赴武汉参加观摩学习。

二、全员参与,关注常态,推广可借鉴的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工作已经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保证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知情权,确保每一位愿意参加展示的教师按要求参加展示,自2003年起,每一届评优工作均由北京市教委下发正式文件。

文件要求各区县教委加强对教学评优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组织、评选和推荐工作;把整个教学评优活动分为学校、学区(片)、区县、市级评选4个阶段,前3个阶段必须进行现场做课。经区县评审小组现场评审同意推荐后,方可录制成光盘参加市级评选活动;各区县推荐的评优课数量以区县的中小学校(含职业高中)总数为基数(依据当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按8%左右的比例分配。同时,规定区县推荐结束后,市教委将会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学校体育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区县报送的体育录像课进行评选,未达到相应标准者视为不合格,取消参评资格;经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一等奖的课,市教委将通过抽签的方式组织获奖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并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确认,现场确认不合格者,取消其获奖资格。通过以上程序确保该项工作的覆盖面,以及所报课堂实录的真实性和授课教师的基本功。

同时,为使推荐的课具有可复制性,文件专门提出“区县推荐参加市级教学评优的课例,要真实反映本区县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教学特色鲜明、导向性强、便于推广”;为确保区县推荐课的质量,在区县评选阶段,建立“公开异地上课”制度和主动回避的原则,即参加市级教学评优的教师必须按区县教委的要求到其他区县异地授课,同时规定“不按要求参加异地上课的教师,在市级评审阶段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评审委员不参与评审本区县报送的录像课。”要求评委严格按照《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评分。

2015年参加全国展示的课例是从北京市2013年教学评优一等奖中推选出来的。2013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课例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办函〔2013〕10号),并研制了《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课例评审工作方案》,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学术仲裁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评审的组织和评价,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

在学校、学区(片)和区县广泛开展现场评选工作的基础上,共推荐155节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参加市级评选,其中,小学78节(城区36节,郊区42节);中学77节(城区35节,郊区42节)。评审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评审人员由高校学校体育界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小学体育教研人员和一线优秀中小学教师组成,各节课的评审工作均按照专家分别评审、小组集体评议的程序进行。最终,评出一等奖38节、二等奖70节、三等奖45节,2节未录用(自2007年后,未达到相应标准者,均不录用),并在全市范围内公布获奖名单,由北京市教委颁发证书,进行表彰。

2014年9月,在北京市2013年教学评优的基础上,组织北京市有关专家对一等奖的课进行了集体评议,并最终从38节一等奖的课中选择15节,推荐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推荐过程遵循了以下原则和程序:一是自定教学内容均从获得一等奖的课中选取;二是坚持“质量优先、兼顾均衡、坚持标准、宁缺勿滥”的原则,努力向全国同行展示近几年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优异成果;三是坚持公平原则,集体评议决定。

三、依据标准,提高质量,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更是近几年来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之一。自2007年以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便不绝于耳,这为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指出了明确的道路和要求。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发,其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中,把落脚点放在“提高质量”,并明确提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纲要》在论述具体学科质量时,只提及“体育教学质量”,这是再也具体不过的目标和要求了;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目标已经确定,路径也基本明确,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质量呢?

回答上述问题,笔者觉得需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描述:“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指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三个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无疑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主阵地。无论是作为内容来实施,还是作为目标来实现,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物质条件,换言之,就是要按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开展教学,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目前,在体育与健康教学领域有以下几个“标准”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落实,从而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沿着科学的道路稳定地向前发展。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从本轮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这些规定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课标》的性质,指出了《课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基础性地位。从国家层面讲,《课标》是培养未来公民体育与健康素养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就必须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必须按照《课标》要求,依据国家或者地方审定通过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开展有效教学。因此,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领会《课标》的实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1.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实践类、技能性特征。体育课程教学应该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材内容的选择、开发和引进均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而不能选用那些以智力活动为主的非身体练习内容,如智力游戏、棋类项目等;2.抓住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主线。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应以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的身体练习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融入其中,并使这些隐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运动体验显性化,从而为立德树人、健全人格提供实现的途径。

(二)《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

1998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布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以下简称“《负荷标准》”)。《负荷标准》是卫生行业标准,是对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和密度的基本要求,对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负荷标准》规定:“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的靶心率不应低于120次/分钟,也不得超过200次/分钟”。低于120次/分钟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超过200次/分钟存在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心脏刺激太大。同时规定:“基本部分的运动时间应为20~30分钟”。《负荷标准》还规定了监测方法和评判标准。体育课应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这是体育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适宜的运动负荷既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忽视了《负荷标准》的要求,在运动负荷的判断过程中存在经验主义的倾向。2013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负荷标准》的操作规范,对北京市108所学校、720节体育课进行了监测,结果不尽如人意。为强化运动负荷在体育课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在2015年的教学评优文件中明确要求:“现场评审时,要按照《负荷标准》的要求,对体育课进行运动负荷监测,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此来引导教师关注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强化体育课的效果。

(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并没有因为体育课时的增加而增加,造成原本就不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体育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中小学体育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在学校教育中相对弱势的地位,造成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尤其是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体育办学条件方面,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区域差异也较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学校体育场地面积相对狭小、学生人数较多,城市郊区或者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场地面积相对较大,但是,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体育器材相对缺乏。这都给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影响。2008年,为贯彻落实2007年中央7号文件,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条件标准》”)。《条件标准》对体育师资配备、学校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达到这一要求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政府应该按照《条件标准》建设学校体育场地,配备体育器材,满足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需求,否则学校体育会永远徘徊在“因地制宜”的道路上,提高质量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近几年,北京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宏观管理和检查评估时,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要求广大中小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体育工作;教研部门在日常教学视导和教学研究交流中,特别强调依法执教,督促各项标准的落实,要求学校、教师要树立“标准意识”,按照有关标准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使学校体育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体育课的育人目标。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S].2007.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S].2013.

[4]王登峰.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4,1.

[5]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6]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 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S].2008.

[7]卫生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S].1998.

[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S].2001.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马凌,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部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兼职督学。

猜你喜欢
区县负荷北京市
泸州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