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冠生与南海旅沪同乡会

2016-07-01 09:35韩健
关键词:同乡会慈善上海

韩健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冼冠生与南海旅沪同乡会

韩健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民国著名实业家冼冠生在经营冠生园的同时,积极投入慈善事业。救困扶危、关爱桑梓。1947年,家乡南海水灾肆虐时,身在上海的冼冠生组织同乡募捐赈灾,并借机成立南海旅沪同乡会。该会成立后,在施药送医、小额贷款、兴建公墓等方面为旅沪同乡提供公益服务。这既是南海人在上海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是冼冠生心系家乡、热心慈善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冼冠生;慈善;上海;南海县;同乡会

作为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冠生园的创始人,冼冠生(1887-1952,广东南海县佛山镇人)曾是上海滩的明星人物和爱国实业家。长期以来,他的创业历程被当做白手起家、黑马逆袭的成功典范来加以反复阐述,而其注重广告宣传、讲究产品创新的经营理念也被很多后来者所学习和继承。但是作为从传统社会走出的社会精英,单纯重利而轻义,并不是那一代商界精英的价值取向。他们注重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古训,发达后关心桑梓,成功后回报社会。因此,冼冠生在春风得意之时,一直致力社会慈善事业,不仅在上海救助贫困,更对桑梓倍加关心。其中在1948年成立南海旅沪同乡会,是其一生中关爱同乡、救助桑梓的最重要表现。而这段历史在冼冠生的人生叙述中始终缺席,昙花一现的南海旅沪同乡会也是不被如今的家乡所知。因此,探究冼冠生的桑梓情怀、述评南海旅沪同乡会的发展历程正是本文的目的和重点。

一、南海旅沪同乡会成立缘起

勇于冒险,是广东人的性格特质。千百年来,濒于海边的地理位置,山多田少的不利条件,加之风灾水灾、盗匪横行的天灾人祸使得广东人将出海经商、出洋谋生作为自己重要的人生选择。而近代以来的海禁大开,通商口岸的增多,又为广东人出外谋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口岸城市和经济中心,自然成为逐利而生的广东人非常看重的谋生之地。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广东沿海人民向上海的流动从未停止。1857年,上海已有粤人数万,1949年近12万人,是迁入广东人最多的国内口岸。在迁入上海的广东人中,南海人所占比重较大。据上海学者宋钻友统计,1930年代旅沪广东同乡会5 903名会员中,南海人有756人,仅次于中山(1601人)、潮阳(1114人)两县。[1]34而南海人中,佛山人的比重又最多。这主要因为,随着河道淤积、洋货充斥、粤汉铁路开通等因素,晚清佛山的经济地位一落千丈,素有经商传统的佛山人很多选择向外发展。即使有些老号仍在佛山坚守,但仍将销售地瞄准上海,如黄祥华、李众胜等传统制药业,把分销点都设在上海,广告也打在《申报》上。而新兴商人则更是向上海进军,简照南兄弟(经营烟草业)、梁日新兄弟(经营牙刷业)都将工厂设在上海,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扩大经营。可以说,去上海已成为很多佛山人的重要选择。

随着进入上海的南海人不断增多,建立会馆,互通乡情成为理所当然的必要之举。因此,在光绪末年,旅沪南海人在上海闸北王家宅(今王家宅路一带)成立了南海邑馆。不幸的是,该邑馆在1932年、1937年先后经历“一·二八”、“八·一三”两次事变的战火摧残,至1945年已成瓦砾,仅剩土地五亩。[2]5旅沪南海同乡组织在实质上已趋于消解。

不过,家乡的一场灾难又让沪上的游子再次凝聚。1947年夏,因大雨连绵,东、西、北、韩四江水位暴涨,酿成巨灾,受灾范围达73个县,死亡21 000人。作为西江、北江的重要流经区域,南海县也是重灾区。[3]时任南海县长王浩明特来电呼吁旅沪南海人士救援桑梓。但因南海邑馆已无人主事,组织涣散,无法形成集体力量予以赈济,且当时广东多地均成灾区,如求助广东旅沪同乡会,也不会专心为南海募捐。为此,在集中力量募集善款的同时,重组南海同乡会已成众人所愿。[2]5这其中最主要的牵头人正是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冼冠生,而他之所以如此热衷此事,还在于长期以来他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与投入。

二、冼冠生的社会关怀与慈善事业

1887年,冼冠生出生在广东佛山,父亲为当地的一名制衣商人。16岁那年,生意破产,父亲去世。已经成人的冼冠生为养家糊口,在上海远亲的照顾下,于1905年奔赴申江,谋求生存。[4]经过多年努力,冼冠生创办的冠生园在20世纪30年代已成为上海食品工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家为泰丰和泰康),而他自己也是功成名就,可谓上海的明星企业家。抗战爆发后,他支持抗战,将资金和设备内迁重庆,开发中国西南市场,获利颇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又回沪上,恢复冠生园在上海及江浙的基业。[5]

戚渠清(1876—?),字汝华,浙江余姚人。丁酉科(1897)拔贡。1905至1921年先后任镇平、灵宝、开封、扶沟、新郑等县令,有政绩。1905年创办镇平官立高等小学堂,1906年在镇平创设蚕学讲习会,借用学堂客室,每逢星期学堂停课之日,演讲一次,使乡民聚听,共知栽桑之便,养蚕之利。戚渠清还力劝镇平绅商设法整顿,创立商会,并督议章程十五条,铭刻于石,立于石佛寺,晓喻各商一律执行。

在多年的商海浮沉中,冼冠生虽然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生产和经营,但他从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1937年,冼冠生接受《长城》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冠生园及自身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看法:

以乳腺肿块患者为例,共纳入51例,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共60个病灶,均为34个良性、26个恶性,其年龄为18~71岁,平均(44.5±8.7)岁,肿块直径为10~34mm,平均(22.0±4.1)mm,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

“冠生园决不是一宗私人的唯利的企业,它也想拨出一部份利润来兴办些于大众有益的事业,譬如我们已和超山的乡民合作,在当地开设一所义务小学,以推进农村的教育。又如漕河泾的农场,略有花木之胜,也免费欢迎各界游览,无异为都市居民添辟一个消磨星期假日的公园。上述的贡献当然是极微薄的,我们希望将来能多替社会尽些服务的力量。……我以为一切事业家不应当只顾自己的幸福,而和社会大众取着隔离的态度。往往有许多人,处在贫困的时代,颇知奋发,也很能认清利害的关系,一旦成了富翁,便胡天胡底,随便享乐了。我所以希望冠生园能干些有利于社会的工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报答顾客,一方面也为了不愿失去群众,以致被时代的巨浪所吞。”[6]

这段冼冠生的自述心曲,可谓他多年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自我评价,也是对自己的自我期许。正是基于此,他时常成为广东旅沪商人中捐款的号召者和标杆。募捐册往往都要先写上他的名字和捐助金额,以作为号召和参考。每当上海乃至全国有各种慈善会、募捐会,冼冠生都会积极参加。1930 年4月,全浙救灾会临时国货场成立,冼冠生任委员。[7]1931年8月,江湾筹赈游艺会成立,冼冠生当选干事。[8]1933年9月,黄河水灾急赈会成立,冼冠生担任执行委员。[9]并将九九重阳节当天冠生园饮食部的营业收入600余元全部捐献,作为赈济灾民之用。[10]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冠生园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依然派送食品救济难民。冼冠生更于1938年12月,当选难民运动大会委员。日据时期,上海冠生园的经营也仅处于维持状态,但在1943年华北急赈会上,仍捐助一千元,以救危扶困。[11]

(1)表面缺陷 图3为淬火后压盘锥窝表面磁粉无损检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磁粉在锥窝表面均匀分布,无磁痕堆积。因此,淬火后压盘锥窝表面无烧伤、淬火裂纹等缺陷。

1948年4月18日,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南海旅沪同乡会在这天正式成立。当日中午12点,该会成立大会在南京路冠生园总公司举行,冼冠生等二百八十六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同乡会的章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同乡会的主要任务为:

1944年12月,冠生园又举行义卖蛋糕助学活动,特制作特大兵舰型蛋糕和宝塔型蛋糕两座,以竞买的方式义卖,活动开始于12月29日开始,不久即被爱心人士分别以七万元和五万元的高价购得。冠生园将十二万元善款全部捐出,分别为:申报助学金三万元,济贫金一万元,冬赈费一万元,新闻报贷学金五万元,沪南慈善会经费二万元。[13]此举可谓冠生园慈善事业中的大事件。

我国65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为7.2%[1]。目前,房颤对心脏影响的研究多局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2-3],对右心房和右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较少。右心室的收缩运动从右室流入道引发再传导至右室流出道,整个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右室流入道与流出道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再加上胸骨的遮挡,常规二维超声可能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估。近年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功能评价的应用中日趋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和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等超声检查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在救助难民、关爱儿童的同时,冼冠生一直不忘关爱同乡。1933年1月,广东旅沪同乡会成立,董事33人,冼冠生名列其中。该会成立后在公益事业方面积极用力,先后设立了粤民医院、接收了岭南山庄、设立了广东商业补习学校,在救济同乡、发展医疗、教育行业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1]81-82

秦明月面色凝重,只摆了一下手表示不用,然后慢慢地抱起纸箱,手感并不很重。他把纸箱轻轻在放在桌上,从毛德君的办公桌抽出裁纸刀。空气仿佛凝固,时间似乎停止,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秦明月下刀打开纸箱。

正是基于自身一贯的慈善理念和桑梓情怀,加之商界精英的身份地位,冼冠生在得知家乡南海受灾后,立即着手募捐赈灾工作,并借此组织南海旅沪同乡会,以改变南海邑馆名存实亡的现状,使其成为旅沪南海人士的联络桑梓、同乡互助的平台。

三、南海旅沪同乡会的成立与发展

在特大桥索塔施工中,塔梁异步施工为索塔横梁施工常用施工工艺,即:先施工索塔塔柱超过横梁位置,再在塔柱之间搭设支架进行横梁施工。塔梁异步施工较塔梁同步施工工艺在施工进度上有明显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塔梁异步施工较同步施工快一个月左右,并且塔梁异步施工省了塔桩内侧液压爬模反复拆装的工序。但根据索塔设计不同,部分索塔采用塔梁异步施工工艺后导致索塔根部拉应力明显增大,影响塔柱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索塔下横梁施工艺的改进,通过设置主动水平横撑,有效地抑制了由于塔梁异步施工引起的索塔根部拉应力增加。

筹备期间,筹备人员主要在选定会址、征求会员、筹募经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商讨,会址选定在筹备员崔洁泉的商号内,即北京东路清远里十八号(后因联络不便,改为浙江中路四一五)。并通过发起人介绍、登报征求(《中央日报》)、电台广播的方式广泛征求会员。在经费方面,先由发起人杨恪垫支,后经过发起人的踊跃捐款,共筹得经费四千四百六十万元,足以应付初期会务工作。[2]19

在南海旅沪同乡会未正式成立之前,筹备人员已先期开展慈善公益性工作。首先是接管南海水灾捐款事宜,并于1947年10月28日,将筹得的七千四百零六万善款通过国华银行汇到广州的南海旅省同乡会,由该同乡会再进行分配救济。[2]19

此外,为了助学和救济儿童,冠生园曾多次举办义卖活动。1944年9月,适值中秋佳节,冠生园特举办月饼义卖,并制作三只特大精品月饼以作为义卖活动重点。截止10月10日,义卖所得共有十万二千元,全部捐赠以助学济贫。[12]

近年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都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并深化教学改革。因此,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是非常必要的[1-3]。

南海旅沪同乡会于1948年4月18日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开展以下各项会务工作。

二、关于同乡职业之介绍事项;

1947年10月18日,冼冠生、罗倬汉、杜考祥、陈君燧、杨恪、王开等48名南海籍旅沪人士组织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会议推定黄翰良(召集人)、梁日盛、关佑之、杜考祥、杨恪、林洪、胡章钊、卢超然、关天赐、黎彦之、陈裔蕃、罗镇开、唐伯廉、罗添十四人为筹备时期的办事人员。办事人员首先向上海市社会局递交南海旅沪同乡会的成立申请,1948年1 月6日,上海市社会局批准。1月17日,第二次发起人会议召开,会议推定冼冠生、梁日盛、何觐林、王开、莫禹平、梁冠榴、崔洁泉、杜考祥、罗倬汉为筹备人员,其中冼冠生任筹备主任,梁日盛任副主任。[2]23

三、关于桑梓消息之传递及灾患之救济事项;

四、关于同乡之救济事项;

五、关于风俗之改良正常娱乐之提倡事项;

六、关于同乡间纠纷之调解事项;

七、关于同乡教育文化卫生之倡导事项;

八、关于其他福利事项。[2]23

由此可见,南海旅沪同乡会不仅在为同乡排忧解难方面尽职尽责,更为同乡的个人发展考虑,提升同乡的人格修养、提高其教育水平,可谓标本兼治,凸显同乡会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也是新式同乡会与旧式会馆的不同之处,进步之处。

此外,同乡会的章程还规定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形式、同乡会职权,为南海旅沪同乡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通过章程后,大会投票选出了理事十五人(以得票数多少排序:梁日盛、王开、关佑之、冼冠生、梁冠榴、黄翰良、莫禹平、杜考祥、杨恪、胡章钊、罗倬汉、谭信民、黎衍庐、陈君燧、梁朝启)、候补理事五人(卢超然、曾贤凯、黎彦之、何觐林、罗鹤儔)、监事五人(关赞庭、崔洁泉、梁健民、陈叶熊、冼露泉)、候补监事二人(罗添、冼恭甫)。

1948年4月27日,第一届理监事联席会议在南京路冠生园总公司召开,推选常务理事和理事长。经过投票,梁日盛、黄翰良、莫禹平、杜考祥、梁冠榴当选为常务理事,梁日盛被推举为理事长。同时,为提高平时的办事效率,在理事长之下辖总务组、财务组、福利组,分别以黄翰良、莫禹平、王开为召集人,负责各组具体工作,而其他理事则分配到各组,共同做好会务工作。[2]21-22

此外,为筹集福利事业的基本经费,会上各理事即席捐款,梁日盛作为理事长捐款五千万元,数额最大。其他十五名理事捐款三千万、一千万、五百万不等,合计捐款四亿元。[2]22

由上述过程可见,冼冠生在做完发动工作之后,并未再参与会务具体筹备和建会事宜。这主要是因他当时已年过六旬,且身患高血压等疾病,无法再跟进具体会务工作。而冠生园协理黄翰良作为广东从化人,而积极筹备南海同乡会的准备工作,其主要目的还是作为冼冠生的代理人参与其中。因此,冼冠生虽未参与具体工作,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同乡会的进展。为了感谢和表彰冼冠生对同乡会成立和发展的支持,特辟名誉理事长一职由其担任,而其他有功于同乡会但不参与具体会务的众发起人则列明名誉理事,以示感谢。

一、关于同乡各界之协助及联络事项;

(一)接收原南海邑馆的产业

冼冠生在该会成立后便一直积极参与会务。善款催缴、救济工作核实等工作,他都鼎力支持,或派车、或亲往,不耐烦剧,为同乡福祉尽心尽力。也正是由于此,1934年,广东旅沪同乡会改选董监事时,冼冠生得票二二九张,虽比最多的三九一票要少很多,但如果我们看到宋子文也只二一八票、俞鸿钧(市府秘书长)二○一票、简玉阶(南洋烟草兄弟创始人之一)一九二票、汪精卫一八五票后,[14]会自然明白冼冠生在会内的地位和声望还是相当高的。抗战胜利后,广东旅沪同乡会于1946年5月经过整理,冼冠生仍担任其中的理事,且排名第二,[15]可见战争并没有影响冼冠生在会中的声望,而这也是对他多年来积极兴办慈善、厚爱同乡的最大回报。

南海邑馆在1932年、1937年先后经历“一·二八”、“八·一三”两次事变的战火摧残,仅剩土地五亩。产业实物虽无,但邑馆的相关文件还有部分留存于保管人关志高手中。关志高认为南海旅沪同乡会虽是新成立的同乡组织,但与南海邑馆属一脉相承,可由其接管南海邑馆的产业。1948年7月7日,双方签订了南海邑馆财物移交协议,关志高移交基地红契三张、执业方单一张、前项方单照片一张、旧粮串四张、南海公墓地图一张。至此,南海旅沪同乡会与南海邑馆完成了新老接替,正式步入为联系乡谊、为同乡谋福利的发展阶段。[2]18

(二)筹办小额贷金业务

由图2可见,马弗炉氢气露点为-20 ℃时,粒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且第二峰面积较大,远离主峰;当氢气露点增大到+10 ℃时,粒度分布图形仍呈双峰,但第二峰相对靠拢主峰,从分布值看D(10)、D(90)向D(50)值靠拢,有分布变窄趋势;当氢气露点增大到+20 ℃时,第二峰消失,粒度分布为单峰,整体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峰值提高。

南海同乡虽大多在上海有正当职业,但总有部分会员以肩挑手扛、小本经营为生。世事艰难,不时即有资金周转不灵、或苦无本钱无以为继的情况发生。为此,南海旅沪同乡会即以募捐所得福利资金为基础,于1948年5月开始面向同乡会员办理小额短期贷款业务,根据《南海旅沪同乡会小本贷金简章》规定:每人贷款限额为四百万元,期限为四十天。贷款人须有同乡会认可的店号予以担保,并如实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款项,到期必须偿还。如到期不还或未按约定使用贷款,担保人需承担责任。对于吸毒、赌博、精神障碍、本人或家人有失信行为、做投机倒把不正当营生的人,均无资格申请贷款。[2]10

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将近7成来自于电力企业的发电过程。我国作为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费大国,必须加大电力企业改革力度,从根本上转变电力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电能转化效率[2]。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渐引导会计核算的转变,促进我国电力企业逐步向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

此项业务开办一年后,贷款人数仅为三人,效果并不理想。这原因之一是南海同乡大多都有生意可做,无需贷款。二是当时通货膨胀严重,币值不稳,四百万元的贷款对于个人营生已作用不大,所以此项业务并未受会员欢迎。

(三)筹办施棺赠药业务

又一日。宝玉打黛玉手机,怎么也打不通。此刻黛玉已更换手机号,办妥了手续,登上了去加拿大的飞机——这伤心地,太多的苦涩回忆。二十多天前,她去胡太医的私人诊所,找妇科主任邢柚烟做了人流手术。这邢柚烟托了人到自费医学院读了三年妇科,被胡太医招聘到他的私人诊所,渐成气候。黛玉不知道,宝钗的那张子宫癌诊断书就是邢柚烟念当初救济情所为。

人之一生,生老病死,样样不少。南海同乡会考虑会员的营生,也要救济会员的病和死。因此,对于穷苦的同乡,有病施医赠药,逝世施舍棺材是当时同乡会的一大主要福利工作。在四亿元福利善款中,除部分用于贷款外,为保值起见,南海同乡会利用资金购买棺材五十五具,存放于中央殡仪馆中,如遇丧葬无力的会员,即可施予,也不至使善款贬值成废纸,可谓一举两得。[2]10

为方便全市会员就医取药,南海旅沪同乡会在全市主要区域均布置免费就医处、施药处、赠券处。贫苦同乡可就近到赠券处领诊病券后,到指定就医处看病。就医处的医生为义务服务,但药剂需同乡会预先购买存放到诊所,所以前来看病的同乡会员均能享受免费医疗。这一举措推出后,大受贫苦同乡的欢迎,经过统计,自1948年月推出以来,至1949年2月,共发放1 132张诊病券,基本惠及贫苦患病会员。也正如此,当时同乡会也呼吁大家热心捐款,因物价飞涨,之前的福利善款已不敷使用,如长期保持免费医疗救助,需更多的资金支持。[2]10-11

今年48岁的王建云,有着30多年的果树种植管理经验,在果树的选育、栽培、水肥管理等方面可谓样样精通。他的12亩果园虽然也遭受了严重的冻害,但同与其毗邻的果园相比,他的果树在采摘结束后仍未脱肥,叶片浓绿,树势健康。随手一抓,能明显感受到土壤松软深厚。

南海旅沪同乡会特约医药顾问一览表[2]10-11

南海旅沪同乡会代发诊病券处[2]10-11

(四)修建南海先友公墓

近代以来,因侨居上海的广东人人数众多,很多人逝后即葬于沪上。因此,旅沪粤人陆续兴建了众多公墓,如1847年广潮梅旅沪同乡兴建的岭南山庄、1861年潮州会馆兴建的五邑山庄、1872年广肇公所兴建的广肇山庄等。南海旅沪人士逝后主要葬于广肇山庄和岭南山庄,但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扩张,进入1930年代后,这些墓地都不同程度地需要迁移。1941年,广肇山庄基地易主,墓地需要迁移,南海同乡集议在广肇山庄西购地辟为南海先友公墓。1948年,岭南山庄因距离城市过近,当局要求迁移。山庄中南海人士的坟墓再次面临搬迁。此时,南海旅沪同乡会已成立,遂对停放在岭南山庄(广东旅沪人士的墓地)无人认领或无力迁移的棺椁骸骨迁移至此前兴建的南海先友公墓,迁移费用由募捐获取。但因南海先友公墓本是日据时期的权宜之举,公墓建设较为仓促,与荒地并无太大区别。如今抗战胜利,又有大量骸骨移入,如仍维持前状,是对逝者的不敬,也使旅沪南海同仁蒙羞。为此,南海旅沪同乡会第一届理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修葺南海先友公墓,工程预算费用为金圆券两万余元,资金来源采取募捐方式。经过南海同乡踊跃捐献,共筹得资金八万九千八百十七元二角,远远超过预算所需。在资金充裕情况下,南海先友公墓的修葺工作进展迅速,1948年9月即告完工,具体工程包括墓地中道路的修建,各坟墓的加土增高,增加墓碑,使公墓焕然一新。[2]12

右边不远处,是一个穿着黑西服套装的男人,他嘴里叼着一根烟,一副不耐烦的表情,皱着眉头,不时吐出一个烟圈。

截止1949年3月,南海旅沪同乡会共收得各项捐款金圆券87 752 568元,基本全部用于赠医施药、施送棺木、修建南海公墓等各项公益事业,其中以赠医施药最多,达金圆券76 265 920元。[16]可以说,自1948年4月成立一年来,南海旅沪同乡会以服务同乡、惠及桑梓为办事主旨,会中各主事之人均能秉公办事、急公好义,随捐随助,以高效的办事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49年11月,为答谢各捐款人的善意、联络同乡感情,南海旅沪同乡会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同乐会,前期准备、节目表演均有会员义务承办,这即是一次联欢会,也可谓一次有关会务的总结大会。[2]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对民间社团的管理,南海旅沪同乡会也随众多社团组织,退出历史舞台。

四、结语

南海旅沪同乡会虽然历时较短、影响不大,但其成效立竿见影,可谓生老病死四个方面都有照顾,这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下尤显重要。同时,该会的成立和发展反映了南海同乡组织在近代的转型,使其从传统会馆组织转变成富有现代气息的民间社团,这在组织形式(理监事会)、人员构成(大部分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商人)、互助内容(在社会救济的同时兼具社会教育功能)上都有所体现。这种转变虽然是受到当时众多旅沪同乡会的影响,但发起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白手起家、自学成才的著名企业家,冼冠生在注重物质救济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教育。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就在于在社会中不断学习,而中国的落后正在于教育的缺乏。因此,冼冠生在经营工厂的同时,他开办劳工学校,租有益的电影给职工看,目的在于提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摆脱各种恶习。而这在旅沪南海同乡会的章程规则中也有所体现。所以说,考述南海旅沪同乡会的历史,也是在凸显冼冠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从南海旅沪同乡会的发展历程中即能看到冼冠生对桑梓的关怀,又能体现他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这是在以往对冼冠生的历史描述中所最为忽视的。很多人喜欢津津乐道冼冠生的经营手段和宣传技巧,但真正成功的商人应该最希望人们记住的,不是他的财富、他的手段,而是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境界,而这正是商道的真意。所谓为商有道,不应止于计谋的探讨,更应思考利济苍生之大关怀,我想冼冠生的成功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宋钻友.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南海旅沪旅沪同乡会特刊[C]. 1949-11.上海市档案馆藏. Q117-15-11.

[3]崔艳红. 1947年广东特大水灾与国民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10(4):120.

[4]冼冠生.我的幼年[J].食品界. 1933(2):12-14.

[5]程道生,俞少庵.冼冠生与冠生园[J].文史资料选辑,1983(88):234.

[6]培林.冼冠生先生访问记[J].长城,1937(9):206-208.

[7]浙灾会国货商场讨论结束.[N].申报,1930-04-04(14).

[8]叶园筹赈游艺会将开幕[N].申报,1931-09-14(14).

[9]黄河水灾急赈会昨日发表宣言[N].申报,1933-09-04 (10).

[10]冼冠生关怀灾黎[N].申报,1933-10-24(10).

[11]上海各界华北急赈会鸣谢启事[N].申报,1943-06-12 (3).

[12]冠生园明日起义卖中秋月饼[N].申报,1944-09-16 (4).

[13]冠生园制蛋糕助学[N].申报,1944-12-28(4).

[14]广东同乡会改选董监事[N].申报,1934-02-20(14).

[15]广东旅沪同乡会整理完竣[N].申报,1946-05-21(4).

[16]南海旅沪同乡会收付报告表[C]. 1949-03.上海市档案馆藏. Q117-15-11.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Xian Guansheng and Nanhai Travel Shanghai Townsmen Association

HAN Jian
(Foshan chancheng museum,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The famous industrialist Xian Guansheng in the management of Guan Sheng Yuan 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involved in philanthropy. In 1947,Nanhai County floods,Xian Guansheng calls for raising money for the hometown,and takes the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Nanhai Travel Shanghai Townsmen Association. After its establishment,the organization provides free medical service,microfinance,construction cemetery,etc. for the Nanhai County fellow. One side of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Nanhai County People in Shanghai,but also an important witness Xian Guansheng concerned about fellow and enthusiastic charity.

Key words:Xian Guansheng;charity;Shanhai;Nanhai;townsmen association

中图分类号:D69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3-0034-06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韩健(1983-),男,天津市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馆藏研究部副主任,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同乡会慈善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风雨兼程,紫荆花开——扬州(香港)同乡会十年侧记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东方明珠”与“江中明珠”间的浓情厚意——记香港扬中同乡会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近代旅外徽州同乡会的治理架构与社会功能
同呼吸 共祭奠——加拿大南京同乡会呼吁全球侨胞团体国家公祭日举办海外同步祭奠活动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