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7-02 12:33季传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暗带软胶囊丁苯

季传钊

急性脑梗死是脑供血突然中断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引发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进而形成血栓,致使患者脑血管腔狭窄,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保护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的脑组织是救治患者的关键,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验证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资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将患者划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62.0±1.2)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4.0±1.5)岁,患者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纳入标准为:(1)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2)患者年龄不超过80周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3)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与家属一同签写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即帮助患者溶栓,为患者降低颅内压和血压,并对患者进行防治脑水肿及基础合并症方面的治疗。26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丁苯酞软胶囊(规格:100 mg/粒,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口服用药方式,每日3次,每次200 mg。而阿托伐他汀(规格:40 mg/粒,瑞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同样为口服用药方式,每日1次,每次80 mg,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用药观察[1]。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肌力等级提高2级及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肌力等级提高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未变化或者更加严重,患者的肌力等级未变化或者更加低下。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15%,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缺氧性坏死,并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液粘稠度高、脑动脉硬化、血小板聚集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而急性脑梗死是由中心坏死区域和周围缺血性区域组成,其中已经死亡的是中心坏死区域,但是周围缺血性区域(缺血半暗带区域)的受损细胞并未死亡,能够有效的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域、延长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存活时间,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2]。

丁苯酞软胶囊具有挽救缺血半暗带的双重机制,一方面体现在丁苯酞软胶囊帮助患者重构微循环,增加患者缺血性灌注,从而保护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增加血管流速,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流量。另一方面丁苯酞软胶囊还可以保护患者的线粒体,提高线粒体复合酶IV活性、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从而维持线粒体细胞膜的稳定性[3]。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减低血脂水平的有效药物,同时还是一种HMC-CoA还原酶抑制剂,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胆固醇含量,并对血小板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改善血液粘稠程度,防止患者血管内血栓形成。因此我院认为在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时,为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势必可以更好抢救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域,抑制自由基增殖。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我院专门针对于此展开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4-9]。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效果对比n(%)

通过上述调查资料可以发现,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08%,而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5%,调查结果表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用药措施。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护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存活的脑组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而本次临床研究证实,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

[1] 欧阳懿,杨云珠,刘家斌.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6):895-897.

[2] 徐海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1):79-81.

[3] 胡炜娜,刘诗翔.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24):4602-4604.

[4] 唐蕊,赵明哲,庄向阳,等.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75岁以上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8):85-88.

[5] 张华,李阳春.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75-76,79.

[6] 顾香,邢铁艳.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2):70-72.

[7] 丁荣椿,孙建华,尹九元.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5-16.

[8] 闫磊,朱丹,李海啸.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4):84-85.

[9] 周大伟,杨兰,师小娟,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4482-4484.

猜你喜欢
暗带软胶囊丁苯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一块石头
不同剂量大蒜油软胶囊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