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2018-11-16 06:49钱家鸣杨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学组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

钱家鸣,杨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食物也可以引起机体发生变态反应,严重者导致死亡。在我们的认知中,这种反应都应该是IgE介导的。以往如果食物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阴性,患者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嗜睡、皮肤苍白、胃肠道受累等时,常常会归属或诊断为病毒性胃肠炎、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肠病、胃肠炎、乳糜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近几年相继有热点文章讨论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症(FPIES),该疾病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已被关注,然而由于该病流行病学研究困难,且诊断标准不明确,一直未能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可喜的是,2017年Mehr等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流行病学研究,估算发病率为15.4/(10万·年)。这个结果提醒我们FPIES并非罕见。同年4月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临床免疫学会食物不良反应委员会和国际FPIES协会宣传组发起组织撰写并发布了首版FPIES诊断和治疗国际共识指南,该指南包括了FPIES的修订版诊断标准、避免FPIES食物诱因的实用建议。急性过敏反应的治疗,辅食的添加以及既往致敏食物在患者耐受以后如何重新加入食谱中的方法。这部基于临床证据的FPIES国际指南对于提高FPIES的临床诊治水平非常有帮助。关于FPIES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包括发病机制、精准诊断、合理预防和治疗等,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深入探究,既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本文刊出也是希望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密切关注该疾病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改善患者预后。我们也大胆地推测,未来可能会发现慢性FPIES与目前我们认知的一些肠道免疫性疾病和非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2018亚洲炎症性肠病联盟主席;中国健康促进会消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消化频道》主编,中华炎症性肠病、中华胰腺等杂志副主编;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与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专业医师委员会会长。

杨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博士。2006~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研修免疫相关机制;2013年9月至11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研修肠黏膜屏障生理机制。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兼秘书,炎症性肠病青年俱乐部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和循征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一直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主要临床和基础研究方向是免疫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等,参与卫生部行业专项等多项重大项目。

董梅,李正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近数十年,随着小儿生长发育的内、外环境改变,包括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对感染性疾病防控水平的提高,儿童感染性疾病逐渐减少,而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正在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疾病进入儿科医生的视线。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是一种婴儿期发病的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性胃肠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致敏性食物1~4 h内的反复喷射性呕吐、嗜睡、皮肤苍白,部分患者可进展为低血压和低血容量休克。传统观念认为FPIDS是罕见病,近期国际研究显示该病并非罕见。以色列一家医院进行的FPIDS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报告显示,2年中牛奶过敏性FPIDS累积发病率为0.34%。而澳大利亚基于普通人群的研究显示2岁以下儿童FPIDS的发病率为15.4/(10万·年)。国内对此症报道很少,系统研究更为缺乏,其原因不除外对本病认识不足。呕吐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各种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如果对本症缺乏认识,结合其休克样表现,经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感染性休克、急腹症而导致误治,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澳大利亚前期FPIDS研究显示纳入对象确诊本症前数次进入小儿内、外科急诊,但近期研究则包括首次发病即明确诊断的病例,充分说明熟悉本症对及时正确诊治的重要性。本刊所刊登的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食物不良反应委员会和国际FPIES协会宣传组发起组织撰写并发布的首版FPIES诊断和治疗国际共识指南对FPIE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饮食管理做出了相对具体的描述,为广大儿科一线医师熟悉掌握FPIDS的诊治,及小儿消化、免疫、变态反应专科医师进一步研究FPIDS在我国的发病率、发病机制、致敏原及管理,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和依据,值得认真阅读。目前国内尚没有FPIES流行病学资料,首位的致敏原可能有中国人群自身的特点,还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协作提高对FPIES的认识、积累临床资料,总结中国人群FPIDS的流行病学及过敏原特点。

董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儿科临床工作数十年,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和国立大学医院进修小儿消化道内窥镜和早产儿胃肠喂养,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儿科教学,担任卫生部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消化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顾问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儿科核心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小儿胃肠道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包括婴幼儿牛奶和食物过敏及胃肠营养,曾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并参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编修。

李正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消化学组委员,疫苗接种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儿科消化协作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新生儿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化学组委员,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母乳库学组委员,儿童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变态反应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内镜医师分会儿科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

猜你喜欢
学组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
本刊启示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22年度重点学术活动计划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流式和细胞鉴定质量管理学组成立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分层培养小组模式运行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更正: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第三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首届华夏医学胸部创伤论坛在昆山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