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系列论文(十一) 评价困惑:体育课堂学习有效评价如何设计

2015-12-03 04:58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节动作体育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备课系列论文(十一) 评价困惑:体育课堂学习有效评价如何设计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体育课堂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新课改以后,很多课堂上都能够看到评价的环节,只是评价者的呈现有所不同,有的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或小组间互相评价等。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有些评价的设计不够完整,出现有头无尾、无头有尾、无头无尾等现象。使得评价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看出走过场现象。因此,如何对体育课堂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设计和实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课堂学习评价若干现象

体育课堂引入学习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督促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改进和提高等。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体育课上评价的不良现象。

1.“无头无尾”的评价形式化现象

就课堂评价而言,何为头、何是尾?弄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评价环节的完整结构。即首先是评价标准,其次是评价方法,第三是评价小结(反馈)。

通过提供评价标准,让评价者明确动作做成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即动作规格要求,学生要了如指掌,否则就难以展开评价活动。

如何评价,即在评价的时候重点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如何评说等都需要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出现盲目观察现象。学生评价后的小结十分关键,通过小结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评价是否正确。如果评价有误,原因何在,学生能够明白这些,在评价活动中就能够逐渐积累其评价能力。

例如,体育教学某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评价的时候说:下面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评价。既没有给出评价的标准,也没有在学生评价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难以体现出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是属于“无头无尾”的评价,该评价既缺乏评价标准,也缺少评价后的小结,这样的现象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评价方法与能力培养的理解尚不十分清楚,结果就会出现评价走形式现象。此外,有些评价可能有头无尾,也有可能无头有尾,这些评价都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2.“时机不准”的评价干扰项现象

在观摩体育课的时候发现,有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的时机并非恰到好处,而是有的时机选择过于提前,即学生尚不具备评价能力时安排评价。这样不仅难以起到评价的作用,还很有可能影响主教材的学习。例如,一节小学四年级的箱上前滚翻课,教师刚刚示范完箱上前滚翻技术动作,让学生体验动作练习时,就开始在该环节同时设计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结果学生在箱上做动作的时候,动作不够认真,完成动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为学生做完动作要去跳箱前面的评价表上填写动作完成结果。一定程度上看,评价干扰了主教材技术动作的练习效果。或许有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体育课堂上增加评价环节,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而且,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问题在于,评价环节设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哪个时段?是在学生学习到什么程度后置入评价?关于最佳时机的选择和确定问题估计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的体现。时机选择恰当才算是贯彻落实好了课标对课堂评价的要求,否则,就很有可能被称作是干扰项。

3.“等级不明”的评价无区分现象

无论是对体育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还是对学习结果评价,一般都会呈现出好与差之分,或优、良、中、差的四级区分。或者用积极性强弱、学习能力高低等的模糊判断。也就是说,评价的结果要有区分度,而且,有差异是绝对的,无差异却是相对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课堂评价都能把握住这一关键点。例如,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踢毽子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利用小黑板,组织学生从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三个要素进行评价。结果五组学生都得到了同样的评价结果,即都在各自指标要素空格处画满了大红花。这一结果表明,五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同样好的学习态度、一样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表面上看,这种评价结果等于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表扬,抓住了学生喜欢被称赞的心理特点。但实质上,并没有起到真正的评价作用。假如不愿意直接做出高低优劣区分,也要通过学生的具体表现差异,间接让学生们知道,哪些方面他们与其他组的同学还有差距,或离教师的要求还有距离,假如是这样的评价结果,可以让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学习的方向。假如是有区分的评价,就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更能发挥引导作用。因此,等级不明无区分度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减少使用的频次。

4.“结果失真”的评价半作秀现象

在有些体育课堂上,尤其是观摩展示活动中,有时会看到,有些任课教师设计的评价环节结果失真,这样的评价多采用的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即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不相符。例如,一节初中二年级女生班的健美操课,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进行练习,在评价环节,展示完以后,教师分别对每一组的展示情况进行了评价,但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这位任课教师,并没有按照每一组学生展示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价,而是按照健美操的动作规格,并将全部规格分配到四组展示的学生身上。看似十分巧妙地做了评价,但是,由于每一组学生的动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尚未达到动作规格要求,不仅显得虚假作秀,而且,因不切实际,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结果失真的评价是要尽量避免的,否则就失去了课堂引入评价的意义。

二、体育课堂有效评价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体育课堂如何有效引入评价,设计是关键,如何把握这一关键?其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何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讨论。

1.结合目标:明确课堂评价的目的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环节的引入,需要结合目标设置情况充分考虑其目的与意义。因为,就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有的是在目标落实过程中发挥检查调整作用,有的是要促进目标的顺利达成,还有的侧重于检验目标最终达成情况等。

因此,引入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都与教学目标有着必然的关联性,不能脱离目标毫无目的地任意设置评价环节。假如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检查调整作用,评价可能就需要设置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之中,评价内容就要选择单个运动技术的某一环节,或动作的某一要求,例如健美操某一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通过评价了解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的情况,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假如是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需要开展激励性评价,通过教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对于掌握动作速度较缓慢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动作已有较好掌握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帮助同伴共同完成练习任务等。假如是为了检查目标最终达成情况,评价需要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即将结束的时候展开,评价的内容需要就该节课所学的主要技术,评价者的选择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这样的评价,一方面检验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为下一次课的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

2.分析学情:把握课堂评价的时机

不同的评价时机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但选择什么时机引入课堂评价,这不仅与目标的设置情况有关,更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过去的教学案例中,有的评价时机选择不够准确,结果不仅有可能发挥不了评价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干扰主教材学习的现象。因此,把握好时机十分关键。要把握好这一关键,前期对学情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不了解学生运动基础,就难以准确把握在学习某项技术的时候学生可能掌握的程度;不清楚学生的评价能力,就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知情,就难以组织有针对性的评价等。因此,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运动基础、评价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是确定评价时机所不可忽视的。假如学生的运动基础较好,评价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良好的话,评价时机可以灵活把握,设置在学习技术过程之中、之后均可。在学习过程中引入评价,基础与习惯好、能力强的学生,评价的过程能够顺利开展,评价的检查和调整作用也能有效发挥。假如通过了解学情,学生的运动基础不足,评价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评价的引入就要相对推迟,尽量安排在运动技能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甚至可以不引入评价。因为,基础、能力和习惯不好的情况下,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控制性、准确评判上等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或许有人会问,假如班内既有较好的又有较差的,该如何把握评价引入的最佳时机?对这一情况,更要灵活把握,学习评价内容和要求就不能一刀切,甚至,在评价的时候,可以把学生根据学情先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如果能够如此分层安排,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全面构思:确定课堂评价的方法

学习评价的引入,需要考虑各因素,不仅要充分考虑目标、内容、重难点、学情等前置因素,还不能忽略课堂新生成,如突发事件等滞后因素。体育课堂评价,师生均可操作。就学生评价而言,既可以是学生自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从评价内容上,可以是技术的某一环节的评价,也可以是完整技术的评价。但是,就课堂评价方法的确定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概括起来,评价的方法可以尝试性地采用有以下几种。一是间断评价法,即一节课上评价分两至三个环节,中间可以有时间间隔,即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再实施下一次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发挥检查和调整作用。使学生边学边了解学习效果,进而提高运动技能掌握的实效。二是一次不间断评价法,即在一节课上,出现一次评价环节,无论是设计在练习中还是练习后,都可以根据需要起到评价的作用。练习过程中的一次性评价,可以考虑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阶段性效果,及时调整方案,使其更加有效;练习后评价,可以安排学生自评或互评,因为,此时的评价,学生通过完整的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基本上可以掌握本节课运动技能目标要求了,学生评价的时候,不仅能够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而且,对技术动作的优劣也能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三、有效实施课堂评价的策略

1.按需调整策略:依据课堂教学需要调整评价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是在动态环境中完成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学习评价,并非是将评价设计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来,而是要灵活把握评价的方法,尤其是当评价设计在原定教学环节开展评价活动感到不适宜的时候,或学生还难以评出结果的时候,就不能再照搬原有设计,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调整评价时机与方法。假如设计的是学生互评,可是,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互评就难以正常开展。不仅评价结果与想象的会差距明显,还难以锻炼或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可以适当将评价环节后移,但是,假如直到基本部分教学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完成动作依然有困难,评价环节就可以考虑删除,即不走形式化的学习评价。例如,一节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新授课,任课教师事先设计了学生两人一组在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互相评价的环节,可是,在练习中发现,原来设定的评价环节难以正常落实。因为,明显看到学生在行进间运球时,总是掉球,有的学生连正常的连续两次运球就存在困难,也就难以完成评价。于是,教师就未能如期开展学生互评活动。这种调整十分必要,而且,也是按照课堂教学需要灵活把握的。但是,假如该任课教师发现了学生难以完成行进间运球技术后,依然将评价引入到原设定教学环节,不仅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练习,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过程优化策略:依据评价实施情况优化评价流程

在体育教学中假如引入了课堂评价,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反应出对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依据评价实施情况优化评价流程。以学生评价为例,一个完整评价环节,需要有评价标准介绍、有观察要求、有评价结果点评的跟进等。除了在实施评价的时候需要把握这一流程的完整性以外,即让学生知标准、会观察、有反馈。还要依据体育课堂上的评价实施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评价过程。例如,评价一节健美操课的学习效果时,老师安排的是小组内互相评价,不仅事先告诉了学生健美操的规范动作要求(即简单的评价标准),还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可是,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却出现了只说哪里做的不到位,而没有评出哪里做的好,即采取的是指错式评价。一旦发现学生存在这种不够全面的评价现象,就要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既要能够看到同伴完成动作哪里较好,还要能够指出存在什么问题有待改进,即给学生一个关于评价内容完整性的正确引导。否则,学生即便是知道评价的标准,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依然等于不会评价。然后,再观察、再指导,直到学生能够较为理想地完成评价活动。学生在整个评价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点评时,也不能只说好,或不切实际地表扬。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指出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进一步改进提高评价能力。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要能够把握学生评价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调整,优化评价的过程,从而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3.反思改进策略:依据课堂实施效果反思评价疑惑

评价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并非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运用不当,有可能事与愿违。但是,都有哪些情况属于运用不当呢?一是效果不明显,有可能是评价时机不当,都属于过早安排了学生评价;也有可能是学生在未掌握评价标准的前提下,不能判断动作的好与差;还有可能是学生观察方法不正确,未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等。二是效果相反,即评价结果正误颠倒,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处于技术动作学习的泛化阶段,虽然听到和看到的讲解、示范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处于比着葫芦画瓢阶段,结果就很有可能将观察到的同伴的错误动作说成正确的,等于模糊评判下了结论。然而,这还只是从评价结果上来说,表现出的效果相反。实际上,有些学习评价的引入,会干扰主教材的学习,因评价而使技术动作掌握速度滞后。这样的评价环节引入的必要性就令人感到疑惑,尤其是新授课,是否引入评价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当学生尚未掌握技术动作,不具有自评互评能力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评价的形式化现象,甚至出现不切实际的错误评价,浪费了课堂教学有效时间,达不到理想的评价效果。

四、结语

体育课堂上引入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能够起到检查、督促和激励作用,但那些时机把握不当、过程不完整、方法不合理的评价,就很有可能起到负面效用。因此,并非每一堂课都需要有评价,一旦要设计评价,就要全面考虑实施评价所需的条件、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评价结果发挥其评价功能。盲目地引入评价是不可取的,只重形式不重能力培养的评价也是无意义的,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也难以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

猜你喜欢
环节动作体育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