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

2018-07-02 12:33涂惠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监护室监护重症

涂惠琼

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病情危急,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受到严重破坏,而在基础疾病的治疗中,难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留置导管甚至手术切开治疗等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预后多较差[1]。因此,需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降低基础疾病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伤害,预防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2]。舒适护理是更具人性化,更为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应用率高。本研究就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有112例ICU患者被列入本研究,均为我院ICU病房收治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12月,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所选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52.13±3.75)岁,急性肾衰竭者11例,呼吸衰竭者19例,感染性休克者13例,多器官衰竭者7例,重症肺炎者6例;研究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29~69岁,平均(52.13±3.71)岁,急性肾衰竭者10例,呼吸衰竭者20例,感染性休克者14例,多器官衰竭者7例,重症肺炎者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区间、基础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此研究上报院伦理委员会核准后进行,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有关事项,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和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知识宣教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1)环境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线,保证患者有舒适的体感,防止对患者的呼吸道等造成刺激,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2)睡眠舒适护理:调节病房陈设等,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可通过播放助眠音乐调节患者的睡眠状况,提升睡眠质量;(3)心理舒适护理:及时向患者说明病情进展,帮助患者分析预后,多鼓励和劝慰患者,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造成患者心理不适;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情感支持,调动患者家属亲友的力量,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4)生理舒适护理:在帮助患者翻身、扣背、擦拭患者皮肤、更换药物或导管等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指甲或其他物品划伤患者皮肤等;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或鼻饲等方式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机能。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n / %), ±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n / %), ±s]

分组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对照组 56 72.13±3.75 75.11±2.94 71.33±2.77 70.33±3.01研究组 56 86.51±3.99 87.96±2.97 85.32±2.79 85.03±3.05 t值 - 19.653 23.010 26.629 25.671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1.3 观察指标

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ICU监护时间。

应用GQOLI-74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活质量评分和ICU监护时间以(±s) 表示,对比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ICU监护时间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平均为(4.67±1.21)d,短于对照组的(7.33±2.0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5,P<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患者病情危急,护理难度和护理要求均更高,因此,改进和完善护理干预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是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强化恢复效果的关键[4-5]。

舒适护理是更为先进的护理干预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不仅满足患者生理护理需求,也注重患者心理护理需求,并力求使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是常规护理工作的细化和强化,护理效果更理想[6]。

由于重症监护室具有特殊性,护理采取24 h陪护制,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时间,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双重呵护,因此,为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和陌生感,护理人员力求为患者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对病房陈设、温度、湿度、光线等进行适当调节,提升了环境舒适度,保证患者的体感舒适,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尊重患者隐私,帮助患者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有效改善了患者情绪状况,降低了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还注重保证患者的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和稳定患者睡眠,补充支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注意患者生理舒适感受,能够合理控制护理操作的力度等,避免了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或伤害,有效提升了患者身体机能,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提供了更大可能[7-9]。经护理,研究组患者身心恢复效果更好,恢复更快,GQOLI-74生活质量评分更高,ICU监护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中,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效果,缩短监护时间,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1] 吕娜,汪蓉,郭学珍,等.ICU人工气道吸痰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879-880.

[2] 张秀红.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2):1424.

[3] 孔君.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68-269.

[4] 姜璀君,卢亮,高欣,等.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医学信息,2015,28(36):322.

[5] 方妍.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32):7313.

[6] 茅敏敏,王梅花,周莉.在ICU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理念的体会 [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430.

[7] 刘丁丁.舒适护理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综合征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2345-2346.

[8] 陈美雪.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44-46.

[9] 罗苑红.舒适护理在急诊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J].医疗装备,2017,30(9):177-178.

猜你喜欢
监护室监护重症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