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策划与研究
——以佛山气象微访谈为例

2016-04-17 04:20何敏玲郑启康
关键词:气象部门冰雹佛山

何敏玲,郑启康

(佛山市气象局,广东 佛山 528000)

微访谈策划与研究
——以佛山气象微访谈为例

何敏玲,郑启康

(佛山市气象局,广东 佛山 528000)

2013年佛山天气、佛山日报联手开展“气象日,聊天气”佛山气象微访谈活动为基础,介绍了气象微访谈的前期准备工作,阐述了气象微访谈的各种宣传推广手段,总结探讨了气象微访谈中各类话题的应对技巧和成功例子,以期为深入开展气象微访谈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应用气象学;气象微访谈;公共气象服务

正当微博席卷互联网之时,微博中访谈类产品“微访谈”也孕育而生[1]。微访谈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段成为了搭建气象部门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它为气象微访谈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3月21日,佛山气象台、佛山日报联手在新浪微博开展了一次“气象日,聊天气”的佛山气象微访谈活动。在短短一小时的微访谈里,@佛山天气共收到网友100条提问,佛山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共回复64条提问,佛山气象台在短时间内连续刷屏。网友提问的话题门类众多,主要包括天气气候、气象科普、气象服务等内容。在气象微访谈结束后,为提升佛山气象台良好的服务形象,市气象局工作人员通过微博上的问题评论功能对微访谈中未作答的提问全部作出回复,受到网友感谢。

本研究对此次佛山气象微访谈活动做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一、气象微访谈的前期准备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广东省气象部门按照“高度重视、主动融入、积极探索、稳步开展”的方针,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与发展,逐步将微博打造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2-10]。气象微访谈,就是一种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气象访谈类产品,它与传统的访谈有着本质的区别。佛山气象微访谈是立足搭建气象部门与社会公众直接对话的平台,所有提问均来自于普通网友林林总总的原生态提问,并由佛山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直接进行回复,真正做到了佛山天气与网友的零距离交流。

佛山气象微访谈的成功举行得益于其策划团队前期认真细致的准备。首先,策划团队在布置分工前对顺德气象台2012年组织的气象微访谈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了解策划团队的分工及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了解网友在气象微访谈中的提问及现场应对技巧,了解微访谈中的角色分工及访谈页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其次,策划团队要决定气象微访谈的运行模式。目前,气象微访谈的运行模式有两种,一是气象部门在各自的官方微博平台上自我发起微访谈,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较为多见;二是气象部门与高关注度的官方微博联手发起微访谈。本次气象微访谈佛山气象台选择与佛山日报联手合作发起。从网友关注度来分析,佛山日报拥有95万粉丝,佛山天气仅拥有35万粉丝。佛山气象部门在佛山日报这种高关注度的大V带领下,佛山天气粉丝明显增加,黏合度有所提高;2013年的气象日微访谈在佛山日报及其网站、报刊的宣传带动下,网友参与气象微访谈的热情甚高。这对于挖掘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提高社会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有较大帮助。最后,策划团队须收集各类气象话题的统一发布口径。策划团队的成员应认真研读《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和《气象部门舆情应对参考》等材料。尤其是微访谈现场与网友互动的工作人员更应对各类话题的应对口径分类汇总,加深理解。对于本地近期出现的天气热点问题,有关工作人员也应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收集,及时整理,迅速形成统一应对口径。

二、气象微访谈的宣传推广与研究

(一)气象微访谈的宣传推广

1.微博宣传

佛山气象微访谈是基于微博平台上的访谈产品,因此,佛山气象部门与《佛山日报》充分利用了两者的官方微博作为微访谈前期主要的宣传阵地,并且两个官微遵循“独立宣传,互相转发”的方针,在推广上形成“前者呼,后者应”的宣传攻势,以此吸引了不少网友对本次气象微访谈的关注。

首先,对于微访谈宣传时间节点的选择与安排十分重要。假设提前一周作宣传推广,时间太久,网友容易产生疲劳厌烦心理,反而容易造成官方微博掉粉,引起网友失去对气象微访谈的兴趣。由此可见,气象微访谈的预热宣传期大约提前3天较为适宜。例如:在2013年3月21日的佛山气象微访谈前3天,按照宣传计划,在3月18日至21日上午,策划团队每天发布一条3月21日下午佛山气象微访谈的广告词,要求编辑们在每天的广告词中用语切忌重复,力求有所创新,吸引网友眼球,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加微博粉丝的黏合度。另外,我们还强调在发布该活动微博时,统一使用话题标签气象日,#聊气象,这样更有利于新浪微博的数据采集,方便网友通过搜索关注佛山气象微访谈。

其次,加密发布各类热门的气象科普知识聚集人气。在3月18至21日上午,佛山气象台在固定的时间或者关注度较高的时段,每天发布一条与当前天气现象相关或者与天气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气象科普知识,并同时佛山日报,两者互相转发,配合宣传。真正做到“以气象科普教育民众,以气象奥秘吸引网友”的效果。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微调查。对于佛山微访谈的前期宣传如果只停留在一般文字宣传则显得形式过于单调。本次佛山气象微访谈则尝试选用了气象服务微调查以引起网友关注气象服务,关注气象微访谈。微调查可以通过专业的调查网站或新浪微博微调查发动网友对有关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投票,让网友对气象日产生兴趣,对气象服务产生想法,对气象微访谈产生期待。

同时,在进行气象服务微调查后,我们可以在后台获取调查中各类回复的统计数据,方便气象部门适时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2.微信宣传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推广,社会公众对微信的依赖度相当高,而且群体较多,覆盖面广,而目前基于微信上的访谈产品暂时还较为少见。因此,佛山气象部门则利用佛山气象官方微信作为气象微访谈的一个宣传阵地。在3月18日至20日,策划团队每天在佛山气象官微群发一条多图文消息,第一则消息内容主推3月21日微访谈的宣传词,第二则消息由当日的值班编辑有机结合当天的天气过程或节气等编辑制作相关消息供网友阅读。

3.传统媒体宣传

在新媒体铺天盖地盛行的时代,佛山气象部门仍然抓住传统媒体的凝聚力,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对佛山气象微访谈做好对外宣传。

由于《佛山气象》节目在2013年仍然是佛山电视台黄金时段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利用佛山气象部门对于气象影视节目独立制作的模式,3月18日至20日,策划团队充分利用《佛山气象》电视天气节目,以走马字幕的形式在黄金时段向观众呈现3月21日佛山气象微访谈的宣传词,收到不少观众对气象微访谈的关注。

另一方面,《佛山日报》作为本地第一党报,公众影响力较广。3月20日也就是本次气象微访谈前一天,此日正是春分。策划团队在《佛山日报》同步发布,“春分日日暖”的气象新闻报道,提醒民众早春三月天气总体开始回暖,但气温仍会反复,而且短时强降水、雷电、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时有发生,须提高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等等,从而引导社会公众“关注佛山气象微访谈,天气气候、气象服务大家谈”。这种气象新闻见诸报端也深受读者喜爱和关注。

(二)气象微访谈的话题研究

1.敏感话题

气象微访谈是一个气象部门与社会公众在微博上直接对话交流的网络平台,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群均可在访谈页面提问,因此,敏感话题的出现在所难免。面对微访谈中网友的敏感话题,佛山气象部门在本次微访谈中做过一些成功的应对。

例如:网友“蝇营且狗苟”提问:“今天广东再次遭到冰雹袭击,东莞8人死亡,顺德也有小冰雹。请问,目前,气象部门对冰雹的监测手段和能力如何,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的冰雹预警?”佛山天气节目回复:“冰雹:姓“冰”,却非冬之物,属于预报难点之一。监测主要靠雷达和SWAN系统,预警根据业务指标和流程,如三体散射等。”2013年春季,佛山强对流天气频繁,多地出现少见的冰雹。尤其3月份广东东莞冰雹致8人死亡的新闻在媒体公开后,本地媒体也抓住这个热点不断跟踪报道,所以网友对此引出这个敏感提问。而网友提出对冰雹的监测手段和冰雹预警等问题,其实佛山气象部门在当时对于冰雹预报预警业务尚处于业务起步阶段,对于一些冰雹预警的难点还处于不断摸索之中。因此,@佛山天气以“冰雹,姓冰,而非冬之物,属于预报难点之一“开场,令网友更好地理解冰雹预报的难度,更好地体会气象部门在冰雹预警上所作的努力。

网友何永文提问:“请问,气象台的预测准确率有类似年终考核要求的吗?谁考核?没人考核的话岂不是没人约束你们了?”@佛山天气回复:“无规矩不成方圆。预测准确率有客观考核,而且分不同天气类型考核,比如暴雨、高温、寒冷等。还要全省排名,全市排名。”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质疑是时有发生的事情,面对网友直接责难,@佛山天气以“无规矩不成方圆”委婉地说明事实,缓和气氛。然后,直接把预报准确率的客观考核向网友仔细解释,后来也得到了网友的理解和点赞。

2.天气气候

在本次佛山气象微访谈中,关于天气气候的提问及回复共21条,占全部实时回复总数的32.8%。其中,有关气候的提问15条,有关天气的提问8条。本次微访谈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本地气候的关注远高于对本地天气的关注。

另一方面,由于本次气象微访谈在“3.23”气象日之前举办,3月份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回南天现象较为常见,而且时间比较靠近清明节假期,因此,在所有天气气候的提问中,涉及回南天的问题有3条,涉及清明节假期天气的提问有3条。可见,社会公众在不同季节对天气气候的关注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又如:网友某不再传说下去提问:“清明节假期的天气状况将如何,是倾盆大雨?还是风和日丽?”@佛山天气回复:“一般清明节前后多雨,因为距离“清明”还有近半个月之久,我们将在3月26日的十天预报中展望清明天气,敬请关注。”由于微访谈举办的时间十分靠近清明节,网友急于了解假期天气的心情也值得理解。但对于气象部门而言,为了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至今对外发布时效最长的预报只有未来十天预报,所以佛山天气节目先说明清明节前后的一般气候概况,并提醒网友关注3月26日的未来十天预报,这样的回复既给网友提供了一些气候学上的参考,也指出了未来趋势预报的发布时间,令众多网友感觉天气预报十分实用。

网友AcquireVA提问:“3月以来,佛山出现春天干旱的现象,这种情况不多见。请问,按目前的天气走势,今年春天,佛山有回南天吗?”由于早春3月,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气温忽高忽低,类似“今年回南天现象是否出现?”这样的问题,回答时需要慎重考虑,用词不宜过于绝对。预报时效过长,也不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出现。因此@佛山天气回复:“今年春季出现回南天的可能性较低”。

同时,在本次气象微访谈中,@佛山天气的回复也出现了部分小瑕疵。如,网友大乳牛b提问:“佛山会落雪吗?”@佛山天气回复:“不会”。类似这种用词过于绝对的回复应尽量避免。对于佛山的气候而言,下雪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2016年1月24日,佛山全城出现了罕见的霰和小雪。这样的话柄如果被网友挖掘出来,这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话题。

3.气象科普

从本次气象微访谈的提问分类来看,气象科普类的提问及回复共21条,占全部实时回复总数的32.8%。此类提问内容涵盖如何预测天气、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防灾自救常识、空气污染与天气气候等。相对于敏感话题和天气气候的提问,气象科普类提问的尖锐度较低,基本属于科普常识的探讨,但参与微访谈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回复,不可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敷衍了事。

在众多的气象科普提问中,下面两条提问极具代表性。如,网友劉走刀口ci提问:“请问气象台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回复:“一言以蔽之,根据高性能计算机计算结果、统计方法和预报经验等,综合预测天气的。”对于天气预报的制作,多数网友都甚感兴趣,但是天气预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微博短短140字的回复中明显难以详细展开。@佛山天气则言简意赅地抓住天气预报的几个要素把天气预报制作概括得恰到好处。另外,网友gjt1244提问:“最近雷电天气又来啦,家中怎样才能防雷啊?”回复:“雷雨时关闭及不要靠近金属门窗,避免接触和使用与室外有金属管线直接连通如固定电话等设施和设备,断开电视和电脑等电器的电源和信号线与室外引入线的连接。”这样的回复看似简单,但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确实是十分实用的防灾避险常识。

4.气象服务

气象微访谈中,气象服务的提问及回复共计9条,占实时回复总数的14.1%。对于网友在气象服务方面的提问,一方面可以凭借微访谈的平台宣传推广公共气象服务,另一方面不少网友的提问正是气象部门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动力。如,网友Dawit智提问:“朋友中,很多人都不相信天气预报,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将天气预报作为参考。我们不求100%准确,如果可以,天气预报能否以镇的方式细分不,例如大沥天气,禅城天气这样,而不仅仅是佛山整个大区的天气?”网友的提问恰恰提出了分镇预报的思路,这与气象部门所推行的精细化预报不谋而合,由此可见,精细化预报确实存在一定的气象服务需求,十分值得气象部门在业务上不断研究,在服务上大力推广。因此,@佛山天气回复:“天气预报很难达到100%准确,但现代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大多数时候已可以达到和超出“参考”这个层次的要求,已经成为我们生活起居必知资讯。“分镇预报”是可以实现的,也是精细化预报努力的方向,我们的步伐目前已经去到“分区”这一步,并已提供相关服务。”

5.其他话题

在本次气象微访谈中,除了天气气候、气象科普、气象服务等话题外,还出现了4条其他类型的话题。这些话题看似题外话,但经研究发现,少量其他话题的出现有助于活跃气象微访谈的气氛。例如:网友那一坨花菜提问:“看到照片了,气象局好多帅哥呀”回复:“谢谢”。当微访谈被网友不断刷屏,网页上持久出现的都是天气气候,气象科普一类的提问,这难免显得千篇一律。如果穿插了一两条其他类型的提问,那么很快就会把微访谈的气氛活跃起来,网友的提问积极性又再次提高,佛山天气节目也随之迅速增粉。佛山日报在本次微访谈的尾声写道:“各位网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本期的微访谈不得不与您说再见。感谢所有关注本次微访谈的网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佛山天气,栏目关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PS:网友@那一坨花菜说在现场照片中发现气象局有很多帅哥,日报君回应:这是真的!)”佛山日报在结尾的评论中插进这样一段评论,也让社会公众感到气象微访谈也有接地气之处。

三、结语

佛山气象微访谈的成功案例得益于其策划团队前期认真细致的准备。气象微访谈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微访谈的实地调研、选取微访谈的运行模式、收集各类气象话题的统一发布口径等。

气象微访谈发起之前,佛山气象部门与佛山日报合作策划了大量的宣传推广方案:通过发布各类热门的气象科普知识聚集人气;通过气象新闻再次唤醒社会公众关注气象;通过各种媒体发布本次气象微访谈的预告等等。

本次气象微访谈涉及的话题较多,包括天气气候、气象科普、气象服务、敏感话题及其他话题等等。对于天气气候提问应稳中求准;对于气象科普提问应耐心解答;对于气象服务建议应用心聆听;对于敏感话题更应准备充分,谨言慎行;对于其他话题也应亲民互动,活跃气氛。只有充分掌握好各类话题的应对技巧,气象微访谈才能真正成为气象部门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沟通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1]张若娴.试论微访谈的发展模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5):109.

[2]李娜,秦鹏,王佳.气象科普新传媒——微博[G]//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北京,2011.

[3]贾子冰,欧阳里程,阳继宏,等.“天气短信串串烧”的魅力[J].广东气象,2009,34(4):38-39.

[4]杨武,陈静,李晓娜,等.3G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气象,2012,34(3):53-56.

[5]贾子冰,李娜.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气象短信服务策略[J].广东气象,2008,30(6):49-53.

[6]陈静,李娜.广东天气短信服务平台在2008年雪灾应急服务中的作用[J].广东气象,2009,1(4):45-46.

[7]俞宙,李晓琳,戴茜.“关爱天气”气象短信业务流程设计及效果[J].广东气象,2009,31(1):42-44.

[8]游积平,冯永基,赵博,等.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短信平台的实现[J].广东气象,2010,32(4):75-77.

[9]杨武,贾子冰,朱平,等.“4·17强对流天气”手机短信服务过程反思[J].广东气象,2011,33(6):57-59.

[10]李晓娜,陈恒明,陈玥熤.评论与转发带给天气微博采编员的启示[G]//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北京,2011.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The Planning and Research on Foshan Meteorological Micro Interview

HE Min-ling,ZHENG Qi-kang
(Fosh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Foshan Guangdong,528000)

Based on the“World Meteorological Day,Foshan Weather Chat Day”,jointly held by 2013@ Foshan weather and@Foshan dai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paratory work for meteorological micro interviews,states the meteorological micro interviews of all means of publicity,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meteorological micro interviews of all kinds of topics in coping skills and success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meteorological micro interviews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pplied meteorology;meteorological micoservices interview;public meteorological

G241.4

A

1008-018X(2016)06-0077-05

2016-09-01

何敏玲(1981-),女,广东佛山人,佛山市气象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冰雹佛山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冰雹的优点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夏日冰雹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快跑啊,下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