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可能

2015-12-03 04:58徐仲书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43006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目标设计

徐仲书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430060)

立足学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可能

徐仲书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430060)

“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如何让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并有效帮助全体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无论是曾经作为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还是在学习中所得到的理论知识以及为人师后形成的教学经验与自己现在所要践行的理念存在着碰撞,更深层的内容也许还需要教师颠覆自我认知。可喜的是,这种碰撞更多是在积极的状态下,谋求接近理念的一种实践性研究,它也是最终落实理念的最佳方式。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始,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设计教学,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课堂。当我们立足于学生实际状态下的“我能学到什么,我会怎么学”这样的一个视角下思考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他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学习特征进行有效设计时,将会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实践中又如何进行呢?在此提出自己的实践做法与不成熟的思考与大家探讨,不足之处欢迎商榷。

一、以学生“我能学到什么”的学习视角构建课堂学习目标与评价

课堂学习目标是在一节课中需要师生共同去完成的具体指向,是教学的归属。多数教师都能够理解“学习目标”的表述方式,但是基于学生群体可以学到什么,存在个体差异的个体又能学到什么,一直是当前被忽视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个困惑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目标形成的起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针对该学段学生所涉及的内容标准与学习范畴是哪些,其次是根据学生群体、个体在学生学习某具体内容的实际基础。如,当准备在水平三(六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选择学习肩肘倒立来发展学生非正常体位下的平衡能力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大部分学生是否有学习这个动作的能力;其次要考虑诸如腰腹力量不足的学生在这次课上可以学到什么程度;体重、体型特异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什么程度,从而针对学生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让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体育课程主要以单元教学为主要形式存在,那么,在这个教材上,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一到两次课就能学会,后面的课时中他们又将达到什么样的可行性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是作为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从起点与归宿上,才是给了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

学习评价看上去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它也是在教学设计时就已经与目标协同地形成了,它是一个重要的闭合环节。针对《课标》规定的各水平阶段达成的目标,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跳一跳,能摘到葡萄”的目标与评价协同构建,学生的主体才是真实地被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才具备了可能性。同时,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后,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正确地引导他们制订适合他们自己学习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促使他们自发地去学习,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以学生“我会怎么学”的学习能力为基点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多数时候,作为教师在进行教法与学法的设计时,第一意识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生才会学会,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本身的学习行为特征与习惯。所以,往往就出现了看上去无懈可击,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中完全被教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牵着走,这时,学生就成为一个被设计好流程直接进入机器中加工的产品,没有任何自主的思维与行为。作为三维观下的体育课程,我们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动作技术的学习,更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需要帮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我们都清楚,在小学低年级实施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而小学高年级学生更乐于接受充满挑战与竞赛的方式;由此可见,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当我们再细化到某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会发现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有层次地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如,在篮球传接球单元的初期阶段为了让学生初步构建身体认知,需要教师的直接影响,需要模仿正确的示范动作;但是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和要领后,就需要进入到球类活动特有的人球互动的运动场景中,让学生在不同小组中充分运用所学的技术,从而形成技能。即便此时的教,也绝对不是选用设计统一的方式来进行,如,在肩肘倒立学习中,我们可以直接告诉运动素质与本体感觉相对弱的学生,用什么样的三点支撑方式更能够有效地保持其身体平衡,安排同学给予帮助;对于理解能力强,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在该内容上完全可以让他们组建学习小组,按照教师给予的图例、解说分组合作学习。

三、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的思维设计组织形式与场地

教学组织与场地是帮助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条件,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组织与场地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是给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的运动条件。同时,当我们认识到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时,就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设计具体的学习条件时需要区别对待。在实际教学中,即便我们的思维中有关注学生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旦进入到教学现场就会发现依旧存在落差。如,有些教师在执教障碍跑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身高不同,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奔跑的距离,要跃过的障碍高度所有运动的方式却是相同的;再如,学生在进行投篮学习时,不论男女、不论力量大小,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目标距离下进行投篮等,忽视学生能力差异,导致学生畏难情绪。当然,诸多教师在此方面所给出很好的设计,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投篮线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挑战更难的角度或距离。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制了降低高度的篮筐、加大了篮筐的直径,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等,该类设计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给予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具体学习条件与空间。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所提出教学设计应该立足与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背后,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刚开始时面对这样一个理念都会质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体育教学的班额数那么大,而每名学生都是不同的,“我怎么去关注每一名学生”,“我如何去关注每一名学生”,其实,个体的学习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且其类型早已被前人所研究与总结出来,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自己所教授班级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并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在不同内容学习上所存在的差异。如,某学生体重大、个子高,在奔跑上也许处于弱势,但是在学习投掷实心球时却是他的优势。那么,我们更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生,针对该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和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同时,对于正在正常学习的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给予的是肯定与赞许,这种积极的关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行为,及时地予以帮助,也是一种积极的关注,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自设目标,自主学习,教师作为一名学习的协同者一起参与时,同样是一种积极关注,这种关注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一节课的成败,工夫在课外。其含义就是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的关键之一。当我们再次理解“会为基础,教其不会”这八个字时,原来体育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地了解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能学会什么、能怎么学会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当我们追求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时,从教学设计开始,就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视角,即,学习目标、学习评价、运动条件、运动方式所组成的学习空间能够充分地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服务与帮助。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目标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设计之味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