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薄膜手套对超声洁牙时职业防护效果的评价

2018-07-02 12:33关颖申玉芹吴悠程璐边立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皿手套菌落

关颖 申玉芹 吴悠 程璐 边立新

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牙周病患病率居于龋病之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治疗更成为突出的临床需求[1]。龈上洁治术是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机械清除牙石、菌斑的第一步,洁治术是牙周炎治疗的最初阶段,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牙周维护治疗的重要手段[2]。由于我国患有牙周疾病的人数众多,超声龈上洁治术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3]。超声波洁牙机是通过高频震荡(2.5~3.0万次/s)将紧附牙面上的牙石振碎并清除,因此,在洁治过程中会有大量气溶胶和飞沫产生,气溶胶是患者经口腔排出的大量唾液、血液、牙菌斑、细菌等伴随洁治机头高频振动及冷却水喷雾使用时所产生的气水喷雾而形成的物质;飞沫则是由诊疗过程中的水或液体物质、气体与诸如牙结石、牙科充填物、腐坏的牙齿组织、喷砂粉等混合形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会成为威胁医护健康的潜在危险[4-5]。因此,全方位的防护措施不可或缺,其中包括洁牙时助手防护性手套的使用。

在基层单位,为降低消耗,节约成本,牙医助手会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代替丁腈手套进行口腔门诊非侵入性护理配合,如吸唾液、分拣使用后的器械、擦拭操作台面、牙椅等。近年文献显示,有临床护理工作者将一次性薄膜手套用于防止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或者用于超声波检查,或者用于隔离久戴乳橡胶手套导致的过敏等,但尚未对一次性薄膜手套在临床工作中对医护防护效果做出研究。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本研究采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和丁腈手套吸唾分别用于超声洁治时牙医助手手部防护,通过对二者防护效果的评价,探讨一次性薄膜手套在超声洁牙吸唾过程中是否可以代替丁腈手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6—8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由同一名护士配合进行吸唾的患者,纳入标准:(1)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5 mm,伴探诊出血,附着丧失≥3 mm。(2)1年内未进行牙周治疗。(3)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4)牙列完整,无缺失牙。(5)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1)牙周炎处于急性期,无法进行洁治的患者。(2)有传染性疾病,不宜进行洁治的患者。(3)妊娠期妇女。(4)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共纳入患者80例,年龄在36~65岁,男48例,女32例。实验分4组,每组20例,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即一次性薄膜手套吸唾组,阳性对照即丁腈手套组,阴性对照即一次性薄膜手套不吸唾组。对每例患者采用分口及交叉对照设计实验,空白对照组为不戴手套,相同条件下标准七步洗手法后即刻采样;在随机半口洁治时以患者口腔为中心点,距离患者口腔50 cm内,先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吸唾;1周以后完成另一侧洁治时同样距离使用丁腈手套吸唾;阴性对照组为以患者口腔为中心点,距离患者口腔50 cm内,带一次性薄膜手套不吸唾。

1.2 主要仪器和材料

超声洁牙机(EMS,瑞士),超净工作台(AIR TECH,中国),电热恒温培养箱(EYELA.日本.产品型号SLI-700),丁腈手套(上海麦迪康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一次性薄膜手套(凌鹰塑业有限公司),营养琼脂培养皿(90 mm×90 mm,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细菌采样 对所有患者,由同一名护士配合完成相关临床操作,治疗前护士七步洗手法洗手,流水下冲洗20 s,采样,用无菌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在每个手指正反面各划2遍,将采菌后的无菌棉签放置在PE试管内,折断握持部分,过火后封闭PE试管,全程注意无菌操作,收取基线样本。超声洁治时,嘱患者使用0.12%氯己定2 ml含漱1 min,护士站在离患者口腔50 cm处,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吸唾液10 min,脱去手套后采样;另外半口洁治时,相同条件下,护士戴丁腈手套吸唾液10 min,脱去手套后采样。

1.3.2 细菌培养 提前30 min准备超净工作台,细菌接种过程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时,带菌棉签在培养皿上先划竖线后折线,分别再顺时针旋转30°和60°划折线,培养皿做好组别标记。全程注意无菌操作。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进行细菌培养,48 h每平皿作细菌菌落计数形成单位(CFU)计数。菌落计数方法参照原卫生部GB7918.2规定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4组实验后护士手部的细菌菌落数。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符合正态分布的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各组别培养皿48 h需氧混合菌培养情况

表1 各组别培养皿48 h需氧混合菌菌落数比较( ±s) ( cfu/皿)

表1 各组别培养皿48 h需氧混合菌菌落数比较( ±s) ( cfu/皿)

注:表中P值为各组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得出

组别 菌落数 P值空白对照组 256±19 -一次性薄膜手套吸唾组 871±51 0.002丁腈手套组 52±5 0.026一次性薄膜手套不吸唾组 567±38 0.007

2 结果

采用营养琼脂培养皿培养48 h后发现,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培养皿内均可见密集程度不一的混合菌落,其中,一次性薄膜手套组吸唾和不吸唾组需氧菌菌落较为密集(图1)。参照原卫生部GB7918.2规定进行培养皿内细菌菌落计数,结果表明,同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次性薄膜手套吸唾及不吸唾组菌落数均显著增多(P<0.05),而丁腈手套组菌落数最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3 讨论

由于我国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多、医疗资源有限,许多基层医院口腔科医生通常在未对患者进行系统传染病检查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超声洁治。像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均通过血液传播,在口腔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会频繁接触污染物体表面的唾液和血液,因此,采用手套进行防护对医护患均具有重要意义[6-7]。但如果手套使用不当,其作用就会适得其反,成为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一次性薄膜手套是聚乙烯吹塑薄膜为原料,经热合成成型,色泽光亮透明,厚薄均匀,左右手通用,摘戴方便,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它的价格是6.86元/包(50副/包),单价约为0.14元/副。丁腈手套是特殊的聚合物制成,与乳胶类似,无公害,防油防污,它的价格是45元/盒(50副/盒),单价为0.9元/副。由于口腔门诊龈上超声洁治患者数量庞大,我们发现在我省某些基层单位,为减少超声洁治过程中一次性耗材成本,洁牙医助手往往采用一次性薄膜手套替代丁腈手套进行简单防护。

本研究结果证实,一次性薄膜手套对齦上洁治过程中需氧菌的侵袭不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不能代替丁腈等乳胶手套应用于临床工作。首先,对不同组别需氧菌培养中发现,戴一次性薄膜手套配合洁治吸唾后,其混合菌落数量远远高于戴丁腈手套吸唾组,而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即使不吸唾,其手部混合菌落数量也远高于空白对照及戴丁腈手套吸唾组,说明一次性薄膜手套对齦上洁治时口腔周围环境中细菌的防护性弱,表明其对需氧混合菌的防护能力有限。实验结果表明,丁腈手套可有效防护需氧菌的污染。但在实验中发现,戴一次性薄膜手套不参与吸唾的护士手部细菌培养,仍发现较为明显的细菌生长,其48 h菌落培养数量高于戴丁腈手套配合洁牙吸唾的助手手部菌落,说明在齦上洁治时戴合格的手套进行防护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

尽管,有文章提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许多地方可以应用一次性手套(包括一次性灭菌外科手套和一次性薄膜手套),如电动吸引器吸痰、拔除胃管、拔除导尿管、灌肠等等[8];另有文献认为采血人员每次完成采血后更换一次性薄膜手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9]。然而,文章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薄膜手套至少在超声洁治配合中不具备良好的防护效果。因此,建议基层单位不应单纯为了节约一次性耗材成本,采用一次性薄膜手套取代丁腈手套,而应以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暴露为准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原则,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医患健康。

[1] 孟焕新.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

[2] Draenert ME,Jakob M,Kunzelmann KH,et al.The prevalence of tooth hypersensitivity following periodontal therap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oot scal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m J Dent,2013,26(1):21-27.

[3] Krishna R,De Stefano JA.Ultrasonicvs.hand instrumentation in periodontal therapy:clinical outcoms[J].Periodontol,2016,71(1):113-127.

[4] Beristain-Montiel E,Villalobos-Pietrini R,Arias-Loaiza GE,et al.Aninnovative 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micro-scale cell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negative chemical ionization to determin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air particulate matter[J].J Chromatogr A,2016,1477:100-107.

[5] Graetz C,Bielfeldt J,Tillner A,et al.Spatter contaimination in dental pracitice--how can it be prevented? [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14,118(4):1122-1134.

[6] 刘学玲,王健民,欧阳翔英,等.不同吸唾方式对超声洁牙时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96-2197.

[7] 宋萍萍,黎春晖,聂敏海.超声洁治前不同消毒液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污染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7):425-426.

[8] 冯威.一次性手套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J].中国橡胶,2017,33(17):19-23.

[9] 刘奠忠,郭世莉,李兰萍.采血人员手部细菌学监测调查[J].重庆医学,2014,43(9):1115-1116.

猜你喜欢
培养皿手套菌落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棉手套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