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研究

2019-02-15 18:19戴佳朋左健康张成利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特色

戴佳朋,左健康,张成利

(1.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2.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世界的较量其实质是文明的较量,中国的“和平崛起”其本质是文化的复兴。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有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的改造,培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文治教化”“以文教化”“人文化成”和“文化天下”的文化效应,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风貌,潜移默化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意识观念,形成了现代中华文明。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互成一体,共同承载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也只有文化自信才能确保我们在未来文明冲突中屹立不倒。文化自信有着自己的逻辑脉络,是由前提性的文化本源自信、实质性的发展自信和终极性的目标自信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演进,反映了现代中华文明的形成。

一、前提性的文化本源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有其思想本源,马克思主义和厚实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思想本源。不断深化对文化思想本源的认识,才能较好吸取精神给养,文化才能保持“底色”不变。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并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人文性特点,对文化的性质、方向和发展动力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其文化的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智慧集成,指导着文化的整体布局。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在于“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历史判断,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确保文化不变色的根本所在。“两个决不会”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两个必然”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来前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从单一模式走向了多样化的体系构成。一股“马教条”“洋教条”和“封建残余”思想也在社会上交锋,扰乱人们的视线和思想。因此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决不会”,才能较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当前意义,破解发展难题;只有准确认识“两个必然”,才能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性质,清除思想杂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正是在于其文化判断符合历史特点,文化建设顺应历史潮流,既把握住了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又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未来前景。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花在于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反对将世界“永恒”化、“固定”化、“孤立”化和“抽象”化,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存在的都将灭亡。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能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因子,整合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青春和魅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也是中国文化开放发展的过程,封闭的封建文化使中国落后,创新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带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马克思一生“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解放何以可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人类的解放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自由人联合体”社会是人民大众的联合,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和主宰者,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论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其文化本质是以实现人民幸福为价值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不仅给予人以科学的指导,而且绽放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气概,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气质和奋进的能量。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要求。

中国作为一个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核”[4],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逐渐形成了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核心的精忠报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气魄。“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短暂的分裂局面,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流,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障。”[5]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统一的精神源泉,是保障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力量,更是民族精神的魂。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面对复杂的世界局势,只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本色”不变,而且使文化充满活力和动力;只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在捍卫国家利益上同心同德、战无不胜,一心一意建设美丽中国。事实证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向前推进,文化建设的根基才会牢固,文化建设才能活力不竭,究其一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前提性本源基础。

二、实质性的发展自信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加入的是中国元素,凸显的是“中国特色”,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逻辑上就能较好探究到思想本源自信的延伸和发展过程,即实质性的发展自信。因而,与前提性的思想本源自信相比,发展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理论创新和文化改造的过程,所以发展自信具有关键性和实质性的意蕴。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说明其思想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也极力反对将其思想理论僵化教条对待,《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1886年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希· 阿道夫·左尔格》信中对德国人的教条式理论进行了批评:“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应付一切,对他们来说,这是教条,而不是行动的指南。”[6]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这样精辟的论述:“……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说,在英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7]在中国,毛泽东要求“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因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国家民族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套用“公式”。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对传统文化提炼和升华的基础上培育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出的精神硕果,历经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精神之魂,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鼓足干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产生了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建设实践下,培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其文化思想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蕴含着先进文明,潜移默化人们的行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中,党和人民不仅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理念,而且在新时期确定了文化自信重大理论命题。文化自信绝非妄自尊大,是在对历史的总结和现实的思考上,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超前把握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表态,展示的是中华文明崛起的信心。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资本逻辑强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气势汹汹。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各种利益矛盾呈现交织,在一定范围内矛盾有加剧的趋势,消解着社会主义文化影响。未来的发展任务艰巨,文明的冲突必将愈加激烈。

为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有利于凝聚人心、纯洁思想,形成同心同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局面。面对西方文明,我们一定要沉住气,毫不动摇,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可进行形而上的狭隘理解,特别是在转型发展压力下,要保持文化自信,还需在两个重要维度上予以较好的把握。

其一,文化建设要在尊重个性中坚持共性。在网络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下,理性同价值、科学同人文将走向融合,并在主体间性的交往中产生未来的文化模式。这意味着人的社会交往将进一步契约化、法制化,人类的精神生产也进一步非神圣化和大众化。在这样的趋势下,一种多元包容的文化精神正成为未来文化模式的标识。毫无疑问,既承认个体的主体性,又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社会具有活力的重要体现。但应该明确的是,承认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并不意味着社会没有共性。只承认个性而否认共性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要注意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发展。当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目标只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当前的共性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个性的尊重必须以坚持这一共性为前提。尊重个性决不是放任个性,个性必须在共性的要求下实现,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决定的。如果文化一味多元和绝对包容,势必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因此,共性是原则,坚持共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有了共性,民族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对个性激浊扬清,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维护好改革开放大好环境的作用,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所在。强调共性并不是忽略个性,有个性的文化才具有活力,活力是创新的源泉,创新发展也就是要尊重个性。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尊重个性的最佳体现。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也正是文化活力和魅力的整合,只有具有这种品质文化的社会才有前途和希望。所以,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在坚持共性中尊重个性,在维护个性中又要捍卫共性。

其二,加大新时代文化理论的研究。文化理论是文化的灵魂和重要内容,决定了民族的走向和文化的兴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证明,历史的发展需要文化助力,文化理论是引领历史潮流的“火车头”。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理论。这一新思想的提出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的新风向标,必将引领文化新发展,所以必须对这一新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只有将新思想弄懂弄透,也就是文化发展要抓住新思想的精髓要义,文化才能发挥出“浸泡”作用,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掌握群众。这就要求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搞懂理论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个问题,从而才能彻底搞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出新思想的理论穿透力作用。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需要。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将理论说透,也有利于文化的正本清源,改变国际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误解,树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良好形象,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三、终极性的目标自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国情,符不符合中国人民的生活需要,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其文化生成的土壤和现实基础。因此,通过对实践的梳理和考察,就可以探究到文化自信的实践支撑,即根本性的最有说服力的目标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实践状况的认识,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其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极大地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二,以包容、实用的姿态,从容面对世界各种“主义”之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历经千辛万苦,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在经济上,创造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 310.76元跃至2017年的25 973.79元,近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小康向全民小康跨步发展[9]。随着经济总量的攀升,综合实力的增强,我们在文化教育事业领域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在教育方面,以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为例,从1978年高校招生402 000人提高至2017年7 614 893人,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虽然社会上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定争议,但无可厚非的是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增加,普遍提高了国民素质,适应了信息化、专业化,甚至是双语化的发展要求。在文化发展领域,以图书出版种数为例,从1978年的14 987种,增加至2016年的499 884种,特别是近几年输出版权种数上,从2010年的5 691种增加至2016年的11 133种,说明我们国家在文化创作方面不仅在数量上突飞猛进,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新的提升。在艺术行业领域,艺术表演团体机构数从1978年的3 150个发展至2017年的15 752个,艺术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生活化和时代化的特点,演出场次在2016年达到了230.60万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公共图书馆机构数也从1978年的1 218个增加至2017年的3 166个,近几年图书文献外借册数从2010年的26 392万册次增加至2016年的54 725万册次,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从2010年的32 823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66 037万人次[9]。

随着经济和文化实力的增强,从2004年开始,我们国家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2017年末,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 113个孔子课堂[10]。由此可见,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上述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文化自信最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形成的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充满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面对世界各种思潮学派以及不同文明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海纳百川的气魄,采取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方式应对文明冲突的挑战。特别是对西方文化思潮,我们不再视其为洪水猛兽,而是积极吸取其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文化不断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也就是要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共享空间[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速升级,不仅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巨大活力,也培育和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文化的信心和自信。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中国实际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目前的成就只能算是起步,未来我国文化的兴旺强盛还需要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实践提供持续支撑。因而,首先,要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和战略预判的基础上,做到理论创新不止步,为中国的发展把好脉;其次,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血液中,从而焕发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再次,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引领人民群众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再创新的辉煌。在新的时期,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因此,以事实为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用新的实践提升其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践水平,能够使自为文化和自在文化融合转化,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相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考量,通过本源自信、发展自信和目标自信3个维度的协同弥合、共同作用,一定能筑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四、结语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新生”,其承载的思想和价值是中国走向复兴的不竭动力。客观而言,文化自信不仅是最广泛的自信,更是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傲立世界舞台的理论表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华文明崛起的象征,更代表着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提升,是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复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一定不会局限于国内,必定会对整个世界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世界文明必将迈入新的时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