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力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水平的实证研究

2016-08-05 04:01潘海生谢布和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关键词:动机变量技能

潘海生,谢布和(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教育学

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力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水平的实证研究

潘海生,谢布和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本文利用汽车行业1994-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需求的互动关系,以及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技能变动-边际生产效率-工资挤压效应”对企业培训动机产生影响机制的现实存在性。而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水平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激励与成本、体制机制因素相比,当前技术进步因素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还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力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激发。

技术进步;技能;企业培训;动力传导;影响水平

引言

技能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技能意味着经济收益,技能的获得和投资被看成是“增长的引擎”,对“国家增长绩效具有绝对的核心作用”[1]。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纷纷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应对危机、存进就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举措。欧盟制订的欧洲2020技能战略,英国颁布了国家技能战略,美国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提出技能澳大利亚、技能新西兰战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为制造业大国,但多数还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面对人口红利消退、资源环境等发展约束,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必然会使企业培训动机及其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对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机制及其影响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培训一直以来是企业人力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Becker构建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培训模型。他认为企业只对专用性技能具有投资的动机,而没有动机为一般技能培训买单。培训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成为影响企业投资培训决定的关键[2]。

但是,Finegold认为由于雇主市场垄断力量、劳动力流动成本、劳动力市场关于劳动力数量和能力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技能所处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3]。Acemoglu D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长,而工人工资受不完全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与边际生产效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快于工资的增长效率,从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4]。Picchio等通过实证研究,无论在一般企业还是在高技术企业,边际生产率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工资的增长水平[4]。Gerbach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如果劳动市场越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工资挤压效应越发明显,企业投资培训的动机越强[5]。

而技能的变化是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早在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大量机械化设备使用,理论界普遍认为伴随着技术进步,技能将被技术进步带来的自动化设备所取代,企业技能需求将不断减少。技术进步对技能有较强的替代性成为当时普遍的观点。但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包含着前沿技术的设备资本品投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将导致低技能的替代和高技能需求的增加[6]。同时,技能的提升反过来可以有效的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进步沿着以高技能基础的路径发展[7],呈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的特点[8]。

因此,如果技术进步与技能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话,技术进步就会通过“技术进步-技能变动-生产效率提升-工资挤压效应”的动力传导机制,增加工资挤压效应,对企业培训的动机水平产生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技术进步将导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

H2:高技能人才的增加将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

H3: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技能人才的增加提升了企业绩效

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还与企业培训成本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在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之前,尽管工资挤压效应弥补了一部分的培训成本,但未能完全弥补培训成本,成本的补偿或分担机制对于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依然詹主导地位。只有当技术进步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之后,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才得以显现出来。

同时从我国企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方式看,伴随着上世纪末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调整,原本主要由行业、企业举办的技能培训体系转由教育部门举办,职业院校成为企业技能人才提供的主体[9]。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特征,以及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的宏观的政策环境、中介组织等成为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力影响的重要的外部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水平提出以下假设:

H4;体制机制对企业培训的动机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H5;成本因素与企业培训的动机水平呈正相关

H6: 技术进步与企业培训的动机水平呈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1.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研究设计

(1)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研究方法

计量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用单一方程模型就不能完整的描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用描述变量间联立依存性的方程体系——联立方程描述整个活动。考虑到企业绩效与企业的人、物、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关,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设计如下:

(2)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研究数据的采集

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选取了技术创新特征明显的汽车行业作为研究的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4年至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研究的变量定义

2.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影响的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假设,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作为理论工具对企业培训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0]。其中,体制机制因素、激励与成本因素和技术进步水平以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水平无法直接测量,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被称为潜变量。而体制机制因素、激励与成本因素和技术进步水平属于外源潜在变量,企业培训动机则属于内源潜在变量。潜在变量必须通过可测变量来进行反映。其中,考虑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形式,因此,本研究中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水平来反映企业培训动机的水平的可测变量。

根据可测性,假设模型变量如表2所示:

表2:企业培训动机影响因素假说模型变量

各可测变量的数据主要通过2014年3月的问卷调查获得。本次调查面向全国汽车行业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7份。通过Cronbach'sα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的测量显示,问卷题项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信度(如表3所示)。

表3: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培训动机的调查问卷的信度

表4: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培训动机的调查问卷可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各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体制机制、激励与成本潜变量、技术进步潜变量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潜变量均同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如表4)所示。由此说明,样本的数据可用于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11]

因为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关系选取的变量都是1994-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虚假回归的出现,本研究选取ADF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5个变量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也是非稳定性的。但是在二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都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认定5个时间序列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见表5)。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技能(YS)和技术进步(YT)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协整的(见表6)。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者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技能(YS)和技术进步(YT)之间互有因果关系,即技术进步是技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技能也能影响技术水平,可以对联立方程组进行计量分析(见表7)。

2.技术进步与技能互动实证模型的估计[12]

为了避免各变量数据量纲的影响,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汽车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联立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联立方程通过了显著性的检验,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如下:

(1)技能人才模型的估计

关于技能人才模型估计

如下:

从技能人才模型结果看,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技术进步引起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追求,引起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这验证了假设H1,即企业技术进步将导致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此外,企业物质资本规模与技能人才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承担培训的规模效益就会越大,企业培训动机就越强,企业技能人才的比例将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全员劳动效率与高技能人才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说明企业管理水平与技能人才需求具有密切的关系。

表5:技能(YS)和技术创新(YT)变量稳定性检验结果

I,II,分别代表一阶差分算子和二阶差分算子。C,T,K分别代表单位根检验方程中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

表6:技能(YS)和技术创新(YT)协整性检验结果

表7:技能(YS)和技术创新(YT)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2)技术进步模型的估计

关于技术进步模型估计如下:

技术进步回归模型看,技能人才与技术进步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技能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技能支撑,使技术进步走向良性发展路径,这验证了假设H2,即技能人才的增加将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此外,企业物质资本规模与技术进步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当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承担技术进步成本的能力越强,规模带来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技术进步的成本。企业全员劳动效率与技能人才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说明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进步具有密切的关系。

(3)企业绩效的模型

企业绩效的模型估计如下:

企业绩效模型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和技能人才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技术进步和技能人才相互促进,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验证了假设H3,即企业技术进步和技能人才的增加提升了企业绩效。此外,企业物质资本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企业全员劳动效率的管理效益对企业绩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运用Amos7.0软件在对企业培训动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修正,使其整体拟合指标通过检验后,本文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模型的路径系数、标准误差、临界比率值及显著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体制机制、激励与成本以及技术进步因素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即企业培训动机)的路径系数均比较理想,通过显著性检验,与模型的假设相符。而表7中SEM整体适配度的拟合结果较为理想,模型总体结果反映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因而证实了本文假说模型构建的合理性。

表8:企业培训动机结构方程模型变量间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标准化系数,得出如下的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培训动机的结构模型方程(5)和测量模型方程(6):

结构模型方程(5)反映了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体制机制、激励与成本以及技术进步水平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即企业培训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 4、5 和6。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663、0.567和0.326。这说明体制机制因素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影响最大,激励与成本影响次之,而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则显得稍小。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汽车行业企业中,技术进步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培训动机还处于成本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与我国当前技术水平的整体发展阶段是相一致的。

测量模型方程(6)则进一步揭示了潜变量与其可测变量的相互关系:

1.企业技术进步水平(标准化路径系数0.270)和企业技术标准与职业院校教学标准的对接(标准化系数0.305)对技术进步潜变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两者的内涵看,企业技术进步水平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的真实能力,而企业技术标准与职业院校教学标准的对接则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与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水平。前者是企业反映的是企业技术进步的绝对能力,后者则反映出技术进步的技能转化能力。

2.企业培训的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标准化路径系数 0.517)、行业组织的作用(标准化路径系数0.351)以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识(标准化路径系数 0.277)这三个可测变量对体制机制潜变量的有着正向的影响。即政策制度发展越完善,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发挥越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越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培训体制机制就越完善。

3.激励力度(标准化路径系数0.386)、利益共享机制(标准化路径系数0.294)和培训管理费用和成本(标准化路径系数-0.189)这三个可测变量对激励与成本潜变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不过激励力度、利益共享机制表现出正向的影响,而管理费用和成本则呈现出负向的影响。这是因为激励力度、利益共享机制可以有效的分担或者弥补企业培训的成本,而管理费用和实习成本则是企业培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此,有效的激励措施、良性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有效控制的管理实习成本可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培训的激励水平。

三、结论

本文利用1994-2013的汽车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和高技能人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而非外生的单向影响关系。这也就是说,两者具有明显的内生性,技能人才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改变了企业技能结构。而企业技能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水平,使企业技术进步表现出明显的沿着高技能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从而使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技能变动-边际生产效率-工资挤压效应”的动力传导机制对企业的培训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从企业培训动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技术进步潜变量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还未占到主导的地位,体制机制、激励与成本因素对企业培训动机的影响显得更为明显。这与我国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这需要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对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的互动作用予以充分的考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励政策和组织体系的建立,推进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培养间的有效互动,充分挖掘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企业培训动力传导机制的潜力,有效提升企业培训动机,诱导企业技能偏好的技术进步倾向,最终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走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型。

[1] ACEMOGLU DARON,PISCHKE JORN-STEFFEN.Beyond Becker:Training in imperfect labour markets[J].Economic Journal,1999,109:112-142.

[2] BECKER GARY.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9-49.

[3] FINEGOLD DAVID,SOCKICE DACID.The Failture of training in Britain:Analysis and Prescription[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88(3):21-53.

[4] POCCHIO MATTEO,OURSJAN VAN.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Firm-sponsored Training[J].Labour Economics,2011,18(5):712-722.

[5] GERSBAC HANS,SCHMUTZLER ARMIN.A product-market Theory of Industry-specific Training[EB/OL].(2001-08-30)[2014-05-09].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137676_A_Product_Market_The ory_of_Training_and_Turnover_in_Firms.

[6] ACEMOGLU DARON.Technical Change,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7-72.

[7] DOSI GIOVANNI.Sources,Procedures 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26:1120-1171.

[8] AGHION PHILIPPE,HOWITT PETER.Wage Inequality and the New Economy[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2,18:306-323.

[9] 潘海生,马晓恒.职业教育中企业办学主体地位的内涵解读及政策启示[J].职教论坛,2014(22):3-8.

[10] 吴林海,候博,高申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35-48.

[11] 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EB/OL].(2007-10-11)[2015-01-19].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5-2008031904.htm.

[12] 郭鑫.内生性视角下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3(16):62-63.

本文推荐专家:

周志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谢勇旗,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lev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of Enterprise Training motivation

PAN HAISHENG, XIE BUHE
(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killed manpower demand with the automobile industry's data from 1994-2013. It points ou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t also testifies the presence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motivation, which i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 Skills change - Marginal productivity gains improve- Wage squeeze effect increase". 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institution and cost factors, the effect lev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acting on enterprise training motiva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at mean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nterprise training motivation have not been fully stimulated.

Technology progress; skill; enterprise training; power transmission; effect level

G71

A

1008-472X(2016)01-0113-10

2015-11-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差异化内在机理研究”(14BGL209);国家社会科学教育科学一般项目“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BJA120081);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型工科大学多维开放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HEYP5029)

潘海生(1975-),男,甘肃民勤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政策;谢布和(1989-),男,内蒙古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动机变量技能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