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探源与实践路径研究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7 04:20王银花古广灵
关键词:校地佛山产学研

王银花,古广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521)

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探源与实践路径研究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王银花,古广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521)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变革上存在诸多的困境。以地方为主的多种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校地协同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与地方合作的主动性、变革参与的平等性以及主体责任的明晰性,初步形成了畅通高效的合作教育机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具体行动策略上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变革路径。

校地协同;协同育人;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独有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成于90年代中期[1]。199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正式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用名词放在国家正式文件中。自此之后,众多从事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人员开始了大规模的多维度的总结和研究,也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产学研合作教育”[2]。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差距,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3]。一般认为,最初的产学研合作产生于20世纪初,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Heman Shneider)创建了合作教育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随后“产学研合作”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外愈演愈烈,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困境与思考

产学研合作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一般指企业为技术需求方,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为技术提供方之间的合作。其本质是促进科技创新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4]。有研究者通过对部分地方高校的调研表明:目前面临服务社会的文化氛围不浓;学科特色凝练不够、与产业衔接不紧密;科技创新的定位不清晰且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缺乏等四大瓶颈严重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深度[5]。经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在实施主体、过程和效果等三方面还存在众多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是实施主体模糊化。按照三螺旋理论理想状态的解释,大学、产业、政府作为三条螺旋各自平等且身份独立,即有各自的任务和使命,又需要高度互动,通过构建相互支撑的知识资本化创新组织和制度性设计实现三方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以加强资源分享与讯息沟通,提高整体效率。它要求大学、产业、政府三个机构的行为和功能有一定的重叠与渗透。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螺线由于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创新,由此形成持续的创新流,共同发展。但是,只有在市场环境下,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使产学研合作的双方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合作才会更深入和更有成效。目前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市场条件,但是政府和高校却产生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迅速开展的迫切要求,于是,政府不得已在其中承担了主导者的角色。从根本上说,仅靠政府的直接介入来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也是对政府职能的曲解,还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当前诸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案例中,政府以行政手段取代市场选择而出现的“拉郎配”现象,是出现产学研“形式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低效、短效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实施过程模糊化。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等诸多法令法规,而且多处涉及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但是,国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部完备的、专门的诸如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美国贝多法案那样的明确的法律或法规。立法的滞后制约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同时,当前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导致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例如2008年国务院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在政策层面促进产学研的结合,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倡要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等倡导性政策。相关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颁布。由于缺乏具体的细则性规定,通过国家政策来宏观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力度仍显薄弱。

最后是实施效果模糊化。在美国等实用主义哲学的引导下,20世纪初由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著名校长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范海斯认为大学要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学要成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的任务应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专长的公民;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斯坦福—硅谷、麻省理工—波士顿128号公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三角研究园、加州理工学院-航空街(Aerospace Alley)、剑桥-科技园区等都堪称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比较明显的是,产学研结合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而且是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为导向的,成效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型高校自身的研发能力与研究型高校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科学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更需要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验证;同时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也需要时间考验,因此,这都决定了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成果。

二、“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提出及内涵

何蒙迪森(Homer-Dison)认为知识社会更多需要的是“独创性”,这种独创性是能够用于解决实际的、技术的和社会问题的理念。独创性与创新性有所不同,不是真正的新理念,而是既有点新奇还很有用的理念[6]。大部分以研究作为旨趣的研究型高校或综合性高校往往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创新性人才,而忽视这种社会所需要的独创性人才。因此,这种“独创性的鸿沟”恰恰是应用型高校在高校分类定位中应该要努力弥补的,要培养具有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在目前产业化浪潮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硬科学与软科学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大学成了最终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7]。学者王建华指出: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知识的孵化器,也是知识产业化与产业知识化的中介,知识社会的出现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兴起是互动的关系。为应用而进行研究是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正途[8]。因此,应用型高校与传统的研究型高校相比存在众多不同之处。一般的本科院校科研的目的考虑更多是如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出为了出成果而出成果。针对应用型高校传统产学研合作教育所面对的多重困境,有必要对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的思索和改革,以期能够切实地利用地方需求导向,深度融合对接,汇聚多方资源、协同多方力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协同”一词最早源于哈肯的1971年的协同学理论,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以期产生1+1>2的效果[9]。随后,协同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科技创新和教育合作等众多领域。“校地协同育人”基于协同论而提出,指各育人利益相关者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终极目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资源和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以追求协同体的整体最优化来实现各自的最优发展。协同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跨界性特征,其关键是“协同”,核心和落脚点是“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要素协同创新,形成利益资源共享机制。

“校地协同育人”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需求,其主要特点是在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与高校之间建立协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在政府引导下有效配置各方资源,合理构架各方利益,切实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所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运行机制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高校推进”。具体而言:政府主导意为宏观指导,制定相关政策保障以及引导措施;行业指导是指参与当地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标准、专业质量标准等等;企业参与是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关键核心课程、共建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共享人才人力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等;高校推进是指发挥高校自身在产学研合作、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校地协同育人”。以地方为主的多种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教育机制会进一步提升学校与地方合作的主动性、变革参与的平等性以及主体责任的明晰性。

三、“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行动推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坚持服务行业、企业,紧紧围绕佛山市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以超常规措施推动超常规发展,在战略性主导产业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人才培养重要的策源地。学校重视校地合作,认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地协同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经过多年的行动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佛山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中心的,学校自身改革、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耦合之路。

(一)构建功能耦合体,实现多方共赢

首先,创新模式,搭建高层次科技服务平台。学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分别与新加坡新中科促会共建了佛山南洋研究院,与中科院广州分院共建了佛山中科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厦门合道集团共建了知识产权研究院。佛山南洋研究院8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佛山中科协同创新研究院6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己组建落户学校,其中两个团队的带头人是中科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1月18日,学校与中科院能源所、湖南千山药机、美的集团、创维集团等13家高端院所和龙头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涵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培养等合作,这些高层次科研平台为我校技术引领佛山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统筹规划,省市共建培养基地。2015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政府共建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落户我校。佛山基地推行“高校+中心+示范点”培养新模式,依托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佛山高新园区、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龙头企业等建设创新培养示范点,目前已遴选国星光电、昭信集团、伊之密等20家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点,提供69个研发项目,与省内11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施精准对接。最后,协同育人构筑“国字号”、“省字号”育人平台。学校与佛山市新光源产业园、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创建了佛山市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与佛山市政府部门、产业园、龙头企业等联合打造佛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启动了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推广的“易班”建设平台,以此平台全面推进学生党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学校被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评选为“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评选为“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二)明晰主体责任,厘清互动边界

在“校地协同育人”互动边界中,政府宏观调控和放权是首要关键点,企业融入和推动是强大生命力所在,行业指导和监督是保障,高校的品牌和实力是不竭的源泉。在目前学校加快建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历史机遇面前,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协议。在协议中,佛山市政和广东省教育厅代表地方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如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当地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和落实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另外,还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给予建设大学同等的政策支持。学校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校区(局/镇)联动工程”,先后与11个政府部门、行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安安国际、创维集团、美的集团、海天集团、伊之密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88个、联合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4个。科研总经费和横向科研到帐经费突飞猛进,己连续多年在广东省高校排名第十,位于全国同类院校全列。最后,良好的形象是高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利器,也是进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行列的通行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之际,通过周密、有序、科学的方法对学校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检讨,已陆续启动了“形象设计和塑造工程”,重新检讨学校的精神特征与校园文明系统(MI)、规章策略及运作系统(BI)、学校外观形象系统(VI)等三大系统。基本程序是根据发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校转变机制、更新观念、规范行为、重塑形象,将停滞或隐藏的资源予以活性化以及重新展现,充分发掘学校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提高教学科研、校产及后勤服务的水平和档次,推动学校发展。

(三)对接多方需求,着力培养人才

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校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着力培养面向产业、面向一线、面向职场且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是以工程认证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课程体系、共同选择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二是用创业孵化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依托佛山市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与龙头企业、市区产业园、行业协会等联合打造各种特色产业学院如中德工程学院、佛山云浮氢能科技学院、口腔医学院等等,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建设产学研基地,培养佛山产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历年的艰苦探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基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树立了“三个注重”的教育理念:即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确保基本质量;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彰显人才特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以人为本;构建了“三个对接”的培养体系:即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做强优势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要求对接,注重知识集成,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重组课程体系;培养要求与行业岗位对接,强化培养质量的可测性,提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推动了“三化同步”的综合改革:即课程体系模块化:打破传统“三段式”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通过重组、优化、整合和新型课程开发,构建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项目教学系列化:改革传统实践教学过分依赖课程的状况,强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性和实效性。学习评价多样化:依据课程类型与特点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习评价从评价“分数高低”向评价“能力强弱”转变;学生学习从注重“期末考核”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

“校地协同育人”是应用型高校加强人才适应性教育的平台,也是地方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选择,建立以地方为主的畅通的多方合作关系是高校、、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互利共赢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核心。应用高校应以育人为目标、以贡献求发展,争取当地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乃至社会的长期支持。应用型高校要在塑造“校地协同育人”的平台上树立主动积极的心态,通过建立多元耦合体,通过走出去积极与相关利益方互动,努力挖掘合作项目,不断探索创新具体的合作项目和方式,把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工作做实、做强,互利共赢,发挥高校独有的人才资源以及中介合作优势,真正做到“实践出题、科研求解、服务社会、反哺教学”。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2(10):5-8.

[2]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9-153.

[3]曾永卫,张亮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39-40.

[4]毛文学.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分析:以义乌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9.

[5]易高峰.地方普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5(1):111-113.

[6]HOMER-DISON T.The Ingenuity Gap:Can We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Future[M].Toronto:Alfred A.Knopf,2000: 14.

[7]亨利·埃兹科维茨,劳埃特·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8.

[8]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 51-57.

[9]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3-34.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O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Local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and Its Promotion:A Case Study of Foshan University

WANG Yin-hua,GU Guang-li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The Institution-Local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with locality-led various external stakeholders’engagement,has further enhanced university’s initiative of cooperation with locality,equality of engagement,and clarity of subject responsibility,and therefore has developed into a fairly prevailing education model in many universities.Foshan University has set an example for 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rategies thereof.

institution-locality cooperation;collaborative edu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G642

A

1008-018X(2016)06-0062-05

2016-09-01

王银花(1982-),女,湖南桑植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学博士。古广灵(1967-),男,广东五华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猜你喜欢
校地佛山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