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病房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2018-07-02 12:33张爱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病房护理人员

张爱莲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护理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护理安全事件是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上讲,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执行安全,执行过程中不发生范围和限度以外不良因素影响和损害[2]。干部病房大多数为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因其年龄大、伴随病种多,病情复杂,同时由于离退休干部长期身居高位,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等原因,导致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护理安全事件[3],因此做好患者安全管理,找出化解护理风险的方法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6月干部病房收住的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598例,其中男性418例,女性180例。患者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恶性肿瘤等疾病。90例患者约占15%为第一次住院,508例患者约占85%为多次住院。

1.2 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调查发现,在598例老年人中,有26例发生安全隐患,排在前三位的安全问题为跌倒、坠床和误吸,其中老年人跌倒问题最为严重,在10例患者身上发生。一项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3的65岁老年人跌倒[4]。老年人跌倒和体位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有关[5]。

调查显示,10例跌倒的老年患者中,5例是由于视线模糊的自身疾病因素(占50%),其余是由于起夜照明环境的因素。另外,接近一半的老年患者认为预防护理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较少。

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退化、疾病的复杂多样化、猝死率高等特点,成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上的高危人群,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细致专业[6]。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自身因素、环境因素、陪护人员因素及护理人员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2 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2.1 做好入院评估,确保护理安全

新入院患者责任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仔细询问既往史,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高龄、生活不能自理、步态不稳和平衡失调、视力低下、头晕、贫血等高危人群,立即做好警示标识,通知家属陪伴,护士应加强巡视,床头交接班。对于有跌倒、坠床及潜在的跌倒、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悬挂预防坠床、跌倒的警示标识[7],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2 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范护理风险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要实行包括患者和家属在内的一对一的健康教育[8],将健康教育覆盖到患者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疾病的注意事项,如卧床要求、饮食种类、功能锻炼知识及防跌倒、坠床、压疮、管道滑脱、烫伤等安全措施,做好患者用药指导,严禁患者自行增减药量。使用热水袋保暖时外加布套,不直接接触皮肤。为了安全,禁止使用电器,有困难和问题及时与分管的医护人员联系。因各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者均有专人陪护,外出检查专人陪同,并尽量减少外出时间,以防走失。对于擅自外出不听劝阻的患者,可在离院风险单上签字并记录离院的时间,一旦发生纠纷,可提供法律依据。

2.3 改善病房就医环境,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病房的各种设施标志醒目,病房走廊、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栏,地面放置防滑垫可有效防止跌倒,保持病房走廊及通道宽敞,避免堆放杂物,用物摆放整齐,在走道上有夜灯设置,以利患者起夜时的安全。医院感染也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安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护士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各种医疗器具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医疗用品,防止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医院感染[9]。

2.4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业风险意识。

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者认可,并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力求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术操作标准化,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规范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主动学习新引进设备和抢救设备的使用知识,并掌握操作方法,同时参加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安全应急能力,更好地防范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10]。

2.5 构建积极的护理安全文化

文化建设在患者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导向的作用。将患者的安全理念融入护理人员日常行为,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报告途径,鼓励护士第一时间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护理部定期召开全院护士安全警示会议,对近期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使大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实现持续改进。只有积极落实安全文化,才能确保“安全的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执行“安全的医疗”[11]。

3 结果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在598例干部病房的老年患者中,有26例发生不安全事件,排在前三位的安全问题分别是跌倒、坠床和误吸,发生率分别为38.46%、19.23%和11.53%,干部病房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表 1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n=26)

干部病房的离退休干部,因其处于高年龄、高发病期,各项生理机能的减退,导致患者出现反应迟缓,行动不便,感觉缺乏等症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误吸等不良事件[3]。高龄患者对病区环境不熟悉,若看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 h有人陪护,极易发生走失、迷路等后果。脑血管疾病患者吞咽困难极易发生呛咳、窒息,在鼻饲插管治疗时,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易造成自行拔管。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差,大小便失禁,护理措施不到位易造成压疮。面对这些护理安全问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患者的入院评估、做好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以及构建积极的护理安全文化等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

4 结论

干部病房离退休老干部作为特殊人群,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12]。科室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以来,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标准流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护理缺陷,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13]。

总之,老年人护理的不安全隐患较大,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从环境管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为切入点,实行全方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认识,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从而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李珊.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1):145.

[2] 覃应焕,覃爱芳.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J].内科,2015,10(3):410-412.

[3] 季卉.“双高期”离休干部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75-76.

[4] 任红梅,刘惠勤.老年人护理的不安全隐患对策及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78-180.

[5] 蓝昌丽,房玉珍,孙爱华.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5):247.

[6] 王玉华.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262-263.

[7] 侯雨.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36-337.

[8] 鲁婕.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89-90.

[9] 张婷婷.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要点分析[J].临床护理,2009,1(10):148.

[10] 朱晓玲,李悦.住院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4(1):19-22.

[11] 童立纺,袁义芹.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710-1713.

[12] 田晓莉.浅议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和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46.

[13] 陈亚莉.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5):86.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病房护理人员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换病房
病房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