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2018-11-16 06:49李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
关键词:调节性病史流行病学

李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

这篇综述全面阐述了目前有关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自然史、危险因素、自然病程、发病机制、食物过敏诱发疾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和诊断分析方法、治疗管理手段、预防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文章还特别介绍了FDA批准的食物过敏治疗临床试验的进展。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食物过敏患病率持续上升, 最高可达总人口的10%。食物过敏患病率上升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但是遗传、环境危险诸多因素参与其中是确定的。食物过敏与耐受的分子和细胞学免疫机制的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及临床研究提示,各种食物过敏的共同作用机制是对摄入食物的免疫和临床耐受被打破,导致了IgE介导的反应,或非IgE介导的疾病,如嗜酸细胞性食管炎、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食物蛋白诱发的结直肠炎。

食物抗原特异性的调节性T细胞,对于食物抗原耐受的诱导和保持是不可缺少的。食物过敏患者,调节性T细胞诱导被抑制,进而驱动TH2细胞反应为主的发生。IL-33活化表达增加,产生大量的IL-4,促进了Th2反应偏移。IL-33可以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并增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此外,IL-9是一个肥大细胞的生长因子,它在食物过敏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免疫病理机制目前仍缺乏了解。

文章作者特别强调诊断食物过敏最重要的“单一检测”无疑是临床病史。要确立一个诊断病史,评估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相关的知识和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以及对类似临床表现可能误诊为食物过敏疾病的了解。各种诊断检查结果的解释需结合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所考虑的临床病案相关的病史。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未经证实的检测尤其不推荐临床应用,包括人体运动学、食物特异性IgG4、皮肤电测试等手段。

尽管目前食物过敏的治疗是以规避为主,但是基于OIT、EPIT、SLI设计的,DNA疫苗,各种生物制剂和其他的一些设计研究有望使食物过敏治疗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李 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曾在美国耶鲁医学院进修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专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专家。从事过敏性疾病医教研工作20余年。长期参加过敏性疾病体内诊断及治疗制剂研发,抗过敏药新药临床研发及其评价工作等。

猜你喜欢
调节性病史流行病学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斑秃或与免疫细胞缺陷有关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及其胞内CTLA-4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